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抓好企业经营,促进包装事业发展
北京市房山制桶厂
北京市房山制桶厂是区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现有职工270人,占地面积10.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 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700万元。
主要产品是200升镀锌钢桶。年生产能力为60万只。主要用户是燕山石化总公司。主要经营方式是来料加工。1988年以来,经国家商检局和北京商检局历次检验,均达到《国际海运危规》工类标准,被定为《出口包装定点生产厂》;1990年被评为《北京市优质产品》;1991年经中国包装总公司评定,获得金属包装容器首批生产许可证。1998年4月通过IS09002标准验收。
房山制桶厂从1977年开始生产包装钢桶,当时全厂固定资产只有50万元,年生产能力不足5万只。通过20年的发展,从一个作坊式的小厂,成为今天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企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条经验。
一、以技术改造为龙头,不断发展企业规模
从1977年至1997年的20年间,进行了四次重大技术改造,一次企业兼并。
技术改造总投资1500万元。生产能力从年尹5万只提高到60万只。生产方式从半手工半机械提高到机械化半自动化水平。现有生产设备48台(套),设备完好率98 %;生产工人从原来的200人减少到60人;电力容量从原来的180kVA增加到1565kVA;生产车间从原来的500平方米扩大到5000平方米;日生产量从原来的200只提高到现在的2000只;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1986年成功地兼并了亏损企业顾册农具厂,厂区面积扩大了10倍,为企业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二、以产品质量为核心,认真抓好企业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句话几乎适用于任何产品,任何企业。具体到我厂,这句话更具有深刻的含义。我厂的产品是为用户作加工,对方来料,我厂只取加工费。材料费与加工费之比为100:17,就是说浪废一只桶的原材料,需要用6只桶的加工费才能弥补。所以,产品质量首先是个经济效益问题,必须要把产品质量问题放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要想使经济效益有保证,一是要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降低生产成本,而提高质量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方法,这就是质量大堤的概念。根据上述原则,我厂制定了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了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国家标准和国际有关标准,制定了企业标准,并报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从厂长到每一个职工都参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学习和北京市统一考试,合格率达到75 %以上。在车间管理方面,制定了明确的质量责任目标,建立了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岗位责任制,将质量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并与个人收入挂钩。实行一等品按只计奖,二等品超额扣奖,三等品重罚,废品定额赔偿制度。同时,实行车间管理费定额包干,节约提成的制度。在促进质量提高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由于责任制明确,职工每生产一只桶就可算出应得多少,每废一只桶就知道要赔多少,每人心里都有一本账,所以责任心提高了,盲目追产量的现象没有了,自检互检的自觉性提高了,废品率明显降低了。产品的一等品率从92 %迅速提高到98. 5 %以上,单只桶成本从1992年以来,平均每年降低5 %。吨料出桶率在全国同行业中一直保持最高水平。按国家标准,交给用户的桶,允许渗漏率为3%o,我厂交给燕化的桶渗漏率仅为0. 1%0,受到用户的赞扬。产品质量的提高,不仅为我厂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也使我厂产品的竞争力显著提高,赢得了用户的信任,所以当石化企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时,我厂定点加工的地位没有动摇。实践证明,靠优质低价赢得市场才是真功夫。这是企业经营战略中一个最有效的基本点。
三、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抓好企业总体经营
我厂制桶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用户需求减少和企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也出现了一部分富余人员,如何保证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摆在我厂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首先,我们端正一个思想,富余人员不应该成为企业的负担,而应该成为效益增长的动力。本着这个思路,我厂决定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道路。一业为主就是继续保持大桶生产的主体地位,多种经营就是广开门路,增加就业,提高效益。近几年我厂先后开办了中外合资永进气雾剂制品有限公司、气雾剂销售部、胶圈分厂、五金冲压厂、金属物资门市部、大桶销售部、摩托车修理部等部门,共安置富余人员近百人。各个新开办的部门全部按市场规律经营,自负盈亏。1997年共现利润80万元,占全厂利润的三分之一。
由于我厂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近十年来,我厂经济效益一直平稳,年平均钢桶产量35万只,年平均销售收入2300万元,年平均利润250万元。
今后,我厂一定要在各级包协和制桶分会的指导下,认真向同行业兄弟厂学习,认真抓好企业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包装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