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借资本化之风飞起来吗?
金属包装

去年10月,中国企业报一篇报道《中国企业出现大规模倒闭潮,很多老板绝望出家当和尚》引发舆论哗然。消息披露,浙江省瑞安市50强企业将有一半要倒下,其中就包括中国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华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谈到这些企业倒闭的原因,瑞安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赵锦泓表示,资金短缺,互保让很多企业面临困境。更让企业担心的是,大企业有政府管,小微企业怎么办?如果今年经济环境不改善的话,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破产倒闭。
说完别人,不由得想到自己。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金属包装行业,在宏观经济下行的总趋势下,仍能“稳中有升,整体尚好”。
但老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又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看看这“两头”,一头是行业内大型企业。从统计数字来看,这些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仍有上升空间,得益于前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罐化程度提高,由此带动了对金属包装产品的需求,保持持续旺盛增长的势头。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消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端金属包装产品的需求增加将显著高于低端领域产品。
再看看另一头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落后,缺乏资金,重复建设且产能过剩,呈现较强的地域性,同质化竞争等特点。虽然中低端产品产能大,但是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一直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由此可见,在高端市场,竞争的主题是技术和质量。而在低端市场,依旧存在恶性竞争的问题,竞争的主题依旧是比拼成本和廉价劳动力。
那么,行业中的中小规模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颇有规模的大型企业,他们的出路在何方,又该如何转型昵?
从行业内部来讲,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等种种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目前大的经济环境下,我们要是依旧像过去一样“闭门造车”那就只有一个结果——倒闭破产。
那么如何才能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呢?在众多企业仍在摸索前进方向的时候,我们一些龙头企业似乎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走企业资本化道路。
日前,“中国金属包装领袖论坛”在海南三亚成功举办。会议的主旋律就是——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做大做强, 一定要走资本化之路。
在这次会议上, 与会的各企业高管和金融界的精英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我国为数众多的金属包装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化做大,做强企业:与龙头企业合作,抱团取暖,也是取得高收益的办法之一。
翻开世界经济史我们会发现,资本化运作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己经存在和运作了150多年,包括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战败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都是运用了这种模式,所以这种模式在国外也被称为“亮点经济”。
近代世界发展史就是一部资本化,金融化的历史。资本化的本质就是股份化和融资工具市场化。股份制、资本化如同缆绳的形成原理,它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和力量,积少成多,集聚社会分散资金、资源, 集中力量办大事。美国是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最成功的国家,其100多年的大国、强国历程主要依靠资本化、金融市场来完成。像我们熟知的微软、苹果这些世界级领军企业,早期都得益于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为推手,就连我国的阿里巴巴也是靠风投起的家。
正如前不久,马云在达沃斯演讲时说的: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还是猪,因为你还是猪。我们每个人要思考你怎么把控这个风,怎么去掌握好这个风,怎么提升自己。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去寻找风口,而是真正的把自己变成有一点点风就能够飞起来的,能够翱翔的人。
面对企业的资本化运作,你能够把握住这个风,借助这个风飞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