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商贸信息 图书库房 订阅查看 行业资讯 展会服务 招聘求职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首 页  
行业新闻 | 工艺技术 | 市场信息 | 标准法规 | 网上教程 | 资料查询 | 网上书店 | 企业动态
·设备工装 ·原辅材料 ·循环利用 ·企业管理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生产安全 ·微信直通车 ·视频展播 ·钢桶杂志 ·专著选登
管理文摘:这里汇集了行业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个人的管理经典文章,是您获得管理知识和经验的最佳途径。
  首页-管理文摘-生产现场管理的方式方法生产现场管理的方式方法-中国钢桶包装网  

 
 

生产现场管理的方式方法

文/孙红普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企业想跟上这个时代必须做到精益化生产、数据化生产,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在此,笔者给大家分享自己对于生产管理的认知、推行生产现场管理的方式方法及现场问题的解决办法。

所谓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一线。

 

走进工作现场,总能见到现场的“三忙”现象:

⑴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大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事无功效。

⑵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

⑶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员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现场最主要的是输出产品形成销售额,产量为关注的重要指标,“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成为最有效的工作流程。

 

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为4M1E:

⑴人员。包括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

⑵机器。包括检查、验收、保养、维护等。

⑶材料。包括交期、品质、成本、安全库存等。

⑷方法。包括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等。

⑸环境。主要指整洁、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⑴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⑵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⑶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⑷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⑸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

 

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⑴下道工序就是客户,作业的好坏由下道工序的评价来定。

⑵编制生产计划。编制年计划、月计划,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保证计划的完成。

⑶彻底排除浪费。浪费是指不增值的活动及动作。

⑷作业标准化,主要指标准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是作出规定,遵守并持续改善这个规定,不停地进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动。

 

现场管理的日常工作

 

现场质量管理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5个方法是:

⑴取消此作业。

⑵不要人做。⑶使作业简易化。

⑷检查。

⑸降低影响。

 

降低成本最佳的方法就是剔除过度的资源耗用:

⑴改进质量。包括工作过程的质量、合理的5M。

⑵降低成本。通过不断地改善提高生产力,降低总成本。

⑶降低库存。包括流动资金、储藏、搬运、质量隐患、新产品等。

⑷缩短生产线。配置合理的生产线工人数量。

⑸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⑹减少空间。

 

交货期是管理者最主要的工作指标之一,对此,现场作业应把握3点内容:

⑴生产作业计划的合理性,生产计划与实际困难及计划调整后的影响。

⑵人员状况、员工技能、设备故障引起的停产、不良品对策及处理。

⑶零部件/工装夹具/生产辅料是否齐全、生产是否正常、工作方法可否改善。

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深入一线了解生产能力,注重信息的畅通、员工状态以及时间/动作的研究。现场管理的注意事项主要有:异常处理的制度化,明确工作职责,现场教育、解释,公正评价员工。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日常管理主要指作业管理,管理目标为生产计划的达成、生产率的提高,方法主要是PDCA管理循环,P是计划,指根据顾客要求和组织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是实施,指实行计划——作业设定;C是检查,指检查目标与实际的差;A是行动,指采取对策或者改善。

 

日常管理的要点:

⑴重视所有项目。生产品质和设备保养并举。

⑵确定重点管理项目。原则是“不给下道工序或客户添异常”,决定重点项目“应该做到怎样的程度为止”以及管理水平的设定。

⑶管理的习惯化。量化及明确一些日常工作,使管理习惯化。

 

现场管理方针:

⑴生产。保证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

⑵品质管理。保证质量第一、高效准时,并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⑶生产管理。创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科学管理,强化运作和谐;挖掘潜力,充分调动积极性;追求卓越,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⑷管理要求。

1)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基础,实行全员责任包干制。

2)任务是“死”的,有条件要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执行。

3)决定了的事情就是对的,如有疑问,事后再说。

4)必须奖罚分明,且要及时、到位。

三检法的目的是实现“三个不”(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要实现“双检”靠的是自主管理,应灌输实施“双检”的重要性,现场不定时抽查,有问题出现时强调“双检”关联方的责任。

 

不良品与返修作业:

⑴返修作业是指对不良品实施的纠正措施。

⑵要通过返修,举一反三,提出反馈意见,防止再发生。

⑶返修员是生产部管理者,尤其应是组长来担任。

⑷返修品的管理,不良品需经过原检查工位重检、对不良品有适当的标识、返修中发现多次返修或有重大隐患应立即报告。

 

执行作业指导书:

⑴班组长要熟悉作业指导书,并教会员工。

⑵它可能不是最佳的方法,但作为标准,任何时候作业人员必须遵守。

⑶如果员工有更好的方法,可提出修改意见,待修订批准后才可执行。

⑷“5他法”,讲给他听、做给他看、让他试做、帮他确认、给他表扬。

生产计划是现场工作的主线,是焦点,是目标,是衡量工作结果的标准。日生产计划是生产日报表的依据,计划的产量就是任务,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应申请加班,否则就要承担责任。

产量是生产部门至关重要的指标,其决定因素是生产线的运转速度、设备的生产能力、工艺的稳定性以及人员的作业能力,生产管理者应实时掌握这些要素的动态变化。

 

生产准备

 

生产准备是新产品从开始试生产到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能够按计划顺利开展而进行的相关人员培训、指导书制定、物流调达、设备(含工装、量具)准备的活动。主要涉及:

⑴生产工艺和资料准备。包括流程图、作业指导书、图纸、QC标准等。

⑵工装夹具、辅助材料、劳保用品等的准备。

⑶设备、仪器、工装的安装、调试人员的岗位安排和产能的设定。

⑷现场员工的生产前培训。

⑸物料、设备、工艺异常的发现和反馈。

 

现场确认

 

现场配置管理表也叫生产线配置管理表,它的形式像检查清单一样,可以帮助管理者确认现场的布置状态,包括指定工位人员、工具用品、仪器、材料的放置区域、作业方法、记录单等。现场器具点检项目包括时机、范围、责任者、频率、方式、内容、记录、确认。

 

作业日报文件记录项目包括交货期、品质、安全、成本管理等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

⑴方便与上司和其他部门传递情报、交流信息。

⑵出现各种异常或问题时,可作为原因追踪的资料。

⑶帮助管理者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

 

生产统计的内容主要有产量、投入的资源、生产合格率、不良率、直通率、生产性。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且突出真实性。各级管理人员总结的生产统计项目为:

⑴生产数量。

⑵品质、生产合格率、不良率、直通率。

⑶人员状态、出勤率、违纪、出差率。

⑷生产事故、损失工时。

⑸物料供给状态。⑹机器设备问题。

⑺技术、工艺问题。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成本逐年增长,制造成本也水涨船高,企业既要转型升级又要长远发展,各个企业面临高成本运营的窘境,降低成本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从细节做起打好管理基础,才能应对更多的挑战。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钢桶包装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钢桶包装网 版权所有
mailto:winlyons@chinadrum.net
【陇ICP备05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