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包装容器 工业用薄钢板圆罐
GB/T 15170-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容量为0.1~16L工业用薄钢板圆罐(以下简称圆罐)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圆罐的制造、流通、使用和监督检验。
2 引用标准
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4857.3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堆码试验方法
GB/T 4857.5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
GB/T 13040 包装术语 金属容器
GB 13251 包装容器 钢桶封闭器
3 术语、符号、代号
3.1 术语
术语应符合GB/T 13040的规定。
3.2 符号
H——外高
h——内高
D——外径
d——内径
d1——罐顶内径
d2——罐底内径
3.3 代号
T——罐型带有锥度
S——罐型不带锥度
Ⅰ——一级圆罐
Ⅱ——二级圆罐
Ⅲ——三级圆罐
4 圆罐分类
4.1 圆罐分为六类二种型式,见表1。
表1
类别 |
公称容量 |
圆罐型式图 |
备注 |
1 |
4
10
16 |
|
|
2 |
4
10
16 |
|
可在盖上
加小开口 |
3 |
4
8
10
16 |
|
可加提梁 |
4 |
4
8
10
16 |
|
可加提梁 |
5 |
1
2
4
8
10 |
|
可加提梁 |
6 |
0.1
0.3
0.5
1
2
4 |
|
可加提梁 |
4.2 结构尺寸
4.2.1 1、2类T型圆罐尺寸、结构见图1、图2和表2。
表2 mm
类别 |
公称容量
L |
d1 |
d2 |
h |
尺寸 |
偏差 |
尺寸 |
偏差 |
尺寸 |
偏差 |
1、2 |
4
10
16 |
170
227
285 |
+2 |
160
213
272 |
+2 |
206
280
267 |
+2 |
4.2.2 3、4类S型圆罐尺寸、结构见图3和表3。
表3 mm
类别 |
公称容量
L |
d |
h |
尺寸 |
偏差 |
尺寸 |
偏差 |
3、4 |
4
8
10
16 |
165
211
225
260 |
+2 |
194
235
265
311 |
+2 |
4.2.3 第5类S型圆罐尺寸、结构见图4和表4。
表4 mm
类别 |
公称容量
L |
d |
h |
尺寸 |
偏差 |
尺寸 |
偏差 |
5 |
1
2
4
8
10 |
108
120
165 |
+1 |
111
170
194 |
+1 |
211 |
+2 |
235 |
+2 |
225 |
+2 |
265 |
+3 |
4.2.4 第6类S型圆罐尺寸、结构见图5和表5。
表5 mm
类别 |
公称容量
L |
d |
h |
尺寸 |
偏差 |
尺寸 |
偏差 |
6 |
0.1
0.3
0.5
1
2
4 |
53
77
88
108
120
165 |
+2 |
55
76
97
111
170
194 |
+1 |
4.2.5 特殊和品种的圆罐可由供需双方依据合同执行。
5 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外观要求
圆罐内外表面应光滑圆整、无锈蚀。卷边均匀无皱纹、毛刺、铁舌。焊缝均匀齐整无渣,漆膜色泽一致,无起皱、起泡、流挂、露底等明显缺陷。印刷图案文字清晰端正,套印准确。
5.1.2 圆罐结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4.2条的规定。
5.1.3 圆罐顶部应设置封闭器,并应符合GB 13251的规定。封闭器装配后的高度应低于卷边沿口。
5.1.4 圆罐用油墨、涂料、密封填料、钢板、钢丝的性能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规定。
5.1.5 卫生要求
用于盛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药品的圆罐,其密封填料和内涂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及有关标准和规定。
5.2 性能要求
5.2.1 圆罐气密试验、液压试验、跌落试验见表6。
表6 mm
项目 |
1类 |
2类 |
3类 |
4类 |
5类 |
6类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Ⅰ |
Ⅱ |
Ⅲ |
气密(表压)
kPa |
加盖前 |
20 |
20 |
20 |
20 |
— |
— |
加盖后 |
10 |
10 |
液压 kPa |
|
|
100 |
|
100 |
|
|
|
跌落高度 m |
1.2 |
0.8 |
|
1.2 |
0.8 |
|
1.2 |
0.8 |
|
1.2 |
0.8 |
|
1.2 |
0.8 |
|
1.2 |
0.8 |
|
5.2.2 圆罐堆码试验
圆罐堆码试验高度为3.0 m,经检验无开裂和渗漏或引起堆码不稳定的变形,0.5L以下的圆罐不做此项试验。
5.2.3 提梁、提环强度试验
圆罐应能承受相当于三倍公称容量水的试验载荷,经检验提梁、提环不得脱落和开裂。
6 试验方法
6.1 结构尺寸及外观检验
以通用量具检测结构尺寸,目测检查外观质量。
6.2 气密试验
对于1、2类圆罐在锁装前用试压设备进行此项试验,锁装后的圆罐其试验方法同3、4类。
将3、4类圆罐在其顶部安装压力表(压力表量程为0~60kPa,精度不低于1.5级)与压缩空气源连接,各部位安装应牢固,保证密封良好。然后向圆罐内充入压缩空气,达到规定压力值并保持恒压2min后将其浸入水中,或在制造接缝、卷边、封闭器等部位涂刷皂液。卸压后罐型不变,经检验无漏气。
6.3 液压试验
对于1、2、5、6类圆罐不进行此项试验。
将3、4类圆罐安装压力表(压力表量程为0~200kPa,精度不低于2级),其连接方式同6.2,然后启动液压泵(泵压不大于300kPa,输出压力应稳定),向圆罐内充水,达到规定压力值并保持恒压5min,经检验无渗漏。
6.4 跌落试验
按GB/T 4857.5的规定,将每件样品内按表7要求充装内装物,圆罐不做温湿度预处理,跌落部位见表7。
表7 mm
类别 |
内装物 |
填充物 |
密度,kg/m3 |
碰撞部位 |
1、2、5、6 |
干燥砂和木屑 |
容量的95% |
1200 |
选边缘6点
和5-6线 |
3、4 |
水 |
容量的95% |
1000 |
对于3、4类圆罐,跌落后在其适当部位钻一小孔,使得内外压力平衡,5min后,检查有无渗漏。
6.5 堆码试验
按GB/T 4857.3规定的方法进行,所加载荷由下式决定:
F=K(H-h)w/h
式中:F——堆码载荷,N;
H——堆码高度,m;
h——圆罐高度,m;
w——圆罐盛装物品后的重量,N;
K——劣变系数,取值为1。
6.6 提梁、提环强度试验
将提梁或提环用适当的方法悬吊,加载至规定值,并保持5min。
7 检验规则
7.1 圆罐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对产品进行检验,并出具合格证。
7.2 圆罐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1 出厂检验
本标准5.1.1、5.1.2、5.2.1中气密试验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
7.2.2 型式检验
7.2.2.1 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
7.2.2.2 型式检验条件
圆罐生产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每季度一次;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3 圆罐应逐批检查。生产厂以每班产量为一批,用户以交货量为一批。检查批应由同型号、同等级、同种类、同生产条件制造的产品组成。按GB/T 2828,抽样方案选择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7.4 本标准5.1.1、5.1.2、5.1.3规定的基本要求,其检查水平规定为特殊检查水平S-2,合格质量水平为6.5抽取样本数量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批量范围 |
正常一次抽验
IL=S-2 AQL=6.5 |
加严一次抽验
IL=S-2 AQL=6.5 |
样本数 |
合格
判定数 |
不合格
判定数 |
样本数 |
合格
判定数 |
不合格
判定数 |
1~150 |
2 |
0 |
1 |
3 |
0 |
1 |
151~35 000 |
8 |
1 |
2 |
13 |
1 |
2 |
≥35 001 |
13 |
2 |
3 |
7.5 本标准5.2规定的检验项目,其检查水平规定为特殊检查水平S-2,合格质量水平为2.5,抽取样本数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批量范围 |
正常一次抽验
IL=S-2 AQL=2.5 |
加严一次抽验
IL=S-2 AQL=2.5 |
样本数 |
合格
判定数 |
不合格
判定数 |
样本数 |
合格
判定数 |
不合格
判定数 |
1~35 000 |
5 |
0 |
1 |
8 |
0 |
1 |
≥35 001 |
20 |
1 |
2 |
32 |
1 |
2 |
7.6 判定规则
7.6.1 出厂检验判定规则
7.6.1.1 本标准5.1.1、5.1.2、5.1.3规定的要求应逐项进行检验,其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样品不合格。当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表8规定的不合格判定数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6.1.2 本标准5.2.1中气密试验进行检验时,当不合格样品数大于或等于表9规定的不合格判定数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6.2 型式检验判定规则
7.6.2.1 本标准5.1.1、5.1.2、5.1.3规定的要求应逐项进行检验,其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样品不合格。当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表8规定的不合格判定数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6.2.2 本标准5.2规定的要求应逐项进行检验,其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样品不合格。当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表9规定的不合格判定数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7 验收规则
对合格批应整批接收。用户有权拒收不合格品。对不合格批可将不合格品剔除或修复后,按本标准7.4~7.6的规定重新提交检验,抽样方案按表8、表9规定的加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经复验仍不合格时,则该批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圆罐应在其适当部位标示下列标志:
a. 制造厂名称或代号;
b. 生产日期或批次。
8.2 包装
圆罐的外包装及包装方式,按用户要求协商确定。
8.3 运输
圆罐在装运过程中应避免剧烈碰撞和滚动冲击。
8.4 贮存
圆罐不宜露天堆放贮存,并应避免受潮、曝晒和污染。堆码时底层应置垫木,产品摆放整齐,严禁重压。贮存库房要通风、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