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桶涂装质量检验及控制(4)
辛巧娟

第三节 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的制版
一、丝网的选用
丝印制版用丝网如果选用不当,不仅影响网点的形状与大小,从而造成色调层次的丢失或者色调层次的改变,而且还影响印刷墨层的厚度。其对龟纹的产生和套准等问题也有很大影响。彩色网目调丝印用的丝网以中等厚度(M,瑞士规格)型或薄(S, 瑞士规格)型为宜;丝网的纺织形式以单丝平织为好;丝网的材料以橘黄色涤纶丝网最适用。因为M型、S型丝网可印出较薄的墨层,有利于再现网点的形状,同时也有利于消除龟纹、节约油墨、降低成本。橘黄色丝网在曝光中可基本消除晕光现象,减少墨膜毛刺的生成;涤纶丝网的稳定性好,有助于保证网点的套印精度。尼龙丝网吸湿性大,尺寸稳定性差,因此不宜用于网目调印刷。
网目调印版是通过对连续调原稿的加网分解制得的。把连续调图像分解为网点图像的加网工具是网屏,网屏的粗细以单位长度内刻画的线数多少来表示,单位为:线/厘米或线/in。线数越多表示网线越细,单位面积分解所得网点越多,网点越小,表现层次越丰富;线数越少,网线越粗,网点越大,层次表现愈差。制版时网屏线数的选择应根据原稿类别、制版方法、丝网目数、印品幅面大小以及油墨、承印物等因素综合考虑。
制作分色片时加网屏的线数(线数/cm)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选的不合适可能导致图像复制效果不好或以后的印刷工艺实施困难。
丝网印刷使用的网屏线数分别为:
粗网屏和中等网屏 15~65线/ in; 细网屏 70—85线/in;最细网屏 90~137线/in。
选择线数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印刷品观察距离,观察距离越远,网屏的线数应越低;原稿中的细微层次,细微层次越细,复制原稿要求加网线数就越高;
色饱和度和色调控制,如果要求印刷品中的大部分色调都能看得出来,那么就采用较低线数的网屏,但颜色和色调控制则要求网点要粗,应是一对矛盾,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控制。综合各种因素,一般可以参考表1选择网屏。
表1网屏线数选择
粗网屏 |
15- 38线/in |
大幅面印刷 |
中度网屏 |
38 - 65线/in |
广告、较远的观察距离 |
细网屏 |
70-85线/in |
阅读距离较近 |
最细网屏 |
90线//in以上 |
特殊情况 |
在制作网目调丝网印版时,丝网目数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时依靠经验,可将制版用网屏的线数乘以4,其积便是所需的丝网目数。例如:制版用网屏为60线/in,则可选用240目/in的丝网;
为了使每个网点都能完整地复制出来,在丝网印刷中还必须考虑要复制的最小网点大小与丝网网线的粗细和丝网目数的关系,因为如果模版上的最小网点直径小于或与网丝的直径相等,就会有许多网点印不出来。确定合适的网丝直径可根据实践经验,亦可参考表2,找到最小网点的大小,通过计算决定选择什么规格的丝网。例如,要印好60线/in网屏的1成网点,查表2得知网点大小为0.151mm,所以选用的丝网的网丝直径不应大于0.151 mm的四分之一,即网丝直径≤0.151/4≈0.038 mm。经查丝网规格,国产及进口丝网的网丝直径为0.035 mm的有3~5种相应目数的丝网(涤纶,单丝平织)可供选用。由于网丝直径相同,丝网目数越少,丝网通孔率越高,所以通常选用目数较少的丝网。
二、感光材料的选用
彩色网目调丝印制版要求能把底版上的细微网点层次全部如实地晒制到丝网印版上,所以要求感光材料在具备良好的耐印力的同时,必须具有很高的分辨性能。国产DC—工、DC—Ⅱ型重氮感光胶,耐水、耐溶剂性能良好,分辨率高,已达到或接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指标。
目前,对于感光胶、感光膜的性能、质量的测试,国内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基本上依靠工艺数据及试验结果来确定。
三、制版工艺
①照色分色(电子分色)分色制版工艺是根据光、色和人眼之间的关系,利用滤色片、分色机械、感光材料、网屏等制版设备和材料,完成加网制版过程的。
通过照相分色或电子分色把彩色原稿分解的黄、品、青、黑四块阳图网点片,这种工艺过程是由专门的企业来完成的,在此不进行详细讨论。
②彩色网目调印版制版工艺操作。为了使绷好的丝网上的经纬丝尽可能与网框边垂直,彩色网目调丝印必须采用机械(气动、机动)绷网。在裁取丝网时应用手撕,而不能用剪刀剪裁;在把丝网夹入绷网机的夹头时,要做到尽可能平、直,夹紧时应缓慢启动夹头机具,以保证绷网张力的均匀适度。
绷网时,要随时测定张力的大小,在达到额定张力时,应停止加力,使丝网静置15分钟,进行“时效”处理,以保证张力稳定。黄、品、青、黑四块网版的张力应一致。
涂敷感光材料的均匀性,对于彩色网目调丝印的制版尤为重要。在采用直接法刮胶时,胶层厚度为3-5μm(刮3-5遍)较为适宜。胶层太厚,网版上的小点子难以充分反映出来。在采用间接接法敷膜时,应保证感光胶膜贴平、压紧并挤净水分。直间混合法对于彩色网目调丝印比较适用,因为它可以选用标准厚度的感光膜,使晒制的黄、品、青、黑四块版厚度一致,从而便于控制墨层的厚度。
为了保证彩色网目调四色套印的准确性和上下版的方便,在晒版时应采用十字线定位。
在晒版时,为了保证网点实虚的一致性,必须采用带有真空吸附置的晒版机,因为采用重物压实的方式不可能保证底版软片与感光层均匀紧密地密合。其曝光光源应采用紫外线峰值高的强光源如:氙灯、黑光灯或冷光灯等,国产的SWB 800A型真空吸附冷光灯晒版机基本可满足上述要求。
彩色网目调丝印制版的曝光时间应通过试验来确定,曝光时间的测定,可以采用曝光时间测试规进行。
为了使曝光光线能均匀地投射到整个丝网版面上,光源的距离不应小于1米。在大版面曝光时还应拉大光源距离,并用照度计测定网四角及中心的照度,应趋于一致。
曝光后的冲洗显影,一定要按照感光材料的要求指定的显影液,有不少感光胶膜采用温水显影,而三元尼龙感光膜则要用工业酒精显影。丝网版显影的目的是把未曝光的应过墨部分的未固化感光胶(膜)彻底溶解,而冲洗的目的则是把已经溶解而还残存在网版上的胶(膜)彻底冲掉。丝网版一般不怕压力水冲洗,因此最好在水槽中加压水枪冲透。经全面检查,过墨部分通透、网点无丢失,然后修补砂眼、封网、清整后即可转印刷工序。
第四节 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
一、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油墨
1.漏印性
丝印油墨的漏印性,即油墨的过网性能,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油墨的漏印性一定要好。漏印性取决于油墨的粘度、流动度与细度。粘度大则流动度小,即使油墨的粒度非常细也难以漏印;油墨的细度如果不够,则印刷不可能顺利进行。拉丝度(油墨墨丝的长短度)也是反映漏印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拉丝现象是印刷过程中的弊病之一。当用刮板挑墨时,会见到有墨丝垂落,且越来越细,直至断裂,在断裂的瞬间,可以见到上端墨丝头的收缩现象,这种现象通常称为拉丝。丝印时,油墨从网孔漏印下去,在网版脱离承印物时,墨膜应立即与网版断裂分开,拉丝现象妨碍了这种断裂。油墨的漏印性可以通过添加相应的助剂进行调整。
2.显色性
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油墨的墨膜应是透明的,这是基于套色的需要。不透明油墨只能用于印刷色块图案或在有色承印物上印刷色块图:如果用不透明油墨来印刷彩色网目调图像,则第一色版的墨色被第二色版的墨色所覆盖,第一、第二色版的墨色又被第三色版的墨色所覆盖,所以只显示出相互并列的网点墨色和覆盖在最上一层的网点墨色,被覆盖在下面的墨色就显示不出来。
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油墨原则上只有三种,即标准的减色三原色的黄、品红、青,另外为了图像轮廓和文字的需要还有一个黑色,用四色油墨即可复制出干变万化、色彩缤纷的图像来。
二、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工艺
1.印刷色序问题
与平版彩色印刷一样,丝网印刷色序(即先印什么颜色的墨,后印什么颜色的墨)对印刷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在油墨的透明度未解决的情况下,由于黄墨透明度最差,应先印黄色,后印品红色、青色、黑色,才不会因黄墨的透明度差而影响油墨套印时的显色。例如黄与青叠加应显示绿色,如果先印青版,再印上不透明的黄版,由于黄墨层阻挡了青色光的透过,不能显示出绿色,却成为以黄为主黄绿、粉绿或全黄色了。然而先印黄色又不易检查网点的变化情况,因为人眼对色彩感受的能力不同,对品红最敏感,青色次之,黄色则更差,眼睛不易看清黄色网点的扩大、缩小、丢失以及墨量的变化,往往在印上第二印色时才发现黄版印色的深浅,不得不用第二色去适应黄色的深浅,再用第三色去迁就一、二色的深浅,从而造成印刷质量问题。在丝印工艺中,一般先印青色版,对照梯尺、色标检查网点再现的情况,再印黄版,得到第一张绿色调印样,因肉眼对绿化调识别能最强,对照梯尺、色标更易于检验印品的质量,然后再印品红。在完成三个主色的套印,基本还原了原稿的色彩阶调后,再印黑色版,用以强调明暗层次和轮廓,一般文字也同时在黑版上印刷完成:
一般推荐以下印刷色序:
① 采用透明黄墨时,为青、黄、品红、黑;
② 用不透明黄墨时,为黄、青、品红、黑。
2.印刷工艺
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的工艺条件要求保持相对稳定,印刷车间温最好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 % ~ 75%之间,空气流通而无粉尘。
操作中,承印物定位要求紧靠定位规矩点(一般采用三点定位),不留缝隙。印刷时如采用机械刮印,刮墨板压力调整要适度,压力过大则会造成网点大部分糊死成为实地;压力过小暗调深层次虽然可以印得清晰,但是高调部分的细小网点则会丢失印不出来。如采用手工刮印,则要求熟练地控制刮板压力(压印角: 70o±2o,丝网印版与承印物间隙:2~4mm)和刮印速度,以保证同批印件的质量一致。
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的生产应该是连续性的,特别是上一色与下一色的套印间隔不应超过一天,以免印件伸缩或油墨玻璃化,批量大的可以分批印刷或多机台联合套印生产。印刷过程中,如短暂停机应覆墨层于丝网印版上,防止糊网,如停机时间较长,则应洗版晾干,洗版时要注意,应把丝网印版放在洗版平槽中或洗版平台上清洗,防止碰坏版面和定位规矩。
3,莫尔纹问题
莫尔纹即印刷业俗称的龟纹,在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出现龟纹。当两次叠印的网线夹角较小时,印刷品画面上就会产生龟纹。在印刷复制中,莫尔纹破坏了印刷品的画面,应尽量避免。避免产生龟纹,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合理选择丝网,处理好丝网目数与加网正片线数的匹配关系。宜采用橘黄色涤纶丝网,网孔目数应为加网正片线数的4倍左右。
②合理调整加网角度与丝网角度的关系,可采用调整加网角度或采用角度绷网来解决,同时应尽量保证绷网张力的均匀。
龟纹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规则图形的重复性干扰而形成的一种图文。当网丝挡住网点的一部分,改变网点的形状时便可产生,当一排接一排的网点重复出现这种情形时,人的眼睛便可发现被遮挡网点形状的不规则性,这样的图形以各种形状表现出来,从棋盘形到波带形贯穿整个图像。
现在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调节加网角度的干扰,另一个是变化加网线数与丝网目数的比率。尽管也可以采取将丝网斜绷在网框上的方法来解决这问题,但这一方法并不可靠。一是你不可能每次绷网的角度都准确一致,二是斜绷的丝网在很高的张力下,其稳定性差,丝网在沿网丝方向承受的张力最小,而与网丝成一角度的方向上很差。
彩色原稿分色时,制作不同颜色的分色片应采用不同的网屏角度,以便最大限度地抑制龟纹,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各色版之间的角度差问题。这一问题在其他印刷复制工艺中已基本解决,根据实践和理论推算各色版之间的角度差应为30o但是通常要用四色印刷,而在90o范围内只能安排三个角度差为30o的印版(如15o、45o、75o)。因为加网网屏的旋转周期为90o,那么剩下的一个印版只能按15o差来加网(如15o、45o、75o)。由于黄色印在白色承印物上时视觉效果不强烈,所以通常将黄版按15o差来加网。但要注意的是丝网印刷所用的黄色油墨要尽量接近理想色,否则偏色严重,就越容易产生龟纹。因为按15o差加网的印版在叠印后是必然产生龟纹的,但由于视觉误差的影响,使其变得不那么强烈,若黄墨中混有大量的青或品红色,则龟纹的视觉就会变得强烈起来,使画面出现明显的龟纹;
加网的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按与其他印刷工艺一致的加网角度加网(如15o、45o、75o)。例如:
图像黑色较深时 黄0o、品红15o、青75o、黑45o。
图像以黄色、品红为主色调即皮肤色和橘色调时 黄0o、品红45o、青75o、黑15o。
当主色调为黄和青即绿色调时 黄0o、品红15o、青45o、黑75o。
在制作丝印版时按最佳角度差斜绷网或用网点底版在丝网版上找到最佳角度斜晒版。
另一种方法是,首先确定绷网角度,然后按最佳角度差分色加网。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加网,目的都是要避免龟纹产生,既要保证加网底版与丝网之间不产生龟纹,同时又要保证各色版之间在套印后不出现龟纹。
③注意制版加网网屏线数的选择,制版加网网屏不宜过细,选择加网网屏线数时应考虑到印刷品的视距,即人的眼睛到印刷品的距离。视距1m以上,一般选用60线网屏,2m以上选用50线左右即可。
④实践表明,当加网分色正片的网点分布与网孔排列之间有整倍数关系时,易产生莫尔纹,即正片网点排列与丝网的经纬线十字交叉点反复重合时,在印刷中有的网点油墨通过,有的网点油墨却受阻,这时就容易产生莫尔纹。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制版加网时使用43线和51线这样的质数线数,以避免出现莫尔纹。
⑤在绷网时由于张力的作用,丝网伸长,网目数值会发生变化,在考虑丝网目数与加网线数的匹配关系时也应注意到这一点:
第五节 彩色网目丝网印刷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彩色网目丝网印刷的特点
彩色网目丝网印刷与凹印、胶印相比,除了丝网印刷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色彩鲜艳、主体感强;
②具有很强的耐光性、耐化学药品性、耐久性,久不褪色,特别是在塑料板类上进行丝网印刷,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③成本相对低廉。
除上述优点外,彩色网目丝网印刷也有不理想之处,比如在彩色网目丝网印制版时,由于要考虑消除龟纹的问题,必须使加网线数与丝网目数匹配,并且要严格控制加网度等,因此,制版时有一定难度。
二、彩色网目丝网印刷应注意的问题
(1)在彩色丝网印刷时要使用坚固、不变形的金属网框
这是因为如果使用不坚固的网框或者是木框制版,在印刷中容易发生歪斜或变形,丝印印版质量就会下降,精度难于保证,变形严重时印版甚至无法使用,从而严重影响印品质量。一套彩色丝网印版的网框尺寸要相同,这主要是为了印刷时用统一的定位规矩,以便于套色印刷。一套彩色丝网印版的丝网目数和丝网材质地要求一样,绷网张力和丝网版厚度要一致,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各色印版印刷的墨层均匀、效果相同,完美地再现原稿的色彩与图形。
(2)使用刮板硬度一般为肖氏硬度70度
刮板刃口精度要高。由于硬度适中,利于满足印刷要求,便于提高印刷精度和质量。
(3)应尽量使用粘度较高的丝印油墨
粘度较高的油墨不会发生因渗油扩散造成图文线条变粗变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图文线条的精细度和清晰度。
(4)照相加网制版网屏线数(线/in)一般在55~120线之间。
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龟纹的出现。一般加网线数和丝网目数的比例关系为:丝网目数=4~4.2 ×加网线数。
可以根据加网网屏线数选择合适的丝网目数。
(5)彩色丝网印刷一般色序为黄、青、品红、黑
考虑到工艺要求,也有将色序排列为青、品红、黄、黑。一般来讲,在透明物体上印刷时,色序排列应该是黑、黄、青、品红。色序的排列可以根据承印物形状及材料性质而有所不同,实际上色序的排列对反映原稿的色彩有重要的作用,要保证复制物色彩不失真,除要正确掌握油墨的使用外,还需要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来确定最佳的印刷色序排列。确定印刷色序要考虑两种因素,一种是承印物上印墨的透明性如何,这是最重要的一种因素。由于丝网印刷是通过各种颜色油墨的混合或叠加而产生新的色彩的,如果承印物上印墨透明度差,在印刷第二色时就会把第一色墨迹遮盖住,可以看到的是第二色墨的颜色,而不是两色的混合墨色。第一个因素是人的眼睛对各种色彩的感受能力不同。一般来说,对品红最敏感,青色次之,对黄色敏感性最差。由于人们对颜色敏感性有差别,往往造成对黄色网点的扩大或宿小、丢失以及墨量大小的变化分辨不清,从而影响印刷质量:
一般来讲,正确的丝印工艺程序及要求是:第一色用青色版;第二色用黄色版,这样两色叠加为绿色,然后利用人的眼睛对绿色调识别力强的特点对照色标检查印刷质量;第三色用品红版;最后用黑版,黑色版可以加强轮廓和暗调层次。这样四色版完后便得到与原稿相同的彩色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