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桶车间作业指导书
刘栋
ASB制桶工艺流程图:
设备要求
1. 主要设备:ASB日精机
2. 辅助设备:干燥机、模温机、高低压空压机
原材料:
1. 主要原材料:优质PC料
2. 其它:水、电、汽
ASB机操作程序
1. 主机开启准备
1.1 检查水、电, 汽供应情况。
1.2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原材泄漏,漏水、漏电、漏汽、漏油和其它可能影响设备运转情况。
1.3 检查PC料是否准备到位。
1.4 确保有来自冷却塔的冷却水。
1.5 开启空压机,并检查低压气压力为0.6MPa以上,高压气压力为2MPa以上。
1.6 检查模温机是否开启,并设置上模温度为70`C,下模温度为58`C。
1.7 在开机之前提前4—6小时开启干燥系统,对原材料的干燥时间为4—6小时。
1.8 将实际温度全部调到设置温度。
2. 主机开启
2.1 开动液压泵。
2.2 在操作开关上选择手动。
2.3 将模具设置为关,螺杆设置为关,同时合闭上下模.
2.4 将喷嘴开关设置到向前,准备注射。
2.5 把螺杆设置为注射,并持续40秒后,设置为中立。
2.6 将喷嘴开关设置到退后,并使螺杆移至SQ25,使其信号灯亮,然后设置为中立。
2.7 将螺杆设置为填充,直至填充好。(填充好时,SQ24信号灯会亮)
2.8 将模具设置为开。
2.9 同时打开上模和下模。
2.10 待上模和下模完全打开以后,将模具设置为关。
2.11 在操作开关上选择自动,同时2#控制面板上的两个自动按扭, 进入开机状态。
2.12 待制成的桶胚稳定之后,在转台转向90*时,打开加热开关,并转台转第二次时,打开吹塑模,进入正常开机状态.
2.13 本程序与ASB随机携带操作程序等同使用。
2.14 在使用主机之前,应详细阅读干燥机(B—01)和温控器(B—02)使用说明书。
3. 关机程序
3.1关闭干燥机的抽料和送料开关,但主机继续生产,直至螺杆上的小料斗卸空为止。
3.2 把操作开关调为半自动状态,并等到该循环结束,到时机器就停止所有自动作业。
3.3 将操作开关调为手动,用“旋转”按扭交替转动转台,从转台上清除所有桶胚和预塑件。
3.4 用注嘴后退开关,使注塑装置完全挡回原处。
3.5 关闭液压泵。
3.6 把清除箱在机筒注嘴前面放好,重新关好安全门,重新启动液压泵。
3.7 把螺杆开关设置为注塑,将螺杆内的现有树脂清理出去。
3.8 将操作开关调为中立。
3.9 按下紧急开关,关闭主机。
3.10 关闭加热系统。
3.11 关闭主机电源。
3.12 关闭干燥器和模温机。
3.13 如果机器只停几小时或一夜,把干燥器温度调低至120`C,如果机器长时间关停,则关闭干燥器。
3.14 将模槽、模唇、模唇板和所有滑动表面,喷上保护性防锈剂。
4. 故障及缺陷分析
故障分析见ASB机随机携带文件,辅机见干燥机和温控器机携带文件。
5. 设备保养与维护。
5.1 正常运转维护(见维护图表)。
5.2 较大检修见ASB设备手册。
作业步骤:
1.加料前用干净的布做好PC料外包装袋清洁工作。
2.每批PC料到厂后由桶车间当班负责人根据生产情况组织试用,如试用情况不好,要及时将试用情况反馈至品控部。
3.设备操作按照ASB机操作程序进行。
4.制桶过程中每一小时按照《ASB吹瓶设备运行记录》要求进行各项参数记录。
5.随时清理注嘴处余料,并收集于指定的袋中,统一存放。
6.成品桶顶出后,要及时接桶,以避免桶掉落地面造成擦伤。
7.检查每只桶的质量状况,如果发现批量的不合格,操作工应立即通知桶线当班负责人,并反馈至品控部。
执行标准:
1.外观检验项目执行Q/LBSY 001-2002《聚碳酸酯(PC)饮用水瓶》中的3.2外观要求内容,进行全检。
2.每次停机对ASB机进行维护、保养后通知品控部组织操作工对容量、尺寸、密封性、跌落等项目进行抽样检验,具体标准执行Q/LBSY 001-2002《聚碳酸酯(PC)饮用水瓶》要求。
3.包装袋清洁要求用手擦拭无灰尘、泥土等痕迹。
碎桶工艺流程图:
设备要求:
1.主要设备;碎桶机
2.附属设备;圆盘锯、抛光机
原材料: 破桶,次品桶,其它原因不合格桶,桶坯废料。
作业步骤:
1. 开机前的准备
1.1 将待破碎品置于碎桶机附近堆放整齐。
1.2 检查待破碎品是否里外表干净,如不干净 ,需用抹布擦净。
1.3 检查待破碎品是否有油墨字迹,如有则应用擦字机擦掉或用擦字水擦掉。
1.4 检查机器是否处在正常待用状态,如正常则进入下一程序。
2. 开机
2.1 开启电源。
2.2 待机器运转30秒后从喂料口投入待破碎品,以后每隔一定时间投喂一次(视粉碎情况而定)。
2.3 检查碎料斗,当料斗装满时取出过筛,筛网上品称重包装,筛网下品另外装袋称重包装。
3. 机器维修与保养
3.1 及时在机器活动件处加入润滑剂。
3.2 使用后检查各部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
执行标准:
1.待破碎品里外表干净,无油墨字迹。
2. 碎料中不允许有灰尘、杂质。
3. 碎料颗粒不允许大于0.5m2。
工艺流程
作业步骤
1.验桶工对回收桶参照企业标准QB/LYY001-001-2001《桶装水外包装》,根据工厂和当地市场情况挑拣出需要翻新的桶(主要为商标刮花桶和桶身模糊的五加仑桶)。
2.先用加热装置——取暖器、电热器或电炉等将商标部位加热,然后用专用稀释剂擦去商标,准备一些干净的碎布头将稀释后的油墨擦干净。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a) 加热时防止油墨着火,如果有明火应有保护措施;
b) 擦去油墨时,防止油墨擦到加强圈上和油墨残留,这些都会影响下一步的抛光。
c) 加热和稀释剂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对桶有损坏,在抛光时造成应力开列和银纹。
3.将自然凉干后的桶进行抛光,使用的电机功率相对要大,推荐用3000-4000w电机,抛光轮使用放射状棉布抛光轮,抛光轮线速度为1200—1800m/min,抛光蜡选择塑料抛光蜡或含石蜡和油脂在65%左右的细腻的抛光蜡(石蜡和硬脂酸甘油脂含65%,氧化铬35%),也可选用优质不锈钢抛光蜡。根据桶的材料和抛光的需要选择抛光轮的刚性和弹性,如果先擦去表面粗糙痕迹时,宜选用相对刚性抛光轮和较干性的抛光蜡磨平然后用相对弹性抛光轮和油性抛光蜡增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操作工仔细摸索,根据不同情况掌握好抛光的力度和速度。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a) 桶和抛光轮做相向运动,不宜做轴向移动,减少因抛光痕迹交叉而造成的桶身通透性减弱。
b) 掌握好抛光时的力度和速度,用力过大或速度太慢时,容易因接触时间长而造成桶身发热使PC变性出现桶表面“变糊”和桶内壁应力开裂、银纹。
执行标准:
- 桶抛光后应达到表面光滑,通透性好。
- 抛光完毕的桶用水清洗,适当时可以添加清洗液,自然凉干后方可投入使用。
工艺流程:
作业步骤:
1. 检查贴标区的卫生并做好清洁,上岗前穿戴好工作衣帽,洗净双手。
2. 做好贴标前的准备工作,领标签、待贴标桶等。
3. 擦干桶身水(洗后贴时)或灰尘(洗前贴时)
4. 拿起一张标签,剥掉背面不干胶保护纸。
5. 贴标时,将桶固定,双手各执标签一端拉直标签,标签中部对准桶身需贴标区中部粘贴,逐渐至两端,观察无歪斜、无褶皱、无气泡等,然后用双手将标签压实;否则撕掉重贴。
6. 检查标签位置是否正确,乐百氏专用桶贴于“ROBUST”标志正对面,非专用桶贴于桶身两合模线之间正中位置或贴于原商标处。
7. 工作完毕后清理工作区卫生,将剩余标签、不合格标签交给生产带班,数量无误后方可离开。
执行标准:
1. 所贴标签必须完全盖住原印桶标,不得露出任何边角。
2. 标签不能贴颠倒,即桶口朝上时字体朝下,桶口朝下时字体朝上。
3. 所贴标签必须端正、平整、粘贴严实,不得出现歪斜、起皱、气泡、边角翘起等贴不严实现象。
4. 原印标和贴标品种必须一致,即纯贴纯,矿贴矿,不得搞混。
5. 所贴标签必须合格,不得出现标签破裂、缺损、脏污、印刷不良、裱和不良等有损外观形象的现象。
6. 贴标位置正确,乐百氏专用桶贴于“ROBUST”标志对面;非专用桶贴于桶身两合模线之间正中位置(即桶底“5GALLONS”字样正下方,无“5GALLONS”字样者贴于原刷标处)如一面贴标时贴于翻新效果差的一面。
7. 其他要求按QB/LYY001-001-2001《桶装水外包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