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实施推进思考(上)
文/李伟

标准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工具,好多人把标准化等同于了作业指导书,人员按照标准作业指导书作业就能保证作业的一致性;但笔者不认为标准化在企业中的使用环境仅仅是作业指导书一项,更多的一项系统的多维度思考:是组织职责+业务流程+作业流程的多维度的标准化的过程,只有如此人员才能做到有效的分工协作,利用标准化提升作业效率;

笔者认为标准化包括如下六个维度的推进:
1、业务流程图;
2、岗位职责划分;
3、管理者标准作业;
4、作业流程图;
5、作业指导书;
6、作业表单;
只有多维度的推进标准化才能做到有效的标准作业。
1、业务系统流程图-部门运作的拓扑展示
部门存在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而存在的,没有系统的部门运作流程图,部门的运作就无法正常的开展,会导致部门运作的信息流动的乱流和混流,导致无法掌握部门运作的全局,笔者建议结合乌龟图+流程图+表单流动的方式系统的展示一个部门的业务流程,让自己所负责的业务部门的流程可视化,这个是作业管理者的核心职责所在。乌龟图是利用过程方法的理论讲投入,产出,所需资源,相关方,考核指标做一个明确的阐述;流程图重点阐述做事的路径,为工作的正确顺序拟定通道;表单流动强调表单设置的合理性,利用数据库的思维去建立流程,摒弃一表打天下的作业模式。
2、岗位权责划分是部门各岗位间工作的有效分配
业务是由刚部门的岗位人员来完成的,部门的所有工作事务是否清晰的分配,每个人是否都有自己明确的工作职责,这需要一个清晰的工具来展示部门工作人员岗位和工作事项的关系,笔者建议做一份表格来系统展示:横轴为岗位及具体的人员明细,纵轴为具体的工作事项的分类,这样就可以全局的掌控部门的所有工作事项。
3、管理者标准作业是管理程式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运营的中枢,每个人是否都是程式化的作业,对企业来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管理者的作业类型分为:每年,每半年,每季度,每月,每周,每日进行分类并且列明,需要完成的时间,以目视化的形式展示在每个管理者面前,更加让其工作变得程式化,生产制造企业稳定的作业输出意义重大。但是随着岗位的职级提高,标准化的程度是逐级降低的。
完成组织业务流程图+组织职责划分+管理者标准作业三个方面的标准化,我们再对岗位中的作业过程本身标准化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在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恰恰没有进行此部分的标准化导致后续的作业标准化的推动效果不佳。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