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我厂夺取公司88年度质量评比第一
中国石化销售株洲公司制桶厂 胡耀宗
我厂是全国二百升钢桶的六大生产厂家之一。一九八六年我厂荣获系统内厂际评比第一名,同年,二百升钢桶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产品,四年来在市产品质量检验所进行抽验中,各项指标一直为优良,从一九八四年起,列为湖南省商检合格品,允许出口。十余年来,每年都承担了出ri任务。在国家商检局举办的八八年“危包”鉴定会中,我厂吸收了他厂的长处,改进七层卷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二百升钢桶的质量,夺取了此次“行评”第一的桂冠。
几年来,我厂的压力不是来自产量和利税,而是如何把质量搞上去。自八六年李顺山厂长上任后,他从成都捧回了八六年行评奖杯后,就立即布署进一步提高钢桶质量问题,他采取的措施如下:
1.钢桶改为七层圆卷边。起初,我厂等待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试点后普及。但由于时间拖的太长,我厂决定自己试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自制了预卷机。改进了自动缝焊机。添制了扳边机。建成了微机喷漆。在工艺模具上做了多次定型试验工作,圆弧卷边终于试制成功。
2.重视技术练兵提高技术素质。生产岗位上的骨干人员,相应固定岗位。采取技术练兵和理论上重点培训。两年来,举办了三期中级技工培训班。
3.加强质量检验。全厂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结合。将质量指标落实到部门、班组及个人,专职检验每天进行抽验,厂质管部门定期进行质量审核。根据质量审核结果,下达质量任务书,并定点、定岗、定人,限期整改,定期复查。奖罚分明。
4.用户走访。几年来,我们加强了与用户的联系,每年派出大批人员走访各省石油公司等主要用户。写出走访报告,研究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立即整改,争取做到用户满意。
5.干部下基层。我厂从厂长到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干部,基本上都在现场,有的跟班倒上零点班,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工人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6.奖金分配上着眼基层,着眼生产第一线。几年来,我们将有限的奖金分为三档次:制桶车间拿高档次;其他车间工人和技革组的同志拿中档次,机关干部工人拿低档次,有一部分生产骨干他们的年奖金总额相当于机关干部的二倍。
7.落实责、权、利,充分发挥车间级的积极性。几年来,我们按月将生产任务下达车间后,只要车间完成了质量指标和产品数量,就如数拨给奖金,致于如何倒班,加班与否,车间奖金的分配,均由车间自身安排。完成了任务,可以放假休息,厂部概不干预。从而,有时工人自愿无偿加班加点。这样有利于完成生产任务,节约能源和减少消耗。
几年来,我们认为得奖杯不容易,但保住奖杯更难,在此,愿各兄弟单位携手相助,分担我们保奖杯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