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开发创新、为发展我国钢桶包装工业贡献力量
山西省通用机械厂
我厂是山西省水利厅直属中型企业,拥有职工近900人,固定资产860多万元,是服务于山西水利事业的老厂。本来,水利与包装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厂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适时投入了钢桶设备的制造行列,并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发展我国的钢桶制造工业走出了一条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开发创新的道路。我厂研究成功了我国第一条具有八十年代国际水平的闭口钢桶自动生产线。它不仅填补了我国钢桶生产的一项空白,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企业的活力得到了增强。过去的两年,该项产品的产值占我厂工业总产渣60%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抓准信息,开发新型产品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只有及时和准确地掌握市场情况,迅速实现思想和产品的转轨,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产品,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钢桶包装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钢桶以其优良的耐冲击、耐腐蚀、安全可靠特性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石油、土产、食品、医药等工业,在外贸出口创汇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钢桶包装已成为我国包装工业的主要包装形式之一。然而,我国的钢桶工业却十分落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钢桶的生产厂近300家,其中专业厂只占三分之一强,设备十分简陋,生产效率低下,工艺水平也十分落后,只相当于国外40~50年代的水平。甚至有的厂家还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状态,无法保证钢桶质量。最近几年虽有不少厂家重视了设备更新改造,但我国却没有一个像样的设备制造厂,只得依赖进口。由于进口设备所需外汇紧张,渠道复杂,维修不便,不能成龙配套,因而,国内的钢桶包装设备工业亟待发展。一九八四年,我们抓准这个信息,瞄准这个空白,果断决策开发了200升闭日钢桶自动生产线。
新产品的开发是一项颇具风险的经营活动。我厂虽有较强的技术队伍和机加工、组装、焊接能力,但是缺乏生产包装设备的生产技术,缺乏资金来源,更缺乏钢桶设备的制造经验。开发200升闭口钢桶没备,这一新产品的风险和困难都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我们深深认识到:风险是靠智慧来排除,是靠勇气来克服的。因此,我们采取了三管齐下的办法:一是从太原重型讥械研究所有偿引进了技术。这套技术是在对国内广泛调研及对钢桶包装业发达的西德、英国、意大利考察的基础上设计的,符合我国国情,直接引进设计图纸,大大缩短了研制的进程。二是积极向银行贷款。由于处于研制初期阶段,银行给了30万元的风险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上的燃眉之急。三是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省水利厅厅长郝永和同志对研制工作十分关心,多次来厂询问研制计划和研制进度。这三管齐下,给开发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整个试制过程在一无项目投资,二无生产经验的条件下进行,耗资40多万元,历经两年的时间,于八六年六月,终于制成这一产品,召开了出厂验收会议。从此,结束了我国只能制桶,不能生产制桶成套设备的局面。
二、坚持刨新,研制一流产品
开发新产品,就要在产品的“新”字上下功夫,否则,这个开发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在开发200升闭口钢桶自动生产线时,把目标确定在三个“创新”上。
一是在控制水平上“创新”,达到八十年代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控制系统是设备的中心枢纽,是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的关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微电脑技术已逐步运用到各个领域。微电脑技术应用于钢桶设备上,国际上只有四五年时间,在我国还是个新课题。由于微电脑具有十分突出的优点,控制能力强,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容易掌握,故障小,调整十分方便,因此钢桶设备采用微电脑已是当今的发展方向。一九八五年我们在研制第一批200升钢桶设备时采用了美国TI公司的微电脑与设备配套。实践证明:钢桶设备采用微电脑技术,不但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而且生产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是在传动系统上“创新”,采用全液压驱动。我国目前使用的大部分钢桶设备是采用传统的机械传动和气压传动。这种传动方式存在着一系列缺陷,如:设备结构复杂,工作噪声大,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为此,我们参照国外的经验,研制了液压驱动, 中段设备除主轴箱旋转由电动机驱动外,上料器、主轴箱、压轮、波纹轮、胀筋头的直线往复运动均采用液压驱动,而且每台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液压站。采用液压驱动后,设备工作可靠,操作简单,传动平稳,运动速度可以无级调节,力能参数调整方便。液压驱动应用于钢桶设备,代表着我国的钢桶设备传动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是在卷边技术上“创新”,达到国际海运危规I类包装的技术标准。几十年来,我国钢桶封口一直采用五层扁卷边,因其强度低,抗冲击能力差,长途运输的渗漏率高,尤其在外贸出口商品的包装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近几年,我国有不少桶厂已在研制七层圆边,但限于工艺和设备条件,结果都不十分理想。国外的七层圆卷边也采用底盖冲压成型后,在专用的预卷机上进行底盖边缘预卷并喷胶。,然后再到卷边机上用两道压轮封口,工艺十分复杂。为了满足钢桶包装的要求,我厂于八七年初着手研制三重七层圆卷边技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于同年六月获得成功。我厂研制的三重式七层圆卷边,不经预卷,直接在卷边机上经两道压轮压制而成,其生产方式与五层扁卷边相同,这样即简化了工艺过程,又省掉了预卷机及其辅助设备。这一技术,目前已用于工业生产。使用情况表明:封口质量稳定,切口断面形状良好,并全部达到七层要求。
微电脑控制、液压驱动、七层圆卷边,这三项技术的研制成功并应用在钢桶设备上,使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跨入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行列。八七年十一月,机械电子工业部在对我厂研制的200升闭口钢桶自动生产线中段设备,进行了部级鉴定,并指出:设备研制是成功的,改变了我国200升闭口钢桶中段设备长期落后的局面,填补了我国制桶设备系列的一项空白。PC用于控制全液压制桶设备尚属国内首创,设备结构和控制水平已达到国际八十年代初同类产品水平。同时,批准投入批量生产,这充分肯定了在我国发展钢桶自动生产线是完全可行的,截止目前,我厂生产的200升闭口钢桶自动生产线中段设备已销往全国的22个省、市、自治区。
三、不断改进,发展配套、系列产品
任何一项产品要维持其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在改进中完善,在改进中发展。我厂遵循这一原则,不断地对200升闭口钢桶中段设备进行了改进,使设备进一步完善提高。
八六年六月,在山西省经委主持的设备出厂验收会后,我们根据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以及用户所提的意见,作了四个方面的重大改进:一是在设备结构上的改进。我厂研制第一批胀筋机为单头胀筋,一个主轴箱带动两个胀筋头,负荷量较大,由此改进为双头胀筋。二是从生产能力上改进。原设计的生产能力为每分钟4只桶。根据用户需求,我们对生产能力作了改进,达到了每分钟5只桶,并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三是改进了桶体输送装置不能一次到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原设计做了改进,保证的桶体运送畅通无阻。四是根据负荷试车所测得力能参数修改了压轮装置和液压系统的设计。今年,我们又根据用户的意见增加了卷边机的喷胶装置气控部分和胶料的加热装置,设计了卷边机的自动上盖装置。对扳边机的左右主轴箱偏心压盘定位圈改为左右旋转。目前,我们正在生产四型产品,今明两年可达稳定可靠的出口标准。
在中段设备不断改进的同时,我们很抓了配套产品和系列产品的开发。目前,我厂已完成200升前后段的设计,并已投入试制, 80~100升小桶的中段设备正在进行设计,拟于八九年投入试制。
我厂虽然在开发200升闭口钢桶自动生产线中,为发展我国的钢桶包装工业,做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加入包装行业仅仅只有四年的时间,生产经验与产品质量均未达到完善的程度。因此,十分需要同行业专家的指导和生产厂家的协助,及时把设备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馈给我们,以利不断改进或完善。同时,根据该设备的技术特点和操作要求,我们也希望业务厂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并尽量选择文化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操作者上机作业,以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愿意提供技术培训等服务工作。我们有决心在今后的时间里,不断总结经验,吸收国外先进设备的长处,在一九八九年创部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