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商贸信息 图书库房 订阅查看 行业资讯 展会服务 招聘求职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首 页  
行业新闻 | 工艺技术 | 市场信息 | 标准法规 | 网上教程 | 资料查询 | 网上书店 | 企业动态
·设备工装 ·原辅材料 ·循环利用 ·企业管理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生产安全 ·微信直通车 ·视频展播 ·钢桶杂志 ·专著选登
标准法规:为您提供国内外最新的行业标准及相关法规,以及标准法规的应用资料,是您了解和应用标准法规的有力助手。
  首页-标准法规-某钢桶生产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某钢桶生产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中国钢桶包装网  

 
 

某钢桶生产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文/张丽

摘要:目的 识别某钢桶生产厂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结合检查表法、定性和定量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 武汉市某钢桶生产厂工作场所缝焊、脱脂磷化、内表面处理、印字、喷涂等5个岗位接触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磷酸、苯、甲苯、二甲苯、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等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为<0.007~785.1mg/m3,超限倍数为0.01~11.33,合格率为80.0%;测量的叉车搬运、窝圆上料、缝焊、内表面处理、气密检验等11个岗位接触的噪声强度为80.7~95.4dB(A),合格率为27.3%。结论 某钢桶生产厂存在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磷酸、苯、甲苯、二甲苯、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需在工程防护、组织管理、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面进行整改和完善。

关健词:钢桶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程防护;现状评价

 

某钢桶生产厂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生产的208L钢桶广泛用于润滑油、化工、食品等领域。为从源头控制和预防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依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及《省安监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受某钢桶生产厂的委托,市职业病防治院于2016年5月对钢桶生产厂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职业健康监护,辅助用室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

1.2 评价方法

根据该厂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等方法,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

1.3 评价依据

依据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钢桶生产厂共有钢桶生产工人24人,其中女工8人,实行白班工作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卷板、油漆、稀释剂、胶、脱脂剂、磷化液等,包括钢桶生产车间、裁剪车间等主要生产设施以及空压机房、设备检维修等辅助生产设施。

2.2 生产工艺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裁剪开卷→叉车搬运→卷圆→缝焊→扳边→辊筋→内表面处理→卷封盖底→气密检验→上挂输送线→脱脂磷化→预烘干→喷涂→烘干→充气除湿→印字→出厂检验。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和工程分析,钢桶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内表面处理、喷涂、印字过程中产生的苯、甲苯、二甲苯、丁醇、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裁剪、叉车搬运、窝圆、缝焊、扳边、辊筋、内表面处理、上盖底、气密检验、上挂、喷涂、充气除湿、印字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脱脂磷化过程中产生的碳酸钠、磷酸;预烘干、烘干过程中产生的高温。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检测点的选择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的要求,根据生产情况连续检测2~3天。

2.4.1 化学有害因素

本次评价检测结果表明,钢桶生产车间喷涂操作工接触的二甲苯、丁醇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要求,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上述标准的要求(见表1)。

表1 某钢桶生产厂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mg/m3

检测工种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职业卫生标准限值

结果判定

CTWA

CSTEL

超限倍数

PC-TWA

PC-STEL

超限倍数

缝焊

电焊烟尘

<0.3

 

0.20

4

 

2

合格

锰及其化合物

<0.007

 

 

0.15

 

3

合格

脱脂磷化

碳酸钠

0.001

0.016

 

3

6

 

合格

磷酸

<0.03

<0.03

 

1

3

 

合格

内表面处理

<0.02

<0.02

 

6

10

 

合格

甲苯

0.08~2.6

<0.02~0.9

 

50

100

 

合格

二甲苯

0.3~0.5

0.5~1.8

 

50

100

 

合格

丁醇

0.3~0.8

 

001~0.07

100

 

1.5

合格

乙酸乙酯

137.8~141.1

25.9~138.5

 

200

300

 

合格

乙酸丁酯

0.4~1.5

<0.08~4.1

 

200

300

 

合格

环己酮

<0.05~0.2

 

0.01~0.02

50

 

2.0

合格

丝网印字

<0.02

<0.02

 

6

10

 

合格

甲苯

<0.02~0.08

<0.2

 

50

100

 

合格

二甲苯

0.2~0.4

0.3~1.5

 

50

100

 

合格

丁醇

0.3~0.4

 

0.02

100

 

1.5

合格

环己酮

0.5~0.9

 

0.04~0.08

50

 

2.0

合格

乙酸乙脂

3.3~20.2

19.3~145.1

 

200

300

 

合格

乙酸丁酯

0.6~1.4

5.4~6.0

 

200

300

 

合格

油漆喷涂

<0.02~0.08

<0.02~0.7

 

6

10

 

合格

甲苯

<0.02~0.3

<0.02~13.9

 

50

100

 

合格

二甲苯

0.4~5.1

2.0~785.1

 

50

100

 

不合格

乙酸乙酯

<0.12~37.5

4.7~31.3

 

200

300

 

合格

乙酸丁酯

<0.08~29.2

4.1~9.6

 

200

300

 

合格

丁醇

0.4~3.3

 

0.02~11.33

100

 

1.5

不合格

环己酮

<0.05~14.0

 

0.01~1.10

50

 

2.0

合格

2.4.2 物理因素

本次噪声检测结果表明,11名操作工中,有8名接触的8小时等效噪声声级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的要求,其余的检测结果符合上述标准的要求(见表2)。

表2 某钢桶生产厂噪声检测结果[dB(A)]

检测工种

8h等效A声级

职业卫生标准限值

结果判定

叉车搬运

82.6~83.1

85

合格

卷圆上料

87.6~88.2

85

不合格

缝焊工

89.3~91.4

85

不合格

内表面处理

89.3~91.4

85

不合格

卷封上底盖

90.4~90.7

85

不合格

气密检验

95.3~95.4

85

不合格

上挂输送

90.6~92.5

85

不合格

油漆喷涂

87.8~89.2

85

不合格

充气除湿

84.4~85.0

85

合格

丝网印字

85.9~86.8

85

不合格

卷料裁剪

80.7~81.6

85

合格

2.5 职业卫生调查

2.5.1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2.5.1.1 防尘防毒

钢桶生产厂钢桶生产车间脱脂磷化线为密封生产线,设有抽风设施,风机5台,最大风量为38191m3/h;喷涂处设水帘和抽风净化设施,设有风机4台,最大风量50830m3/h;烘干线抽风罩设有风机4台,最大风量15876m3/h。钢桶生产车间内表面处理、印字等作业处未设置局部抽风净化设施,调漆间侧墙设置的排风扇不符合要求,且喷涂和调漆间均未设置气体报警装置。

2.5.1.2 防噪声

产生噪声较大的车间与产生噪声较小的车间分开布置;防毒动力设备、空压机等辅助生产设备布局于厂房的外面,避免了各功能分区职业病危害的相互影响。

2.5.1.3 防高温

预烘干和烘干线设有抽风装置,且为自动化作业,工人只需巡检,减少工人接触高温的机会;夏季有高温假,避开下午高温时段;为所有车间的工人提供有充足的冰盐汽水、冰酸梅汁、冰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饮料,并发放防暑降温的保健药品。

2.5.2 应急救援措施

钢桶生产厂成立了以各部门领导为主要成员的应急救援小组,但未组织职业卫生相关的应急救援演练,也未针对使用的有机溶剂等危险化学物品制订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在生产车间办公室抽屉放有创可贴、医用酒精、纱布、防暑降温药品等急救药品;缺少防护服、呼吸面具、应急通讯电话等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指定应急救援医院约10分钟的车程,能够满足本厂职工一般医疗和应急救援的需要。未在调漆间和喷涂岗位设置报警器,也未在调漆、喷涂、印字等处设置冲淋洗眼装置。

2.5.3 个人防护用品

为喷涂工人提供防毒半面罩,并配套3号滤毒盒,对有机气体及蒸气(苯及同系物等)能够起阻挡、截留及过滤作用。为除喷涂外其他接触尘毒等有害物质的岗位提供纱布口罩,但纱布口罩起不到防尘防毒的作用。噪声作业使用防护耳罩,其SNR值为28,对接噪工人能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2.5.4 职业健康监护

钢桶生产厂委托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工人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应检24人,受检20人,受检率83.3%,未检出疑似职业病。检出噪声作业需复查者1人,检出率5%。针对噪声检查异常人员进行了复查,未检出疑似职业病。

2.5.5 职业卫生管理

钢桶生产厂配备有专职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未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部分岗位未设置警示标识,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投入较少。

 

3 讨论

某钢桶生产厂存在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磷酸、苯、甲苯、二甲苯、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钢桶生产厂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行业。该厂总体布局、设备布局以及建筑卫生学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有1个岗位操作工接触的二甲苯和丁醇浓度超标,超标原因一是油漆中含有丁醇和二甲苯,喷涂岗位设置的抽风净化装置防护效果不佳;二是调漆加漆作业,更换油漆桶时为敞开状态,有机物逸散到空气中,导致接触的浓度升高。有9个岗位操作工接触的噪声强度超标,超标原因一是机器设备运行时产生较高强度的噪声;二是多台机器设备同时运行产生叠加效应;三是未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化学有害因素合格率80.0%,噪声合格率27.3%。

 

4 建议

4.1 工程防护

该厂喷涂、印字、内表面处理以及所有接触噪声的岗位为关键控制岗位,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醇、环已酮、噪声为关键控制因素。尚存在危害因素超标的岗位,建议:

(1)加强化学品的管理,原材料选择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的原则,采购和使用不含苯的油漆;

(2)将钢桶生产车间喷涂装置采取密封措施,对已设置的局部抽风净化设施进行检修,降低工人接触毒物的浓度,从而使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3)对安装的防护设施,如烘干线、脱脂磷化线、喷涂处的抽风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检修,特别是确保其正常运行,使工作场所的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职业卫生标准范围内;

(4)进一步完善隔声降噪措施,适当缩短工人的接触时间,同时应重点加强护听器的使用;

(5)调漆间增设机械通风设施和报警器,设备应按照防爆标准配置,并及时清理废旧油漆桶;

(6)为工人设置带空调的休息室,避免夏季高温季节工人高温中暑。

4.2 组织管理

应加大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投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度,落实到位。在喷涂、印字、内表面处理等场所设置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在车间设置噪声警示标识。加强员工岗前及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职业健康检查。

4.3 个体防护

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将纱布口罩更换为防毒口罩,督促接触有机溶剂的员工使用防化学品手套,并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更换。

4.4 应急救援

增加应急救援物资,在调漆、喷涂、印字等处设置冲淋洗眼装置;应根据制订的相应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钢桶包装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钢桶包装网 版权所有
mailto:winlyons@chinadrum.net
【陇ICP备05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