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桶涂装生产的安全卫生与防护(3)
杨文亮

第三讲 钢桶涂装安全标准化
一、国家正式颁布的强制性涂装安全标准介绍
由于在钢桶涂装生产工艺上大量使用挥发分溶剂、助剂、漆料,生产中的燃烧、爆炸危险性普遍存在,还容易造成职业的急、慢性苯中毒和粉尘侵害,职业卫生问题也比较突出。伤亡事故、中毒事故、火警事故发生比较频繁。
强化涂装生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钢桶企业的自觉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启动了涂装生产安全标准化工作,在技术层面上,涂装生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依据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系统的国家涂装生产安全标准体系。现已颁布的相关标准有11项,其中绝大多数是强制性标准。应该说,国家涂装作业安全标准体系比较科学地针对工艺设计、设备制造、生产作业,明确地提出了必须达到的安全技术要求。这些标准是:
1、GB/T 1444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术语》
2、GB7691《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
3、GB7692 《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4、GB 6514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5、GB 12367 《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6、GB 15607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7、GB 17750 《浸涂工艺安全》
8、GB 14444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9、GB 14443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10、GB 14773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11、GB 1294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二、国家有关涂装生产安全系列标准的基本控制要点
1、限制、淘汰危害严重的涂料和涂装工艺
(1)积极推广有利于人类安全健康的涂料和涂装工艺;
(2)禁止使用含苯的涂料、稀释剂和溶剂;
(3)禁止使用,甚至严禁使用含铅白的涂料;
(4)限制使用含红丹的涂料;
(5)严禁在前处理工艺中使用苯;
(6)禁止在大面积除油中使用甲苯、二甲苯和汽油;
(7)限制使用含二氯乙烷的清洗液;
(8)限制使用含铬酸盐的清洗液。
2、工程设计的安全、卫生、消防、环保要求
(1)设计选用涂料与涂装工艺,要求有利于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
(2)按使用涂料的闪点进行火灾危险分类,并符合相关的耐火等级和厂房防爆、安全疏散的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3)涂装车间宜布置在多层车间顶层或工厂、车间边跨;
(4)建筑结构、构件及材料选用,应达到防火、防爆等要求;
(5)车间布置要注意不危害环境和其它生产车间;
(6)正确分区布置工艺路线,采取必要的隔断、隔断设施,并注意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割。
(7)根据不同工艺及排放性质、数量、特点,合理选用环保净化设施,并严格控制净化设施的安全性能。
3、合理划分火灾、爆炸危险区域
(1)火灾危险区应根据不同涂料和环境合理分类;
(2)喷漆室和烘干室等高危险区,一般不布置电气设备,如确需布置,应严格控制,强化电气防爆措施;
(3)容易产生燃烧、爆炸的区域,要严格控制易燃物存量和可能产生明火的危险源;
(4)轻度危险区域,应禁止一切明火,阻止外来火种进入。
4、控制涂装设备的安全性能
(1)设备及其连接应采用适当材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并且应该结构合理,便于操作、维护和清理。
(2)设备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装置和警示、保护技术措施。
(3)设备还应具有符合规定的产品铭牌、检验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4)涂装生产线输送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5、重点控制电气安全
(1)准确评价电气防爆的级别,合理划分相应控制区域范围;
(2)电气系统的设计及相关器材的选型、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规范。
(3)电气系统严格验收(包括一切设施),应保证电气整体安全。
(4)正确实施安全接地、接零和防静电接地设计,并严格实施。
(5)注意高大厂房及精密设备防雷击,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6、涂料、溶剂、辅料实施危险化学品管理
(1)对涂装生产使用的化学品,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
(2)涂料及有关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注册登记,并评价确定化学品危害性。
(3)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必须提供符合规定的标签、包装和安全技术说明书。
(4)所有的生产经营部门都要遵守有关化学品管理规定。
(5)进口的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必须提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加贴中文标签。
7、采取通风防护技术措施
(1)要以局部通风为主,辅以全面通风;
(2)对于人员操作区域,必须选用合理的风速、气流组织、排风方法。
(3)对于通风的封闭空间,必须选用合理的方式。
(4)合理选用与布置风机、管路及连接、固定,采取必需的浓度检测、温度控制、电气接地等措施。
8、配置故障连锁和防灾报警装置
(1)合理选用控制误操作的连锁装置和声光信号装置;
(2)合理选用控制设备故障的连锁装置;
(3)合理选用控制火情的报警、连锁装置。
9、涂料贮存和输送的限制
(1)达到一定生产量的涂装车间要求设置专门的配漆间;
(2)限制现场涂料的化学品存量;
(3)涂料输送管道的材质与连接、管道布置必须考虑防静电性能。
(4)除非符合特定条件,必须严格限制使用加压输送涂料工艺。
10、操作人员培训、管理和保护
(1)对涂设计、工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2)建立安全操作、设备维护、现场管理等严格规章制度;
(3)进行涂装作业关键岗位监控,定期检测、维护。
(4)为操作者设立安全装置、防护装置、安全标志和提供合理的防护用品。
(5)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通风、监护、测爆、动火等相关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技术条件;
(6)对妇女实行禁忌劳动范围制度。
(7)禁止未成年人从事有毒、粉尘作业;
(8)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和有害因素定期检测。
(9)监测、评价职业卫生特征级别,配套必需的卫生辅助用房,配置应急卫生设施。
(10)操作区域的有害因素控制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