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产品档案” 加强质管工作
大连染料化工综合公司制桶厂 路希江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质量,而且还包括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 其中,工作质量具有更广泛的内涵,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被忽略。能否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任务明确,职责和权限互相协调促进的有机整体,即形成一个质量保证体系,就看工作质量落实的好坏。这是我厂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最深的一点体会。
我厂是以生产中桶为主的专业厂家。其年产量在35~40万只左右。有17个品种,其中出口桶占全部产量的70%。近年来,我厂质量事故接连不断,曾经下大力气引入了PDCA循环法,解决质量问题,但其效果不甚理想。在不断地改进工作的同时,我们发现,只重视了产品质量,而忽略了工作质量的管理,必然造成。事后把关”,使管理工作始终处于被动,以“检讨”而告终。我们认为应将‘事后把关”转移到工序质量管理工作上来。以工作质量为主线,强化人为意识,加强组织与协调是切实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主题。
在落实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时,基础工作的完善和充实是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提出了设立“产品档案制’想法。产品档案由“产品通知单”、 “制桶工序指标汇总”及‘产品检查卡”组成。该项措施实施为我厂的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下面对上述三个内容作以简单介绍。
一、产品通知单。见表1。
表1 产品通知单
产品编号:_____________年 月 日
产品名称 |
规格 |
供货期 |
数量 |
标记、涂色 |
|
|
|
|
|
|
|
|
|
|
|
|
|
|
|
备注:1、报检说明:
2、产品物殊说明:
生产计划签章: |
该表由生产技术科计划员填写。依照指令计划和追加计划,准确无误地下达产品规格、供货期1数量及标记涂色等内容的指令。发放对象为:
①工艺质量检查人员。要求其接到产品通知书后,应迅速下达工艺标准及进行“产品跟踪’,随时掌握该批次产品工序质量的落实状况。
②专职报检人员。接到通知书后,应迅速确定批次商标及危险品标记等要求,并下达各生产工段。同时,应迅速与地方商检局联系,申请报验及通行证。
⑧制桶和涂装工段。各工段接到通知书后应迅速安排生产及各个环节,确保供货期,满足用户要求。
二、制桶工序指标汇总(日报)表。见表2。
表2 制桶工序指标汇总表(日报)
产品编号:________________产品规格:_________________年 月 日
磨边卷圆工序 |
焊接(点缝)工序 |
翻边工序 |
压线(胀筋)工序 |
缩颈工序 |
卷管工序 |
封口工序 |
试漏工序 |
计数岗:卷圆
数量: |
计数岗:缝焊
数量: |
计数岗:翻边
数量: |
计数岗:压线
数量: |
计数岗:缩颈
数量: |
计数岗:卷管
数量: |
计数岗:封桶
数量: |
计数岗:试漏
数量: |
工序成品计数
数量: |
工序成品计数
数量: |
工序成品计数
数量: |
工序成品计数
数量: |
工序成品计数
数量: |
工序成品计数
数量: |
工序成品计数
数量: |
废品计数
数量: |
工序废品计数
数量: |
工序废品计数
数量: |
工序废品计数
数量: |
工序废品计数
数量: |
工序废品计数
数量: |
工序废品计数
数量: |
工序废品计数
数量: |
一次性合格品计数
数量: |
结转数
/ |
结转数
/ |
结转数
/ |
结转数
/ |
结转数
/ |
结转数
/ |
结转数
/ |
修复桶数
数量: |
操作者: |
操作者: |
操作者: |
操作者: |
操作者: |
操作者: |
操作者: |
操作者: |
设备运转及工装 |
设备运转及工装 |
设备运转及工装 |
设备运转及工装 |
设备运转及工装 |
设备运转及工装 |
设备运转及工装 |
废品缺陷部位 |
数量 |
丁字型部位 |
|
直缝部位 |
|
钢圈部位 |
|
|
记事 |
记事 |
记事 |
记事 |
记事 |
记事 |
记事 |
该表主要为质量检查人员设立的。要求质检人员对各项指标如实地进行检查及汇总如计算岗位数目、核定工序成品、当日的结转数、操作者、设备运转和工装情况及桶主要缺陷等均需详细填报。
三、产品检查卡。如表3。
表3 产品检查卡
产品编号:__________________年 月 日
产品名称 |
投入量 |
工序检查部位缺陷状况 |
成品量 |
会签栏 |
|
|
首检 |
中检 |
完检 |
数量 |
|
|
|
|
|
|
|
|
首检 |
中检 |
完检 |
数量 |
|
|
|
|
|
|
|
|
首检 |
中检 |
完检 |
数量 |
|
|
|
|
|
|
在该批量产品结束后,依据工序状况分析做出结论性分析。此表为签发出厂合格证的主要依据。由主管工艺质量人员核准并签章后送至生产技术科存档待查。以上3个表格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 但在生产中起了积极作用,即发挥了各职能人员的积极性,又加强了各职能口的制约权限及积极性。同时,对落实质量奖惩制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广泛地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
产品档案的建立,更加明确了各职能人员职责范围。在质量发生问题时,产品档案就是重要的佐证,消除了管理工作中的扯皮现象,更重要的是全面落实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如分层法、排列图及因果分析等方法。我们认为只有完善和健全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才会更有效地提高和发展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