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燃烧的火焰
——记兰州制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建远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钢桶包装行业群雄纷争,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于兰州制桶有限责任公司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新产品的开发步履缓慢,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形成,加之老产品竞争加剧,市场占有率下降、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效益急剧滑坡。到2001年底,企业亏损达150万元,对于一个小型企业来说,这个数字是致命的,当时企业内部一片混乱,职工情绪低落。虽然企业采取了内退、下岗等办法减少人员,但企业的不利局面并未改变。
2002年初,上级主管部门调来了新的董事长杨建远同志,试图扭转亏损的局面。
这个杨建远,今年刚刚四十岁,但不知道底细的人一见面可能会说他已有四十五岁了。其实这个典型的西北汉子长相英俊,是一个谁见了都可以信任的人,因为他有一付强壮的体魄和一张最最中国的脸,这张脸写满了真诚。人们往往从他一脸的沧桑中读到的是岁月的痕迹和不平凡的经历。在来兰州制桶有限责任公司以前,他曾辗转在兰州市几家国营企业担任领导,口碑一直很好,刚来宣布就任的那一天,很多职工传说:“听说这是一个实干家,相信我们企业的福气来了!”面对个别职工的疑惑,杨建远同志一脸虔诚的说:“我来这里一不为升官二不为发财,就是为了做事业,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杨建远同志却稳稳当当地坐在办公室,在大家等待火焰燃烧的时候,他却静静地在认真研究企业的现状。他时而在厂里走走看看,时而与职工们谈谈聊聊。员工们因为饱受了企业亏损的困难,对新的领导寄予着极大的希望,在接触中,人们看到了他的真诚,也感到了他的极深的城府,都把心底的话说给他听,使他深受感动,并倍增胜利的信心。在短短地半个月时间,一系列治厂方案在他心中形成,紧接着,员工们感觉到了一股火焰持续不断地在每一个人心中燃起。
新上任的董事长杨建远同志首先整顿了领导班子,大胆任用年轻有为的干部,并通过重新定员定岗稳定了职工队伍,制订了新的销售政策。以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为主导思想,成立了仓储科,堵塞了管理漏洞,成立了新产品开发科,抓紧信息流通和产品开发工作,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对车间实行成本管理, 并在企业内部开展质量月活动,加强职工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在短期内企业的面貌就有了明显的改观。职工情绪稳定了,产品市场占有率也提高了,企业效益也增加了,企业内部从上到下信心百倍,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局面。到了2002年底,企业彻底扭转了亏损局面,职工收入也增加了,全厂上下喜气洋洋,为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胜利鼓足了士气。
刚刚过完春节,杨建远同志便对企业中层干部又进行了重新任免,使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工作更加高效。紧接着,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就进入了实施阶段,一系列工作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为了在今年六月份完成新产品的试生产,全厂上下憋足了劲,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质量体系2000版认证工作也同时展开了,企业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营销人员,充实了企业的营销队伍。大家又感觉到了杨建远那股熊熊燃烧的火。有人说:“别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烧就完了,咱们的董事长这火烧个没完,看来翻天覆地指日可待了。”为了企业的扭亏、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杨建远以厂为家,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去年春节前,他的腰部旧伤因治疗不及时,当初植入的钢卡已深深地镶入体内,在医生再三的劝说下他才很不情愿地住进了医院作手术。然而,他身在医院心却在厂里,时时刻刻地“垂帘听政”,在医院仅躺了不到十天就上班了。为此,职工们一说起总是一付感动的神情。
回顾一年来走过的路,兰桶人无不感慨万分,这一年经历了血的洗礼,这一年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这一年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一年收益很多很多……这一年兰桶人在杨建远的带领下,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还是让我们看看企业的变化吧。
过去的一年,企业在面对市场份额急剧减少,原材料大幅涨价,资金严重不足和效益滑波的严峻形势,围绕年初的工作目标,坚持杨建远提出的“内抓管理、外拓市场”的经营方针,实施“眼睛盯着市场,功夫下在现场”的策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在企业春节前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和股东代表大会上,全体代表一致认为:在过去的一年里,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二○○二年的各项工作目标,遏制了企业的亏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职工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干实事,全厂员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深化企业改革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厂务公开得到了落实,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为2003年的各项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以下是企业2002年完成的主要经济指标:
⒈工业总产值:计划1797万元,完成243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5.7 %,较上年增加了58%;
⒉销售收入:计划1600万元,完成216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 135.3 %,较上年增加了55%;
⒊实现利税88.67万元;其中:税金139.67万元,较上年增加33.92万元;利润-51万元,较计划利润-150万元,减亏99万元;
⒋工业增加值:计划640万元,完成91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 143 %,较上年增加了62%;
⒌产量:200升钢桶22万只,创历史最好水平,完成年计划的 129%,其中自制桶12.7万只,加工桶9.5万只;4升矩形桶243万只,完成年计划135%;
⒍产品合格率:200升钢桶99.6%,4升矩形桶98.5%;
⒎员工人均收入:11014元,比上年增加3392元,增加45 %。
⒏资金回笼:2515万元,比上年净增1005万元。
上面只是一组枯燥的数字,要知道这组数字是如何实现的呢,那还得细细地说。这是杨建远一系列火焰的燃烧组合效应的结果,这一组火焰是这样燃起的:
㈠加强班子建设,突出以人为本,发扬员工的团队精神。
去年年初,在企业经营状况急步下滑的关键时刻,杨建远的到来使领导班子及时得到了调整,企业得以稳定。杨建远同志首先对班子成员进行了重新分工,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做到了相互沟通,团结互助,从而使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以不断地增强。
在此基础上,他对中层干部也进行了调整,把7名工作能力强、创新精神足的优秀员工提拔到管理工作岗位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人浮于事的现象,他重新进行了定员定岗,并使66名员工顺利地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从而使公司上下形成了党政工齐心协力,中层干部模范带头,广大员工努力工作的可喜势头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㈡改进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
为了尽快解决市场萎缩的局面,他首先加强了销售队伍建设。抽调了文化素质高、接收能力强、反映速度快的员工充实营销队伍,加强销售力量,并定期进行培训,培养进取精神和推销技巧。
紧接着又改进了销售的分配制度,大胆推行销售费用的提成办法。按销售回款额计取报酬,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时加大了对资金占用、销售回款的考核力度,当年的销售回款率达到99.5%以上,使销售人员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根据市场信息及年度目标,他及时提出了“重点保住和扩大兰炼市场,巩固内蒙和陕西市场,进一步开拓新市场”的营销策略,重点推行低成本扩张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由于产品的销量增加,净增加利润76万元;由于生产量的增加,降低成本68万元;由于销售价格的下降,减少了利润14万元。
㈢加大产品开发和技改力度,找到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尽快找到企业效益新的增长点,企业于2002年初成立了开发科。通过市场调研及实地考察,确定了200升锥形桶的开发目标,目前正在分步实施,该项目去年得到了市经委、市科委两个部门的财力支持,共获得项目补助资金60万元,走出了技术改造最为关键的一步。为保证信息畅通,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企业成立了互联网站,建立信息化管理,并将国内外相关信息定期编辑成《信息月报》,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来源,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知名度。
按照公司以“科技为先导”的方针,为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企业投资50多万元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㈣推行成本核算,控制投入产出,严格落实经济责任制考核。
为了从源头上使物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杨建远同志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成立了仓储科,从而使企业的物流进入良性的循环状态。同时对全厂的资产进行了详细的盘点,累计盘活资金30余万元。
由于去年钢材价格一路飙升,给销售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杨建远首先从降低成本上寻找突破口,特别是在原材料的采购上实行了“比价采购”,确保原材料的低价供应。其次是加强了车间成本考核,降低了成本消耗。
在全厂实行新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建立了部门经济责任制。在机关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使分配制度与企业效益息息相关,从而强化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在车间实行计件工资,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增强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
㈤强化质量管理,培养质量意识,使产品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根据年度计划安排,公司先后组织了两次内审,同时进行了质量许可证的复查考核。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举一反三,认真分析整改,保证了体系的有效运行,也顺利通过了商检局的验收,取得了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公司建立了质量责任制考核制度,并开展了质量月活动。针对每一起质量事故,开质量专题会,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对质量责任制进行有效考核,并把奖罚落实到个人头上,从而杜绝了因主观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增强了员工质量意识。通过开展质量月活动,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和质量素质教育,使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行厂务公开。
为了让职工在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工作,杨建远同志适时组织职工进行游园活动,并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市总工会的文艺调演。同时还创办了自己的刊物《兰桶通讯》,既丰富了职工的精神生活,又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有效地培养了职工以厂为家、爱岗敬业的精神。
在实行厂务公开方面,成立厂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在《兰桶通讯》上公开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推进了职工参政议政的力度,使职工真切地感受到了主人翁地位,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今年初,杨建远同志为企业确定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今年企业的市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市场扩大的可能较小,而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由于新产品的开发和原材料的涨价等因素,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春节前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和股东代表大会上,全体代表群情激昂,职工在提案中极少提及个人的待遇和福利等问题,而对今年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实现企业发展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对此,杨建远被深深地感动了!他默默地下定了决心,决不辜负广大员工对自己的期望,在新的一年里,他将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工作!
杨建远确定的今年的经营方针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建设,使企业形成一个团结高效的管理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销售队伍建设,实施合理的销售政策,进一步拓宽销售市场;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消耗,堵塞漏洞,挖潜节约;做好信息管理工作,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使企业走向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加强技术改造工作,促产品质量提高,增强产品竞争力;做好组织建设,以稳定为大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这个方针的实施,也是以一系列火焰的持续燃烧来实现的,工作永远都是具体的,有形有实的,而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干条条。杨建远对员工们说:“要想完成企业今年的任务,使企业迅速扭亏并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都要准备脱掉一层皮!”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和强大的对手,杨建远心情非常平静,他胸有成竹地说:“市场竞争是正常的,要想站稳脚跟,就不能怕竞争。我采取的是市场蚕食政策,相信不久就会有分晓。是不是英雄,就在市场上比一比,看看到底谁更酷!”听听,这不正是一个真正企业家的胸襟吗?这句话正体现了他具有健康地心态、强者的素质、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心,他就是杨建远。
自从杨建远进入兰州制桶有限公司那天起,兰桶人都在不断地解读他,今天,他们终于读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