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常会忽视的问题:质量部能干什么?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似乎许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认知。按理说,这些天天喊着“质量第一”口号的企业,质量部在公司的地位是很高的,但现实却好像不是这个样子。
他们宁愿在销售上投入更多的销售人员去推销产品,更多的技术人员设计和开发产品,更多的生产人员把产品做出来,甚至投入很多的财务人员把产品的成本,采购的价格,销售的利润计算清楚。唯独忽视的是对于质量的投入。
甚至有个部门说,质量部90%的工作,他们都能做......这绝不是一种正确的认知,这样的想法对质量部存在着很大误解。到评论区留言,告诉他们质量人都做了什么!
尴尬的现实

一天,工程部的一个同事跑过来拿着PQE给的异常问题分析来质问:“看看你们分析的是什么?你们质量会干什么?”
最后丢下一句“狠话”:质量部门90%的工作,工程部都能做, 工程部90%的事情,质量部做不了!
质量部门不做根本原因分析还能做什么?质量部的根本职责是什么?在一个质量人论坛上,有网友这样拿质量部和财务部进行分析比较。
质量部和财务部一样,不创造支出(质量问题),只是在管理支出(质量问题)。
财务不会说你们部门超支了,我来给你们分析为什么,他们只会说:你们自己控制费用,我给老板汇报你们控制情况。
质量也是,质量应该做的是告诉老板质量成本都耗费在哪些部门哪些流程。而各个部门都应该由自己的质量职能,为自己工作的质量负责,为下游乃至终端客户的满意度服务。
但中国乃至不少美欧企业,都把各个部门的质量职责踢给质量部,导致质量部不创造质量问题,却负责解决所有质量问题。
真正好的质量文化下,质量部应该和财务一个级别,分析成本里多少是质量成本(硬成本),有多少是丢失利润(软成本),然后把这些支出allocate到各个部门的各个账户account里,并每个月给出柏拉图,搜集各部门对自己account的分析和行动项,邀请内部客户验收各部门的结果。
而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成本、质量经理,负责接收、理解质量成本,并修改部门内部流程、设计、产品、实现,并邀请内部客户参与改进和验收成果。不过以上这些都太超前,能看懂其好处就实属不易,更别提buy-in和implement。
想在中国这个质量环境里做这个,痴人说梦。
放弃抱怨 学会合作

当前,很多企业都还在处于质量的初级阶段。很多做质量的朋友都在抱怨一个问题,为什么质量一出问题首先找到就是质量部门,事实上很多问题并不出在质量部门。面对这个问题,只能说,没有办法,谁让部门前面多了质量二字。质量部门就是质量的象征,做质量的人就应该学会合作、放弃抱怨、放弃扯皮。
放弃抱怨
做任何事情,埋怨都不会起到任何正面效果,做质量更是如此。老板不会听到埋怨,出了质量问题就去找生产部门,所以,做质量工作,第一步就是立马放弃埋怨,从自身做起。
放弃扯皮
质量最忌讳的就是扯皮,扯皮的结果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那么作为质量人的第一素质就是留下证据,什么证据?很多,比如你是如何把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确定了主要的责任部门,然后让责任部门限期整改的证据,如果没有到时候你就根本没有办法跟人家交涉,只能扯皮!
如果有了证据领导查问的时候开会的时候你可以借此机会借力推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逐步地合作表面上会有改善地,当然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周期和逐步升华的过程。
学会合作
做质量管理的人需要很好的合作态度,不要一开始就强势逼人命令的口气,毕竟你的工作是得到别人的支持和配合。诚恳的合作态度十分必要,让人家理解你的目的,这个社会就是合作的进步,企业又何尝不是呢?
质量部,到底在做什么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部是非常重要的。质量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不仅影响到工作效率,职责错位还容易导致人心不稳,甚至出现质量事故。
但很多部门不以为然,以下这些内容是质量部的一些基本工作,供大家参考,也可以让其他部门指导,质量部,到底是干什么呢。
1. 质量管理组织内部管理要点
2. 质量管理部门的一般职责
3. 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岗位
4. 质量部门设置及分工
质量检验工作:制程(生产过程)质量检验(IPQC),进料质量检验(IQC),装配质量检验,出货质量检验(OQC);质量体系(QS),品质工程(QE),品质保证(QA),供应商质量管理(SQA)。
5. 质量部工作的主要考核项目和指标
(1)主要项目
(2)主要指标
-
产品质量合格率;
-
制成不良率;
-
监测和测量仪器校准率;
-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率;
-
质量计划指标完成率;
-
管理评审整改措施完成率;
-
抽检不良率;
-
纠正措施的有效率;
-
原材料消耗下降率;
-
质量成本指标完成率。
6. 质量部门应达到的标准
-
质量管理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质量检验贯穿于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产品状态标识易于识别和可追溯;
-
建立起规范的不合格品的鉴别、识别、记录、评审和处置办法;
-
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
制订有效的纠正措施标准,以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及顾客不满意的情况;
-
建立并实施采购检验标准,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
质量记录完整、规范,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按计划执行,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良好。
参考:质量部具体工作

1. 进料管理
2. 过程管理—人员
3. 过程管理-文件和标准
4. 成品管理
5.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6. 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和考核
7. 质量保证-品质计划
8. 质量保证-制度、文件及其它
9. 客户投诉
10. 实物样品(或图片)
看完这些,他们还会觉得质量部90%的工作,他们都能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