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安全要求(下)
4.14 移动式空压机
移动式空压机包括车装式或机动车牵引的通行于城镇街道和公路的空压机机组,除必须符合本标准各条安全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4.14.1 移动式空压机组重心,对于双轴底盘的应处在两轴距中间稍后方;对于单轴拖挂底盘的应处在轴的稍前方,使牵引车辆尾部挂钩上的负重为50~100kg。无论何种形式底盘,均应保证在最大爬坡度时,重心不落在后轴之外。
4.14.2 移动式空压机应具有有效制动装置。
4.14.3 移动式空压机的设计应保证空压机运行时,振动不会引起底盘位移。
4.14.4 移动式空压机底盘应具有转向指示、制动及停车等信号装置。
4.15 电气
4.15.1 对于电动机驱动的空压机,电动机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4.15.1.1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其接触电流应符合GB 14711—93中7.1的规定。
4.15.1.2 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 14711—93中8.1的规定。
4.15.1.3 电动机的接触电流和绝缘电阻均按GB 14711规定的方法检验。
4.15.2 对于电动机驱动的空压机,电控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4.15.2.1 在电控设备的带电部位与人体易触及的金属壳体部位进行耐电压试验。试验电源的电压波形为正弦波,频率在45~62Hz之间,试验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控设备使用的额定电压(U1)不大于12V时,试验电压(有效值)为250V;
b)电控设备使用的额定电压(U1)大于12V但不大于60V时,试验电压(有效值)为500V;
c)电控设备使用的额定电压(U1)大于60 V时,试验电压(有效值)为2U:+1 000 V,且最低为1 500 V。
4.15.2.2 施加电压应从0.3~0.5倍的试验电压开始,随后在大约10~30s内逐步升压到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值,并在该值下维持1 min,然后,逐渐将电压降至零,切断电源。
4.15.2.3 电控设备在耐电压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4.15.2.4 在耐电压试验的前后,应分别用与电控设备额定电压规格相当的兆欧表测量电控设备的带电部位与人体易触及的金属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得低于1 MΩ。
4.15.3 对于电动机驱动的空压机,屯控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按GB 4208规定的方法,检验,应满足GB 4208规定的IP2X级的要求。
5 使用信息
5.1 一般要求
5.1.1 空压机制造厂在提供空压机的同时,应提供详细的使用信息,以使用户能按此信息安全地操作、使用和维护机器。
5.1.2 使用信息应以铭牌、标志和使用说明等形式给出。
5.2 铭牌
5.2.1 每台空压机均应在其明显而又平坦的部位固定铭牌,铭牌尺寸与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13306的规定,铭牌上至少给出下列信息:
a)产品型号和产品名称;
b)公称容积流量,m3/min;
c)吸气压力,MPa(仅适用于增压空压机);
d)额定排气压力,MPa;
e)轴功率,kW;
f)转速(螺杆空压机为主动转子转速),r/min;
g)外形尺寸(长×宽×高),mm;
h)净重,kg;
i)制造厂名称及制造厂所在地;
j)出厂编号;
k)出厂年月。
5.2.2 储气罐等压力容器设备,应设有独立的铭牌,其上至少应给出下列信息:
a)压力容器名称和类别;
b)制造单位名称和许可证编号;
c)设计压力,MPa;
d)设计温度,℃;
e)最高工作压力,MPa;
f)最大允许工作压力(需要时),MPa;
g)净重,kg;
h)制造日期和编号;
i)压力容器监察部门标记。
5.2.3 空压机的其他主要独立部件,如安全阀等独立阀门、干燥器及独立的冷却器等,亦应设置相应的铭牌。
5.3 标志
5.3.1 标志应明显,文字及图案应清晰。
5.3.2 空压机的动力输入侧应钉有或铸有转向箭头或标志。
5.3.3 自控或遥控的空压机出厂时应提供警告标示牌,其上标明:
5.3.4 外表面温度超过80℃,但正常操作中人体不易触及的管道和零部件如无适当保护,则应设置警告标识。
5.3.5 电动机保护接地端子附近和电控设备保护接地端子附近均应标以保护接地图形符号“ ”,必要时再应用字母符号“PE”标志。这些标志均应可靠固定。
5.4 使用说明
空压机制造厂随机所带文件中应包含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其内应包括空压机的正常安装、操作、维护及检修等说明,并根据机型,必须具备以下有关内容。
5.4.1 开车
空压机在最初开车或空压机及其系统设备检修后重新起动时应遵循下述程序:
a)检查所有的阀是否均处于合适的位置及正确的启闭状态;
b)除去所有为安全维护而安装的维修附件(如盲板)及维修用标志牌;
c)检查系统并除去其内的外来异物;
d)打开并再次关闭排污阀;
e)盘车至少一圈以确保无机械干涉;
f)确保驱动机及旋转设备的旋转方向正确;
g)检查并确定所有的安全保护装置均处于合适的操作状态;
h)观察发动机是否正常燃烧,如否,应立即停车。
5.4.2 维护
5.4.2.1 所有的维修工作均应停车进行。
5.4.2.2 维修空压机时应在起动装置上设一标示牌,其上标明:“警告:正在检修,严禁开车”。同时还应采用下列一项或几项措施将空压机断路,以避免因疏忽或意外而起动空压机:
a)拉掉保险丝并锁闭保险丝盒盖;
b)用一锁定机构将动力开关锁定在脱开的位置;
c)除去发动机点火装置;
d)脱开空压机和驱动机之间的联轴器或其他传动机构。
5.4.2.3 拆卸空压机及辅助设备的受压部件时,应将其与压力源隔开并把其内所有的压缩空气排入大气。
5.4.2.4 空压机曲轴箱至少应在停车15 min以后才能打开。
5.4.3 检验和清洗
制造厂应给出各类设备、部件的检验和清洗周期,或说明何时必须进行这项工作。
5.4.3.1 应定期检验空压机的压力释放装置、停车保护装置及报警装置,确保它们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4.3.2 对有油润滑的空压机应定期检查储气罐、气缸、脉冲缓冲器、排气管及后冷却器等受热及热传递设备及部件,清除油垢和积碳物。
5.4.3.3 应定期清洗气阀、过滤器、气腔、空气管道及正常条件下与压缩空气接触的其他部件。任何情况下均不应用易挥发性易燃清洗剂或对人体有害的清洗剂来清洗。清洗完成后,所有部件应漂洗并吹干。
5.4.3.4 对于压力容器应给出定期做耐压试验的要求。检验周期10年至少一次。
5.4.4 润滑油
空压机制造厂应给出推荐使用的润滑油牌号和注油量,并规定润滑油的添加要求和更换期限。对压力润滑空压机还应给出正常油压和最低油压。
5.4.5 温度
空压机制造厂应给出空压机允许使用的最高环境温度,同时给出空压机在额定工作状态下的正常排气温度及润滑油温度。
5.4.6 其他
5.4.6.1 移动式空压机行驶前应对储气罐减压。开机前应采取措施防止机器运转时发生位移。
5.4.6.2 微型空压机在挪动前应对储气罐减压。开机前应将空压机摆放稳定或固定胶轮以防振动引起机器位移。
5.4.6.3 所有的防护罩、警告标志等安全防护装置应定期检查。
6 空压机安全性能的判定
6.1 空压机按相应的产品标准检验合格后按本标准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6.2 空压机下列安全要求为关键项,有一项未达到要求或实际运行不正确,判定空压机安全性能不合格:
a)噪声;
b)振动;
c)各级排气温度和润滑油温度;
d)压力容器;
e)各种报警装置和停车装置;
f)各个压力控制和压力释放装置;
g)外露的旋转件及高压射流危险处的防护;
h)警告标示和信号装置;
i)显示仪表;
j)移动式空乐机的制动、防滚动和侧移、重心;
k)起吊要求;
l)电气要求。
6.3 本标准其他规定的安全要求为主要项。空压机制造厂应尽可能完全执行,判定空压机安全性能合格必须有90%或90%以上的主要项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6.4 附录A(标准的附录)为典型空压机安全性能检验一览表。实际检验时根据机型不同对此表进行增删。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典型空压机安全性能检验一览表
表A1
序号
|
名 称
|
标准规定要求
|
实际检验结果
|
结论
|
备注
|
1
2
3
3.1
3.2
4
5
5.1
5.2
5.3
6
6.1
6.2
6.3
7
7.1
7.2
8
8.1
8.2
9
10
10.1
10.2
11
12
13
14
15
15.1
15.2
15.3
15.4
15.5
16
17
18
18.1
18.2
18.3
19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20
|
噪 声
振 动
排气温度
一级排气温度
二级排气温度
润滑油温度
超温保护措施
一级排气超温停车装置
二级排气超温停车装置
润滑油超温保护装置
压力控制
排气压力自控装置
储气罐安全阀
中冷器安全阀
气阀和止回阀
进、排气阀
止回阀
润滑油
油压表
缺油保护装置
冷却水断水保护装置
防护装置
运动件防护
高压射流处防护
压力容器
显示仪表
吸气系统
起 吊
电 气
电动机接触电流
电动机绝缘电阻
电控设备耐电压试验
电控设备绝缘电阻
电控设备外壳防护
警告标示
高温表面防护
铭 牌
空压机铭牌
储气罐铭牌
安全阀铭牌
使用说明
开车说明
维护说明
检验说明
清洗说明
润滑油说明
温度说明
防护装置检验说明
警告标志检验说明
标 志
|
|
|
|
|
注
1 序号1~16项为关键项,其他为主要项。
2 “标准规定要求”栏按下列规定填写:
a)对于标准有明确规定值的项,填写标准规定值,如噪声;
b)对于用条款说明安全要求的项,填写标准条款号;
c)对于装置灵敏度检验的项,填写应该动作的范围,如安全阀起跳压力范围。
3 “实际检验结果”栏按下列规定填写:
a)对于标准有明确规定值的项,填写实测值,如噪声;
b)对于用条款说明安全要求的项,填写“符合”或“不符合”;
c)对于装置灵敏度检验的项,填写装置动作时的实际参数,如安全阀起跳压力和起跳后容器中空气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