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通则和9类产品实施细则审定会在北京召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目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决定》,进一步深化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根据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监督司工作部署,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于11月13日-15日在北京召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和9类产品实施细则审定会。此次会议共三天,分别是一天《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通则》和两天相关产品审定。
中国包装联合会钢桶专业委员会孟玲美秘书长参加了此次审定会,在《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部分,天津东海制桶有限公司王振林副总经理参加了本类产品相关审定工作。
本次会议是继2018年《关于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后进一步深化改革。
本次修订变化的内容较多,但主要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取消按照产品品种取证,改为按照产品单元取证。例如2018年12月1日实施的工业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的取证办法是按照单元中产品类型取证,而现行的办法是按照单元,也就是无论生产什么样类型的钢桶企业最终申请都是按照钢桶这一单元取证。那么所有需要取证的企业都要面对的共性问题,就是每个单元的产品都会有所谓的技术、工艺高低之分,这样大家会有“用低工艺、容易取证产品获得本单元生产许可证”而后生产高工艺、高技术的产品的疑问。回答这一问题还是从根本上解析,实际上改革的初衷是“减轻企业负担”,如果企业具备生产同一单元各种产品的能力,为何按照产品种类申请多次,索性一次按照单元取证,这就是所谓锅碗瓢盆都有,至于做什么样的饭,许可证是不加以限制的,但对于企业而言在申请许可证的同时要提交企业承诺书,承诺书上会注明申请许可证的相关信息与情况,实地核查时会严格按照承诺书及提交的其他材料进行审核,同时也会加强及加大事后监督管理的力度,也就是虽然锅碗瓢盆都有,想做什么合规的饭需要提前明示,一旦后续监管发现与取证时承诺书和申请时提交材料不符会严加处理,当重大工艺及设备变化时也需要及时作出变更。
针对此项的修订,行业协会观点是,如果企业有能力,按照合规的流程生产,不惧申请和实地核查;而对于弄虚作假的企业虽然取证容易但在事后监管时始终是不会过关的,这样的办法和流程会逐渐引领工业产品行业企业增强自律意识,进而提高社会文明。
第二条需要注意的是:现行取证是先申请获证之后进行后置现场的核查。相对而言这样的取证较为“容易”,如果一旦后置现场不通过,就紧接着申请下次,那么一次次反反复复,我们称之为“零成本”取证。为防止这类事件发生,改革后的《通则》里规定对于连续两次申请,现场核查不通过的企业三年内不允许申请取证。
三天的审定会很多专家、领导、行业代表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宝贵意见。也包括需要注意两点中的第二条,当然审定会后还会有略微调整,此次审定的内容并不是最终即将要实施的办法,我们拭目以待并翘首企盼新改革后的办法实施。
钢桶行业协会也会从行业角度出发,对于新政落地后,积极组织行业同仁进行宣贯,为行业提供最便捷、最有效的平台,从而务实地践行钢桶行业协会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