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钢桶ISO9000质量认证(3)
罗维南
(6)检验状态的控制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对原材料、半成品的配套件的合格与否及时、清晰地作出验证记录和标记,标记可以采用随产品流转的检查记录、标签及加盖检验章等形式,使现场的人能区分已检、未检或是否合格,同时也便于考核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是否发生错检漏检等检验事故,以便追溯质量责任,对不合格品应认真地加以鉴别、隔离、评审和处理,以防止其再发生。
认真推行定置管理
生产现场是产品质量形成的主要场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制桶企业,也不论其生产条件如何,要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都要把推行定置管理、强化现场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且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
认真推行定置管理,合理配置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和信息等要素,使其实现最佳配合,从而实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生产均衡,物流有序,信息准确,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产秩序。
四、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为了保证产品对用户或市场都具有"适用性,具有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特性,还必须抓好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辅助生产包括物质供应、工具制造、动力生产、设备维修、仓库保管和运输服务等等。它们都是为直接加工过程提供物质技术条件的。制造过程的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这些部门的工作质量有关。因此,在质量体系中,辅助生
过程的质量管理也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辅助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直接生产的需要,保证提供各种符合相关标准的物质技术条件,主动及时做好生产服务,面向生产,面向车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质量保证作用,为加工制造过程实现优质、定产(以市场占有量为基准,加上必要的保有数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高产,以至造成人为的库存积压,资周转不灵等弊端)、低耗创造条件。
1.物资供应的质数管理
物资供应,包括原材料、辅料、外协外购件等,这些物资很大一部份是直接构成产品的实体,它们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因此物资供应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所供应的物资必须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同时,在物资供应的组织上,要做到供应及时,方便生产,服务质量好,并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储备,加速资金周转。
为确保供应物资的质量,物资进厂入库必须按物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同时还必须加强对运输和仓库的管理,定期、不定期(尤其是雨季)地检查仓库储存物资的维护保养情况,防止在运输和储存中物资的损坏、变质或生锈,或造成仓储物资规格型号的差错等质量事故。为了切实执行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料,还必须做好投产前的复验检查工作。加强对外购物资的入厂检验,防止不合格物资对本厂产品质量的影响,凡不合格品均可采取拒收或 委托退货的办法,这种办法肯定能起到对外购物资质量的把关作用,但是这种做法往往会贻误物i资供应,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被动,所以总的看来这是一种消极的预防方法,较为妥当做法是把原材料等外购物资质量的人厂检 求验转变为积极的事先预防。也就是把物资供:应的质量管理延伸至供货方。
物资市场活跃货源充足,供货单位的确定本着货比三家,从中择优取舍。确认合格后才能签约,建立供货关系。此后对供货单位提供i头几批物资,一般都应作百分之百的全检或1抽样复验检查,如质量符合规定要求,随后的 ,<各批物资只需作抽样检查,再经多批抽样检验认其质量水平的保持不降低,甚至还有提高,则以后进厂的该供货单位提供的物资,可采取放宽检查的抽样方案,以至免检代之以供:货单位的质量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即可。与此同时应不失时机地与供货方建立经常性的质量联系制度,也可以是质量协议,签订质量保证合同。
2.工具供应的质量管理
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包括外购的标准工具和自己加工的非标准工具、简易设备、模具及其他工装等。
各种外购的标准工具,其质量管理要求和物资供应的质量管理大体一致,但它又不同于原材料。它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有的使用寿命较长。因此,该项工作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如何保证这一类工具在使用期间具有相应的质量。其中特别是量具,包括各种检查手段,测试仪器、计量器具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设计和制造过程的质量检验,鉴定工作。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定期检定制度(多数企都已建立,有的仅是需作完善),并认真贯彻执行。一般情况下,该项工作应由专门科室加以认真管理。
生产所需的大量非标准工具和各种工装,很大一部分是自制的。不论是完全自制还是委托加工的这一类工具、工装,都必须经检验格后才能人库。这些工具使用时,共用的采取供用办法,并建立工具卡,不用时经检查和定后亦可退库;专用工具、工装必须建立领用制度、设立专用工具卡。凡属达不到质量要求或损坏的应经鉴定后进行修理和报废处理,以保证其质量。
3.设备维修的质量管理
设备(包括各种技术装备)是企业赖以保正常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产品的质量水平很大程度上与生产和检验工序使用的设备质量密不可分,因此对产品质量的控制重应放在设备质量控制上。设备的质量管理是科学质量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质量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控制方式。有句行话叫做"管不好设备就管不好产品质量",必须引起高重视。
企业所用的设备从进厂验收、安装启用到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及定期检修,以后的设改装、改造,整个设备管理过程,从广义上,都有一个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质量保证的问题。仅就生产制造设备的使用过程而言,与设备质量关系最密切的则是设备维修工作的组织管理。它包括设备在投入使用前的检查验正,各次中间维修检验,日常维护保养和精度校准等工作内容。为了系统地掌握设备状况,以上所述的工作内容都应作详细地记录并入设备档案。由此可对该设备加工的产品质量进行追踪和决定该工序的抽样比例或调抽样方案。
为了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技术状况,除了首先依靠工人的正确用和认真维护保养外,还要充分发挥专职维人员的质量保证作用。强调专职维修人员O设备质量的保证对保证产品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
“用户是上帝”意味着用户对产品质量是满意,是生产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我们务必对用户的意见,尤其是质量方面的意见应特别予以重视。
产品的使用过程是考验产品实际质量的 )过程,产品的实际质量是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检查产品实际使用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向用户作调查,听取用户意见,在使用过程中对产品作充分地评价。从而根据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和用户提出的使用要求,对产品质量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达到从设计到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由于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生产厂质量管理的归宿点,又是出发点。因此,企业质量管理必须从生产过程延伸到使用过程。至于如何延伸?是否可以这样说,把产品销售、技术服务和访问用户、市场调研紧密联系起来,收集到的质量情报及时返馈到设计部门,进一步修改和充实相应的标准,为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还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售后服务,为用户提供系统而全面,周到而及时的服务,是我们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良好的售后服务已经引起用户的日益重视,并成为用户选购商品和选择生产厂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服务在国际上已成为质量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企业不仅要生产优质的产品,而且还要把售后服务工作做好,做到家,才能使用户对产品有信得过的意识,无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我们企业信誉,产品也才有可能有更为广阔的市场,企业才能得以发展,否则,用户将产生一朝被咬十年怕井绳、心有余悸。这样企业在市场上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丧失竞争力。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服务过程是我们收集质量情报,进行质量信息反馈的极好机会,对改进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售后服务中使用效果与使用要求的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与收集以下情况:
①出厂产品仅管已经厂检和商检抽样合格,但在使用过程中是否真正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
②产品在使用中虽然已达到了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但是否真正达到了设计所预期的质量目标;产品的质量水平是否适宜;
③除了原先规定的质量目标外,还有哪些要求是设计时未考虑到的;
④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用户今后可能会提出新的要求和建议,谁拥有新的市场信息,谁就能优先占领市场。
调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典型调查,也可作普遍调查。其中一种很重要的调查形式是由企业负责人带队,有计划地访问用户、听取用户的意见和要求。这种形式的做法应当作为一种制度定下来。其他形式还有:
①发送质量合格证时,随附质量调查表(厂外质量信息卡);请用户帮助收集、填写使用情况及要求并寄回;
②与用户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沟通信息;
③对商检和外贸单位进行走访,听取意见和指导性建议;
④如有必要,还应考虑到用户现场作试验;
⑤对于用量大的用户必须建立长期使用记录,并请用户帮助填写收回;
⑥积累和整理各方面用户来信来访所提供的质量情况。对用户提出的典型质量改进议,还应给予必要的奖励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