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铲除质量管理中的隐患
江苏省东海县粮机厂 何士亮
目前,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企业生产的产品正逐步走向大市场,向国际市场迈进。在当今世界,要想产品赢得信誉,竞争力强,有生命力,就必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只有提高产品质量,企业才有出路。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有了足够的认识。
但是,根据调查和有关资料所悉,有些企业、有些个人,知道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认识到产品在竞争中“优”者胜多 “劣”,者败。可是一遇到实际情况,往往忽视产品质量。当时只考虑如何赚钱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因而,在生产过程中不由自主的采取一瞒、二混、三闯的态度。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信任,瞒混过关。到头来,一害自己,二害企业。
作为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人,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在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铲除“瞒、混、闯”三隐患,采取“一追\二查、三兑现”决策,并在“狠”字上下功夫。
一、三隐患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具体表现为:
1.瞒:即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明知不对,也不及时纠正,而是得过且过,得瞒则瞒。口头上讲究质量,实质上却抱着侥幸心理,企图隐瞒过关。若“质检”查出则改或承认过错,反之就瞒混过去,万事大吉。这是隐患之一的表现。
2.混:即整天处于昏迷状态,始终抱着混的态度。对做任何一件事情或搞任何一个产品,虽然也夸夸其谈保证质量,但一碰到质量问题,根本不考虑如何解决,更不考虑后果,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其道而行之。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采用混的办法。只要能混过去,即不费吹灰之力,又无需返工,顺利地得到工时、产值、利润、金钱等。若有此表现就等于掩耳盗铃,自混自。最终只能落咎有害无益。这是影响质量的隐患之二。
3.闯:产品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放行出厂。检验是重要一“关”。为了闯过这一关,而不择手段的采取多种形式与花样,舞私作弊,隐瞒真相,说理求情,掩盖事实。只要能蒙骗检验(或漏检),合格证书到手,不管后果如何,损失多大,就算大功告成。这是影响质量的隐患之三。
上述内容是影响产品质量主要三大隐患。它是无形的枷锁,它是提高质量的绊脚石。危害极大。必须采取一追、二查、三兑现等得力措施,予以铲除,不能手软,这是上策。
二、一追、二查、三兑现的具体作法
无论是厂内或出厂后的产品,一旦发现质量有问题或发生质量事故,一定要有专人负责,及时追究、查淆、落实,并严加处理,决不含糊。
1.一追:就是追究质量事故的责任者,即追究哪一个车间(或部门),哪个人造成的。同时,还要查清是质检问题呢?还是图纸问题?还是制作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确定,并达到准确无误,防止定错。
2.二查:即查清质量事故的前因后果、时间、人员、性质等。究竟是粗心大意,还是人为有意造成的,还是技术工艺、设备问题。要一步一步的进行查实。要认真分析研究,严肃对待,尽快的做出恰如其份的结论。
3.兑现:就是兑现“奖惩”办法。对发生的质量事故,一旦经过追究、查清、落实并定下给予何种处分后,要坚决果断的进行兑现。要铁面无私,不留情面。决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处理要果断,及时,千万不能拖。要使大家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能否铲除三隐患和“追、查、兑现”落实得力的关键是企业领导者要有决心和铁的手腕。要及时处理质量事故,不手软,不动摇。方能确保产品质量,使之走上大市场,在竞争中以“优”取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