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懂规则,多少兄弟反目成仇
文/杨文亮
创业,一个人很难成事。因此,必须合伙。
但是纵观整个世界文明史,所有形态的合伙(黑社会也好、同盟也好、古惑仔也好),到最后,基本上没有一个善始善终的,更惨烈的是,合伙打天下成功之后,在分果果、排座座的这个环节,就发生了各种父子反目、夫妻结仇、兄弟残杀的血淋淋的事件。
其实你细看二十四史,里面讲的就是各种合伙失败之后的自相残杀和成功之后相互杀戮的故事。
人,一旦脱离规则,那么它就开始奔向畜生的道路了。
人,在规则之内的人才可以称之为人,也始终是人。其余,不是。
下面便是合伙规则。
合伙创业天规第一条——《投名状法则》
1,出钱规则(各出多少?差额如何平衡?股权如何划分?)
2,出力规则(如何分工,谁干什么?什么责任?)
3,赚钱规则(赚谁的钱?用什么去赚?怎么个赚法?)
4,执行规则(谁去执行?怎么执行?什么责任?)
5,领导规则(谁来领导?资本领导?技术领导?销售领导?当赚钱的人和出钱的人不是同一个人时,谁当领导?领导权多大?集体投票权多大?)
6,罢免规则(领导出问题怎么办?战略出问题怎么办?哪些事件发生才可以启动罢免程序?)
7,退出规则(为不把矛盾扩大化,如何退出?原股退出还是议价退出?损耗成本计算标准?)
(以上这段,江湖上称之为《大圈帮合伙作案共事章程》)
合伙创业天规第二条——《翻脸法则》
(提议、动议、附议、反对、弃权、表决的议事规则)
1,战术失误处理规则(是换将还是换方法?)
2,战略失误处理规则(是换帅还是换战略?)
3,观点冲突处理规则(是投票平息还是专家平息?)
4,人格冲突处理规则(是打架解决还是司法仲裁?)
5,发生矛盾处理规则(是控制情绪还是找出问题?)
6,矛盾级处理规则(是团伙打架还是独立决斗?)
7,撕破脸皮处理规则(是双双驱逐还是集体散伙?)
8,相互动刀处理规则(快报案!)
合伙创业天规第三条——《绝不合伙法则》
1,有诈骗经历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2,说话不靠谱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3,对父母不孝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4,言语之间眉飞色舞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5,参与帮派势力的人不与其合伙;
6,太讲哥们义气的人不与其合伙;
7,经常挑战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的人不与其合伙;
8,斤斤计较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9,喜欢抱怨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10,喜欢多嘴播弄是非的人不要与其合伙;
11,善于发现问题但从不主动解决问题的人不要与其合伙;
12,推诿、善辩、否认的人不要与其合伙;
合伙创业天规第四条——《必须有一个法则》
1,最好有个年纪偏大但未必有钱的人;
2,最好有个思维活跃敢于突破的人;
3,最好有个沉稳扎实善于刹车的人;
4,最好有个勤俭节约善计成本的人;
5,最好有个口才不错说话靠谱的人;
6,最好有一个善于玩社会化网络的人;
7,最好有一个有三年销售经验的人;
(这不仅你创业时需要找到的人,也是你生命里应该找到的人)
合伙创业天规第五条——《分赃法则》
1,以出资优先的分红规则;
2,以技术优先的分红规则;
3,以出力优先的分红规则;
4,以卖命优先的分红规则;
5,以年度利润的百分之五十分红,另五十做发展基金;
6,员工之间的分红规则;
7,员工之间的期权规则;
8,员工之间的奖励规则;
9,不可分资金的公益化处理规则;
合伙创业天规第六条——《散伙法则》
1,以兄弟名义合伙的散伙法则(烧掉烂帐,重头来过);
2,以哥们名义合伙的散伙法则(一顿痛哭,各找各家);
3,以朋友名义合伙的散伙法则(一杯老酒,各奔东西);
4,以生意名义合伙的散伙法则(一纸判决,一拍两散)。
合伙创业天规第七条——《管理法则》
1,别打脸冲胖子,能苦则苦,办公条件先不讲究,节约成本;
2,能自己干掉的活就不要请人,请人更花钱;
3,必须要请的人,就要不惜代价一定请到;
4,先别像傻子一样地追求品牌,而是要追求市场;
5,不要一上手就做一个系列产品,最后把自己死在系列里面。
6,一定是主打一款产品,单点突破,野蛮生长;
7,大多的时候,所有的领导都是干活的,必须冲到第一线。
8,不要一点小权在手,就摆出个领导的架子。
9,用最快的速度给公司做成一个市场标签,让用户记住。
10,尘埃初定的时候,抽空给自己歇一歇,大家聊聊问题;
11,不差钱的时候,把合伙人中最笨的那个送去学习;
12,成功了不要志得意满,而是事事警惕,市场随时会让你死去。
13,公司有点样子的时候,快速融资快速做大;
14,融资的时候不要过于纠结股份而错失发展良机;
15,玩资本比玩产品要轻松一点;
16,玩平台比玩资本又更牛一点;
17,能做成平台就做成平台而不要迷恋自己的“产品”。
18,每一个活到最后的资本家都不是傻子。
附读:水木然:对的合伙人,比老婆更懂你!
用不了多久,中国人会像找“老婆”一样去找“合伙人”。
因为,未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合伙人,就如同我们生活上离不开老婆一样。
而一个真正的合伙人,会比你老婆还懂你。它和你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你出生入死,同患难、共富贵,矫情一点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当然也用不了多久,中国人也会像找“合伙人”一样去找“老婆”,因为结婚这档事变的越来越现实,简直都成了利益交换,谁还有时间和心思去谈感情啊?多累多浪费精力,太不划算了。
因此,我相信在未来,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不再只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还会有一个和你惺惺相惜的合伙人。
古代是“士为知己者死”,今后是“士为同船者死”。因为年代不同了,能够拴住人心的东西不一样了,古代抓住一个人的心靠感情共鸣,未来抓住一个人的心靠利益相关。但是本质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伙伴需求。
雷军说过,他在成立小米公司之初非常明确“要找一群相当靠谱的人”。于是他拉了一个名单,打了近百通电话。这就好比你打开微信摇一摇,想摇到一个梦中情人,尽管几率很小,但你还想尝试;
万科2500多个骨干员工持有了公司超过百分之四的股票,成为万科的第二大股东,把员工转变为了合伙人,员工升级成合伙人就相当于你把情人变成了老婆,那原来的老婆怎么办?她就相当于你的原始股东,你可以选择让她套现退出,或者大家一起过,男人有个三妻四妾的也还正常啊。
360从一开始就做了员工持股计划,最初员工持股比例达到40%,这就相当于广撒网,入学就写了一大把情书在班上乱发,总有看上你并且又被你看上的,这是最低级的寻找合伙人方式。
有人说,千万别和朋友一起做生意,这句话的原理就和千万不要把同事发展成为情人是一样的。
该不该和朋友一起做生意?
你们之所以能成为朋友,是因为聊得来、趣味相投,大家可以我请你喝酒,你请我喝酒,今天我买单,明天你买单,没有谁会去计较我们谁谁吃亏了,友情承载的只是休闲和沟通的功能,所以充满了浪漫气息。
而一旦合伙就完全变味了,因为那是生意,大家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他承载了更加沉重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各自从这里把钱拿回家,你拿的多一点我拿的就少一点,这都是活生生的问题,他遵循的是契约精神,需要没有任何感情的羁绊。
谈钱一定伤感情,谈感情也一定伤钱。所以钱和感情不可兼得。
我们尽量不要把友情变成生意,就如同不要把情人娶回家是一样的道理。情人是为了给你刺激,满足你的多元化生理需求,而一旦变成了老婆,你们终日四目面对,很快就会厌倦,各种脾气缺点不断暴露,他为了你的钱,你为了他的色,各尽其才、各取所需多好啊,没有必要非缠在一起啊,何苦呢?
所以,找合伙人并不是找情趣相投、或者青梅竹马的,而是一定要找优势互补的。未来是长板原理的时代,你的长处决定着你的层次,当你把某方面做到极致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人来和你配合,你们一旦能形成优势互补,你们俩就能发挥出是1+1》2的综合效应。
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创业者没有合伙人?
这个问题就好比:为什么那么多人优秀的人一种都是单身?
其实,“爱情”和“生意”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满足了我们自己的私心。比如爱情,你凭什么总想找一个对自己好的人?你凭什么总想找可以让自己开心的人?你不觉的这都是为你自己的私心吗?
做生意也是这样,你凭什么总想找一个能让自己获利的人?你凭什么总想找一个可以一直利己的人?
这就是没有利他心的缺失。所以“一直单身”和“擅长单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私!自私的最高境界就是:恨不得让 “爱人”或“合伙人”一切都围绕自己转,不允许他们有独立的生活。
彼此独立、和而不同才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最高境界。
不错,你会看到很多单身的女强人过的很风光,但她们私下里很孤独寂寞。你也会看到很多人单干的很好,但是他们私下里忙的狼狈不堪。
不愿花钱的男人肯定找不到优秀的情人,不愿分出让股份的创业者也一定找不到优秀合伙人。找情人你看人家的胸,找合伙人人家看你的胸怀。
这真的很可怜,你一路孤单、孑然一身。请记者:再大的成就没有人分享都不圆满。
女为悦己者如,士为知己者死。问世间创业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依。
对不起,你体会不到。
彼此欣赏,相敬如宾
找老婆和找合伙人,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彼此欣赏,相敬如宾。
不要找和你不是一个社会层级的人作为合伙人,这就好比不要盲目攀比富贵人家的女儿是一样的,因为奋斗真正的意义在于两个人一起改变现实,同德同心、生死与共,这样的结合才更有意义。
亲兄弟,明算帐。你们彼此要有明确的原则和底线,彼此能承受的止损界限在哪里?这就好比很多女孩子总是在确定嫁给你之后才愿意和你上床一样,先小人后君子,只要能走的下去的就一定可以走到底。
另外,在创业者创业初期,千万不要高薪聘请那些所谓“重要”人物为合伙人,这就好比千万不要为了和一个女人喝一杯咖啡,就去搭上自己一个月的收入一样。因为你要找的是那个愿意跟你一起冒险的人,而不是靠一时的打动。
其实道理是一样的简单,创业无非就是一个愿意跟你一起冒险的人,爱情无非就是找一个愿意和你面对生活各种问题的人,你们同甘共苦。只是有时候我们让爱情承载了太多,又要理想、又要物质、还要家庭等等,与其找一个大篮子,不如把鸡蛋多放几个篮子吧。
最后叮嘱一句,无论你找到了一个多好的“合伙人”或者“老婆”,那都不是最重要的。
因为我们人生真正要找的那个人,其实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