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经营 增强企业活力
北京市潞洲企业集团公司制桶厂
“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每个企业的经营者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这条企业发展的座右铭。在市场竞争如火如茶的今天,多种经营,增强企业活力,又是每个企业经营者艰难探索,开拓实践,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我们北京潞州企业集团公司制桶厂,始建于1985年,当时只有铁丝加工和垃圾桶制造两类产品。桶类只生产垃圾桶一种产品。年产值180万元,年利润48万元职工50人,生产设备只有十几台件,无论是人员、设备,还是生产能力、技术力量、产品结构、企业规模,在庞大的制桶行业中,是个“呀呀学语,蹒跚走路的新生儿”。经不起市场千变万化的负责环境的影响,更经不住汹涌澎湃的市场风浪的冲击,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我们这个只有垃圾桶这种傻大黑粗的单一产品的制桶厂,就象是海洋力的一叶小舟,在大海中摇曳、徘徊,很难前进。
企业要发展,该如何发展?这一困扰我们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更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从这以后,我们开始冥思苦想:遏制我们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我们的目光集中在本厂视为“宝贝”的单一产品垃圾桶上。我们开始琢磨它的前途和命运。这种产品到底有多大的市场潜力?我们能占据多大的市场?我们分析它的使用范围,注意到它主要用在城市环卫上,农村几乎没有市场。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傻大黑粗的垃圾桶,逐步被挤出主要大街,取代它的是体积小,造型美观的新的“宠儿”。这就意味着我们厂生产的垃圾桶市场在逐步缩小。企业光靠它是没有前途的。要想使企业更具有活力,更快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要多种经营,才能增强企业活力,增大企业应变能力,才能使企业之船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驶向胜利的彼岸。
开发新的产品,我们还是在桶上做文章。我们开始开发其它用途的桶。钢桶是化工、石化工业、石油工业、涂料工业使用频率最高,用量最大的包装用品。我们开始跑这些行业的公司和厂家,一趟又一趟地跑油漆厂、染料厂、化工厂,用我们的艰辛,用我们的真诚,用我们契而不舍的精神,敲开了国营大公司、大厂的大门。我们这个乡镇企业制桶厂荣幸地为北京红狮涂料公司、北京染料厂、北京化工实验厂、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国营大单位生产钢桶。于是,我们的产品开始丰富起来,陆续上马了40升、20升钢桶,普通钢桶、环氧衬里钢桶,396mm桶、1升桶,大的、小的也跟着上。产品丰富了,市场扩大了,企业活力增强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形成了良性循环。到1991年底,年产值已达到315万元,年利润106万元。这是改革开放给乡镇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思想也不断解放。虽然企业规模、生产力、经济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不满足于现状,企业不能总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不发展就意味着倒退。
1992年,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发现道路上的汽车加速增加,这样就会增加汽车用油的投放量。而汽油机、柴油机、齿轮机……的包装都是方桶、方罐。于是我们从1992年8上了方桶系列产品。方桶加工比圆桶药复杂些。我们聘请了高级工程师进行模具设计和新产品试制,很快合格产品便投放市场。到年底,5月的时间新产品方桶就给企业净增产值215万元,利润35万元。由于本地区生产方桶。罐的厂家不多,我们抓紧开拓市场。由于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1993年方桶车间创产值770万元,利润135万元。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里的竞争,同类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生存都想要一席之地,要发展都想扩大市场的覆盖面,我们也不例外。在广泛开发本市市场的同时,还把目光投向了外省市,先后开发了河北保定、廊坊、涞水、内蒙古赤峰、河南、山西、山东等省市地区市场,从而使市场得到了外延。在业务往来和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时因外协印铁,常常误期,影响了业务量和桶的生产能力,于是我们进行市场调查、预测、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决定上印铁设备。1993年7月我们筹建了印铁车间,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缓解,给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我们本着多种经营的思想,不断调整产品结构。1994年3月,我们又开始增加润滑油分装项目,1995年1~8月已创产值976万元,利润66万元。
这些年的生产经营活动,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推陈出新,适应市场的需要,用多种经营来增强企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