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忠:一个追赶太阳的人
刘振江
宝忠……宝忠……
睡梦中,张宝忠仿佛听到妻子的呼唤。但是,他实在不愿睁开双眼。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梦啊!他赤着双足,光着上身,越过高山和大河,掠过田野和海洋,不断追赶着火红的太阳。终于,他象一只矫健的大鸟,神奇地托住金灿灿的太阳。
脚下,鲜花如海;眼前,笑脸似潮;周围,掌声雷动。人群簇拥他,犹如“夸父”一样的英雄。永不放弃,直到梦想成真。这是张宝忠雕刻一生的座右铭。然而,梦终究会醒,人还要回到现实。
妻子惊喜地盯着他,盯着他削瘦的脸庞,禁不住热泪滚滚。记不清这是多少次了,凌晨四时,在医院急救室的病床上,张宝忠又一次醒来。他整夜整夜地睡不 着觉,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浑身抽搐,不能言语。常常在半夜发作,被送往医院抢救。然而,两针“安定”下去,昏昏沉睡过去,直到凌晨便能恢复常态。就这 样,他一次又一次被妻子悲切的哭泣从死亡线上呼唤回来。他躺在病床上,虽不能动也不能说,但他清醒地听到妻子的央求:“大夫救救他吧,这个家不能没有他, 我和孩子离不开他啊!我,我不知他还有多少外债还没还完呢!”最初,张宝忠搞不清这是什么病,后来,专家诊断为“心脏中枢神经官能症”,民间称其为“劳心 病”,医学界视为“疲劳综合症”。一个人长期处于极端疲劳和沉重压抑状态,导致睡眠严重不足,造成心脏中枢神经紊乱。张宝忠深知病因,但是,梦想太多,追 求太苦,个性太倔,不达目标,死不罢休,这病也就由它去吧。
张宝忠出生于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小村庄。打记事起,他就听老人们讲到了《山海经》“夸父逐日”的故事,立志要当一名夸父式的人物,改变苦难的命运。但 是,故事的美好却被现实的残酷撞击得粉碎,父母多病,丧失劳力;哥儿俩、姐儿四,人口负担沉重。他12岁时,大哥婚后又与父母分家。15岁,母亲积劳成 疾,撒手而去。临终,拉住张宝忠的手,连喘带泪:“孩子,你……你要照顾好家……你爸……”,从此,张宝忠更加少有言笑,心事重重,背负家庭重担。他18 岁入伍,连续9次受到团、师级通令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被所在部队树为全军“学雷锋标兵”,入党提干,直到任连队指导员,追到了农村穷孩子的第一个“太 阳”。1984年底,由部队转业,他被分到汉沽区人事局,28岁就进城当了干部,追到了农村穷孩子的第二个“太阳”。但是,他太不安分了,希望家人也改变 命运。于是,将大哥一家接到城里,悄悄借了15万元,资助大哥干起了旧桶翻新的生意。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11月,一场车祸,同车四个人,三人 重残,包括大哥,仅治疗赔偿,就需15万元。30余万元的外债,压得他彻夜难眠,面容枯槁。终于,酿成了“疲劳综合症”。数次,医院抢救。醒后,他痛下决 心,弃官从商,接替大哥的生意,还清沉重的外债。他不是林冲,但确实被“逼上梁山”。他憧憬以命相博,在“梁山”能创造一个崭新的“太阳”。
但是,这个太阳,他追赶得如此沉重,以致于每每回首,都热泪盈眶,神情黯然。尤其创业头两年,他屡屡失败,多次重大经济索赔,赔得他目瞪口呆,压得 他痛不欲生。1997年底,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无关系的他,租赁了一片破旧的工棚,挂起了“茶西制桶厂”的牌子。第一份订单,为本区某国营石化企业翻 新200升开口钢桶600只。该企业用桶装上润滑油发往国外,船在中途,钢桶全部发生了渗漏,不仅使该企业蒙受了严重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重大不良影响。 该企业愤怒地将其告上了法庭。结果,第一单活儿,他就赔了近10万元。而且,丢掉了当时唯一的客户。出师不利,痛定思痛。这时,他才真正意识到,产品质量 与性命相连,企业要生存必须把好质量关。于是,他钻入旧漆钢桶,反复钻研,变手工火烧工艺为液体刷洗工艺。1998年初,经朋友介绍,终与天津关西涂料化 工有限公司挂上钩,但该厂要求每月供200升开口钢桶1000只,每三个月一结账。这样,张宝忠则急需30万元的周转金。而他,一个债台高筑,浑身漆味的 “拾荒者”谁敢借钱给他?无奈,他只能从民间偷借高利贷。谁知,企业刚刚进入正常生产,关西厂却因市场问题陷入停产,但他的高利贷也如见风就蹿的野草一般 疯长。他度日如年,见钱眼晕,看桶心烦,如没头苍蝇一样,跑遍了周围500公里内大小城市。经市场调研,他才发现,他的产品已走入了死胡同。原来,他所生 产的产品——200升开口钢桶,用户极少,是属滞销产品。而闭口钢桶用户极多,市场紧俏,可否将开口钢桶改为闭口钢桶,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也是国 内的一项空白。他犹如溺海水手,发现了新大陆。为此,他走访了几位制桶专家。专家的结论,却如当头一棒,要将开口旧钢桶改为闭口新钢桶,根本是痴人说梦。 他又彻夜失眠了,但倔强的个性使他坚信,世上只有想不到的事,却没有办不成的事。于是,他偷偷溜入当地较为知名的制桶厂,偷看制桶设备和工艺,并开始跑图 书馆,查资料。几近走火入魔,好似疯狂如痴。干中学、学中干,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悲苦。经多次失败,终于将旧开口钢桶翻新改造为新闭口钢桶。他带 着样品桶,与天津市一家企业签订第一批1000只桶的订单。他以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谁知刚送走500只桶,又闯下大祸。因桶盖与桶身卷合圈数不够,钢桶 受力后,大部分桶盖都发生了脱落。500只钢桶未挣到一分钱,反而还赔偿用户15万元。屋漏偏逢连夜雨,企业陷入绝境,家中进入困境。两年来,前后已欠下 160余万元外债,债主几乎天天逼门。妻子恳求债主说:“他身体不好,请宽容一段时间吧,相信他会还上的”。企业最困难时,工人在一日之内全部跑光。他躲 在破烂的工棚里,痴痴地盯着悄悄跑出来的小老鼠。他想,连老鼠都比他幸福,至少不愁吃喝,不用躲债。儿子上学,连2000元学费都付不起,儿子哭了,他恼 怒地打了儿子。跑出门外,他流着泪,觉得自己枉为人父。当时,他又犯病了,昏厥抽搐在门外。若不是有跟踪在身后的妻子,那一次,他真的一了百了了。从医院 被抢救回来后,他又找战友借了1万多元,买了200万的人寿保险,受益人却工工整整写上了妻子的姓名。填表时,尽管他异常镇静,嗓子里却有一股东西往胸膛 里淌,不知是泪水还是血水。
心如止水,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如疯子一样投入到研制攻关的痴迷中。2001年3月,他终于研制出中国第一套半自动旧桶翻新设备。经这套设备翻新改造 旧钢桶,一律达到新桶质检标准,而售价却比新桶低40%。顿时,他在同行业成了异军突起的神秘人物。订单纷至沓来,产品供不应求。他真的捧起了火红的太 阳。然而,喜悦的泪水还未擦干,一家颇具规模的制桶企业,靠着强大的社会关系,以“假冒伪劣”之名,将他告到有关部门。他的产品遭到了查封。此时,他反而 哈哈大笑,他连死都不怕,还怕查封吗?要闹就闹大些,直到案件引起全行业的轰动。最后,通过国家质检专业部门的严格逐项检测,结论是:茶西制桶厂翻新旧桶 各项质检均达到国家新桶质标。顿时,坏事变为好事。张宝忠一夜之间扬眉吐气,成为行业中的新闻人物。国内知名企业也纷纷前来考察,要求他继续改造设备,扩 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他开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捧起了一个又一个希望的太阳。2003年,他征地8000平方米,建厂房3000多平方米。 2004年,在单台半自动设备基础上,他又研制出单台全自动设备。同年,再次征地17000平方米,新建9000余平方米现代化大车间,创立了“谊诚金属 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累计投资近6000万元人民币,并向生产旧桶翻新改造专用设备领域制造业迈进。至2006年,他已研制出国内第一条旧桶翻新全自动生 产流水线,填补国内空白。其生产能力已达15万只桶,销售额达1800万元。全自动旧桶翻新专用生产线,获中国发明协会第16届全国发明银质奖,并取得了 51项国家专利,成为国内首家大规模全自动旧桶翻新及专业设备制造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2009年,天津市又将200L旧钢桶翻新专用全自动生产线推荐为 国家自主创新重点扶持项目。
苦尽甘来,功成名就。张宝忠可以坐享清福了。但是,他永不知足、永不罢休、永不放弃追赶希望的太阳。他要用打拼下来的血汗钱、博命财,还源于社会, 造福于社会。他闪动着激情的目光,谈起他的现代化的田园式、高水平的滨海新区老年公寓。他的老年公寓,暂叫“四季青庄园”,计划利用现茶西制桶厂的旧址兴 建,该处占地13亩(其中3亩租地,用于种植果菜),合8666.5平方米。此处东南方向约150米处是津汉路,西北方向背靠塘汉快速路的绿化带,以大辛 别墅群隔路相对,交通便捷,并地处幽雅、环境清静、空气清新,处处体现田园风情。绿树、乔木和鲜花环绕的庄园内,将兴建错落有致、尽现欧亚风情的3层至5 层高档别墅18栋,老人娱乐休闲和多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大楼一栋,并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另开辟三亩老人娱乐劳作活动园田,种植时令果菜。庄园整体呈现园 田美化、空地绿化、道路硬化、门前亮化、室内舒适化,达到庄园风情、花园环境、休闲娱乐劳作中心、健康长寿保障基地。庄园内实行24小时跟踪服务管理。管 理服务则按准军事化宾馆式的模式,将创造一个老年人梦想的天堂。初步预算总体投资达7000万元,计划分二年逐期逐项建成。建成后,将向市民呈现出一个高 标准、高品味、高水平的现代化老年社会崭新生活模式。
也许,张宝忠的梦还多,路还长,阳光永远最妩媚……
编 后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今天,本版刊载了刘振江撰写的长篇通讯《一个追赶太阳的人》,一个创业者的名字则跃然纸上了,主人公“张宝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人们 也由此而熟悉了他。他,在遇到为了改变窘迫的命运只有创业这条路的紧要关口,不沉沦、不沮丧,而是毅然放弃公务员的身份,决意“下海”放手一搏,这需要勇 气;他,在商海中游泳,呛过好多“水”,吃过的苦头、栽过的跟头可谓不少,有些困难和挫折也是难以想象的,但终于挺过来了,这需要毅力;他,身心俱疲、染 有病患,但他的胸中始终揣着希望的“太阳”,为了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几近到了忘我的境地,这需要信念。我们为他的自强不息、义无反顾的勇气而折服,我们 为他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而感动,我们为他的矢志不渝、一往无前的信念而赞叹。张宝忠的创业经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张宝忠的创业精神也是令人敬 佩、催人奋进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宝忠在创业的道路上追赶着太阳,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投巨资建一个老年公寓。这是一个善意的举动,是破解进入老龄化社会难题的一项惠民工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期待着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