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技术创新,再创企业辉煌
山东中联包装集团总公司
山东中联包装集团总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包装产品为主的综合包装企业集团。现有所属企业10家,其中合资合营企业6家,股份公司1家,拥有职工68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8人,拥有固定资产3.5亿元。1997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利税4400万元,今年1-7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2.4亿,利税2400万元。近年来,企业在艾1l:经营规模的同时,依靠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使企业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绩,1996年被山东省科委确定为“山东省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后,加大了促进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目前,中联集团已由单一品种发展到8个系列40多个品种,产品品种之多,档次之高居全国包装制桶行业首位。
回顾企业的发展,我们深感:技术创新、科技开发是中联集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想求得快速发展,就必须能预测市场,开拓市场,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产品结构,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增加对不同需求用户的服务范围,加强产品质量的保证,不断增加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在积极开拓新产品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企业的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坚持“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的原则,不断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加快调整产品结构的步伐,使产品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出口包装标准。
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发出200升内涂钢桶、200升开口大桶、镀锌桶、168升沥青桶、高档印铁、食品饮料罐、机油桶罐、方便桶、汽油桶、200升塑料桶等8个系列40多个品种。今年,我集团公司属华星公司根据市场要,自行开发了高档茶叶盒、麦乳精盒等高档礼品包装系列产品。目前,集团公司的产品经过优化调整基本上形成了以高档出口包装产品为主,其他小型包装产品为辅的新局面,满足了不同客户,、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销售范围。
二、狠抓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向规模经济发展
通过几年来的生产经营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企业要想求得高效益、高速发展,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向规模要效益,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迅速发展经济规模。近几年,我们和国内其他大中型企业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外部环境,遇到同样的发展困难,但我们没有“等、靠、要”,而是实施超前战略决策,依靠自我积累,滚雪球式的发展,不断投入,狠抓产品质量,强化管理,走自我发展的路子。同时,不断更新设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从1 994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集团公司决定新上高档印铁、制罐项目,集中主要财力、物力、人力,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引进利用外资为辅,共投入近7000万元人民币,从日本、瑞士、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新建了一家年生产高档印铁3600万张次、饮料食品罐1.5亿只的大型印铁制罐企业。该项目技术装备水平高,生产规模大,成为我国江北最大的印铁制罐厂家,解决了我国北方市场对高档印铁、制罐的需求。1 996年底我们又利用国家经贸委二期“双加”工程项目,投产4400万元,对临沂制桶厂200升钢桶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制桶生产线。该项目全面完成以后,可新增生产能力100万只钢桶,新增产值1.5亿元,利税1500万元。
在技术改造上,我们始终注重对现有设备的更新。先后筹集资金1000万元,完成了对50-200升缩口桶技术改造。从马来西亚引进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内外漆烘烤线,采用高压无气表面喷涂技术,使产品具有涂层均匀、附着力强、不脱落、光洁度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客户欢迎;引进美国亚特兰大公司生产的制桶缝焊机,采用电阻缝焊工艺,使缝焊具有更牢固无残渣不变形等特点,提高了产品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针对生产镀锌桶的环境污染问题,研制了无氰电镀工艺,防止了环境污染问题。
三、加强科技队伍,提高企业技术素质
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发展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培训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们从提高全员素质人手,狠抓职工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使职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一方面,我们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从国外聘请专家对职工进行短期技术培训。从新加坡高薪聘请印铁专家唐宋利先生,对职工从技术到管理进行了3个月的培训;通过外国专家局从日本聘请调墨印铁专家渡边一策先生,塑料专家芝田收先生,分别对职工重点技术方面进行了2个月专业培训。同时,在企业内部有计划地组织在职干部、技术骨干举办专题培训班,不断更新技术人员和职工的知识结构。企业还先后和4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攀缘结亲”,利用他们的科研成果先后开发了8种新产品,进行技术革新25次;并高薪聘请有关专家到厂进行技术指导,积极探讨企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集团公司还专门成立了新产品开发办公室和科技办公室,购置了微机设备,设立专款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公司还规定,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经费不低于全年销售收入的5 %,同时还要求公司每年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年销售收入的50 %以上,从而保证了“年年技术有进步、年年品种有增加”。公司研制开发的200升内涂钢桶,先后获“国家包装改进一等奖”,“山东省星火科技三等奖”等荣誉称号;研制开发的200升高强度抗内压钢桶,解决了我国高强度内压大的产品的出口包装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负责起草了国家级产品标准该产品先后获“山东省星火科技二等奖”、“第二届中国科技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称号。
另一方面,我们还通过各种渠道,广集人才,不断扩大科技人员队伍。近两年来,我们从全国各大专院校招收近百名毕业生充实到科技队伍中。对引进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科技人才,在工作上大胆使用,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四、加快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我们在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坚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同时,始终把不断开发高档产品,改进中档产品,满足社会和用户需求,作为科技开发的重点,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九五”期间,我们按照国家包协“关于包装行业‘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在新产品的技术开发方面,努力做到每年都有新产品开发的课题研究,每年都有新产品通过鉴定,每年都有新产品批量生产,使企业形成较强的技术实力。同时,继续加大与科研院校的联合,研制开发新型的、技术含量高的包装产品,增加企业的发展后劲。“九五”期间,我公司技术开发的蓝图已基本确定,投资2000万元,引进日本200升塑料桶全套生产线两条;投资5000万元,兴建年产1亿只的系列喷雾罐生产线一条;投产3000万元,兴建高档出口PVDC肠衣膜生产线一条。
总之,几年来,我们紧紧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拓宽经济渠道,使企业的产量、销量和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度增长,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决心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努力开拓。“九五”期间,我们公司立足山东,面向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把我公司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全国一流的大型综合出口包装生产基地。公司计划到“九五”末,达到年产值15亿元,利税1. 5亿元,从而使中联包装集团真正成为我国包装行业的排头兵,为振兴我国包装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