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工作,发展制桶生产
广州市荔湾铁工厂
一、引进情况概述:
我厂200升钢桶是1972年接收原中南铁工厂(现广州第一机械制造厂)钢桶生产线进行生产的。由于主要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部份设备虽经更新和改造,但是产品的质量提高的幅度不大。我厂的制桶设备,与国外先进设备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1985年国家颁发了“海运出口危险货物检验管理办法”后,我们更感到我厂目前生产的200升钢桶,是无法适应其要求的。不改造现有设备,不提高产品质量,不但企业无法生存,还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外贸出口。因此,彻底改造现有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使200升钢桶达到《国际海运危规》要求,势在必行。
1986年9月,在广州展览西德RMG(巴爱尔林)公司,制造能200升钢桶中段设备时,我厂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及领导,反复参观、研究,一致认为:该公司的制桶设备,符合我厂,甚至我国多数制桶厂的实际情况,并且其钢桶产品,采用三重圆卷边技术,能满足《国际海运危规》要求。设备价格相对便宜。引进该设备,不仅能提高我厂产品的质量,而且对我国制桶设备的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我厂用31.5万美元,购进了此设备。该设备包括:桶身卷圆机、半自动窄边桶身缝焊机、液压涨筋反边机和三滚头自动封缝机。去年底已和我厂自制的压边机(参考西德RMG压边机)配套成线生产。钢桶的封缝卷边,为三重圆弧卷边,真正卷到七层。整个生产过程采用八十年代的新工艺,生产出来的钢桶,刚性强、密封性好,质量完全合乎《国际海运危规》一类危险品包装的要求,受到客户的好评。今年四月初,广东省包协,省商检局联合进行的生产出口包装企业验证中,对我厂的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给予很高评价,并准予认证生产。
二、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工作
由于我厂引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比较先进,特别是能够成批生产三重圆卷边钢桶(其单班生产能力为1300~1500个),适合目前我国多数制桶企业的生产规模,因此,自引进设备,开始就得到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中国包协制桶分会年会上,很多兄弟厂家都希望到我厂参观学习。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迅速改变制桶业现状,在1986年制桶分会南京年会上,明确了制桶工业的发展方针、发展目标和任务。其中一点,就是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制桶技术和工艺,改造现有设备。因此,我厂认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西德设备进行消化吸收、推广。在设备尚未进厂时,我们就把引进设备情况和进行消化吸收、推广的设想向我省机械设备最有权威的科研机构——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汇报。该所愿意承担消化设计任务。在他们支持下,此项工作列入了广东省重点消化项目。在今年初的全国200升钢桶引进设备消化吸收论证会上,已通过论证。列入重点项目,并要求尽快推出产品。
1988年3月我厂与广东省机械研究所、广东新会会城塑料机械厂,共同签订了200升钢桶前、中段设备技术开发合同。现在,一个由我厂提供样机,广东机械研究所负责设计图纸,会城塑机厂承担试制任务的机构,正在进行工作。我们采取使用设备厂家、科研部门、设备制造厂家,三方联合消化吸收,可以扬长避短,会更有利于加快制桶新设备、新工艺推广的步伐。预计88年下半年试制两台主机,89年下半年将完成全部设备的试制和鉴定工作。
我们的消化吸收工作,还刚刚开始,我们希望各有关兄弟单位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为改变制桶行业的现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