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蹊径,覆膜铁产业引活水
——访上海济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科先生
金属包装

“覆膜铁大规模应用推广需要两股东风的助力——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及消费者对这一更安全、环保材料的关注和了解。同时,市场切入路径的选择也非常关键,覆膜铁企业需要转变思路。”针对当前覆膜铁遇到的推广难题,奥瑞金旗下上海济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科先生开出上述药方。
曾科乃78年生人,长期专注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在2009年加入奥瑞金,是公司高管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此前服务于通用电气的塑料部门研发中心,早期曾有五年时间从事薄膜行业。作为奥瑞金覆膜铁研发工作的主导者,他亲身感受了本土企业自主研发高温熔融覆膜铁产品所经历的各种艰辛,以及突破技术壁垒研发成功实现商业化的光荣和喜悦。他认为,覆膜铁作为一个新产品,将长期面临市场和用户带来的技术、成本等新问题,性能完善和应用改进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将是一场持久抗战。“奥瑞金将秉持永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坚持覆膜铁研发的初衷,为品牌用户和社会大众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包装。”
溯源覆膜铁:以安全和环保之名
“覆膜铁原本是一个局域化的技术,起源、成熟于日本,后来过渡到欧洲,美国现在也很少,目前中国刚刚起步。”这是曾科对覆膜铁在全球发展脉络的描述。
据他分析,日本之所以发明覆膜铁来替代传统涂料铁,有以下几个肇因。一来是出于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考虑,因为锡是宝贵的稀缺资源,大量镀锡板的供应加速了锡的消耗。二来是传统涂料铁在罐藏保质方面,漆膜附着力、耐蚀力、安全性的平衡点难以把握。就安全性而言,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环氧涂料体系,不可避免的存在双酚A的残留,随着公众对健康的愈加重视以及双酚A的日趋敏感,涂料供应商和制罐企业都在寻找一种无双酚A的解决方案。第三,涂布时的溶剂排放对环境带来的高污染,以及涂料烘干固化过程高能耗,无法满足日本越来越严苛的环保法规要求。
上述种种因素加乘在一起,成为了制罐企业开发覆膜铁来替代涂料铁的原动力。从相关资料来看,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东洋制罐从制罐厂商自身的需求出发,与东洋钢板、东洋食品机械、新日铁、日本钢罐以及帝人等钢板、机械、制膜厂家联合攻关,花费数年时间终使覆膜铁从一个概念演变成为商业化的成品,材料也凭借其性能、环保优势在食品罐、饮料罐市场斩获颇丰,例如以在品类少、品牌多的日本饮料市场居重要地位的咖啡品类来说,覆膜铁包装占据了近半壁江山。东洋制罐成功开发覆膜铁后,新日铁、JFE、大和制罐等相关联企业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也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覆膜技术,彼此之间既竞争又合作,使包括覆膜铝在内的覆膜材料在日本发展成熟,目前与传统涂料铁、铝罐呈三足鼎立之势。
在日本局域市场成熟后,覆膜铁首先被引入到双酚A限制最为严格,备受争议的欧洲。作为一个使用金属包装的传统地区,欧洲在引进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覆膜技术,以蒂森克虏伯、塔塔集团旗下的Corus为代表性企业。覆膜铁被广泛应用于气雾罐领域,在食品罐领域还处于验证、推广阶段,尚未大面积推开。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颁布双酚A限令以及提高环保要求,覆膜铁在食品罐领域的应用势在必行,上述企业也在不遗余力地推进食品罐的覆膜铁化。
在中国,低温胶覆的技术路线行经多年,主要应用在气雾罐、化工罐等无蒸煮要求的领域,尽管技术难度低,但由于使用了含溶剂的胶黏剂,且不耐蒸煮无法应用于食品饮料罐,导致它在环保、安全性能上先天不足,金属包装行业迫切需要一种真正安全、环保的新型产品。随着公众安全、健康意识的增强,制罐厂商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更多的企业开始逐渐投入到高温热熔覆膜铁的开发行列。
按照曾科的回忆,包括奥瑞金在内的制罐商最初考虑过从日本直接引进技术,但出于成本、商务合作条款等原因未能如愿。随后奥瑞金开始了自主研发,这也是他自2009年加入公司以来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从2008年开始立项,研发耗时六年之久,奥瑞金终于在2014年实现了高温熔融覆膜铁产品的商业化,并专门成立上海济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来单独运营这一业务。
出奇制胜,找准市场切入点
他坦承,中国的高温熔融覆膜技术由于起步时间晚,应用工艺上还有改进的空间,同时量小也不具规模效应,相对涂料这一延续了几十年的老产品来说在成本上处于劣势。“虽然国内既有市场的绝大多数用户都明了覆膜铁产品带来的安全、环保益处,但除了少量出口产品因要求无双酚A而选择覆膜铁包装外,用户关注更多的仍然是成本,这也对当前覆膜铁的商业化推广造成了一定困扰。”
当被问到覆膜铁大规模应用推广的东风时,曾科的观点是需要两股力量,“一方面,政策法规限令无疑可以彰显覆膜铁胜过涂料铁的安全、环保的特性,这是一个推的力量。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对安全的关注,就是拉的力量。”通过一系列活动或信息推广,让消费者知道有一种更安全的材料可供选择;同时,在推广时还不能彻底否定原来的涂料体系,否则就可能毁掉一个行业。“如何把握好度,通过一推一拉的相互作用,在金属包装市场逐渐以更安全、更环保的覆膜铁来替代涂料铁,这也是包括上海济仕在内,所有覆膜铁生产企业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就有利于发挥覆膜铁优势的用武之地而言,他看好覆膜铁在两片食品罐领域的应用,这是因为覆膜铁除了安全性外,优异的耐加工性能也是一个显著特点,而两片罐涉及比较深的拉伸、冲拔,比传统的三片罐对材料的耐加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整个金属包装行业都存在一股“三转二”的趋势,为覆膜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据他观察,在热衷罐头消费的欧美国家,超市货架上金属包装罐头玲琅满目,鱼类、肉类、蔬菜、水果等各式罐头应有尽有,当中以两片罐居多,客观来说,食品罐两片代三片是一个效率更高的包装形式。在中国,人们普遍更愿意采购新鲜食材下厨房加工,不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一代的饮食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美味、安全、营养的罐头有望受到青睐。他建议整个金属包装行业、罐头行业应该通力合作,在消费方式上做出更多的倡导,抓住年轻世代消费升级给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覆膜铁材料必须借助包装才能为罐头行业服务,只有整个金属包装行业和罐头行业向前发展,作为配套的无论是涂料铁还是覆膜铁才会有生存空间,否则材料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但在饮料罐领域,限于材料成本以及设备投入的制约,覆膜铁抢占两片铝罐市场份额的可能性难度更大。
他认为,对覆膜铁价格敏感的并非终端消费者,而是包装企业,其根结在于金属包装行业产能相对过剩,导致供需系统失衡,价格战硝烟四起,包装企业对材料成本锱铢必较。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价格的不敏感无法向上传递,其结果是整个产业链都在一种“饥饿”的状态下,企业挣扎在生存线上,根本就没有精力做开发,也无暇他顾有益于产业发展的事情。“我们能否换一种思路来运作,比如避开产能过剩、常规产品的领域,锁定一些对价格不是特别敏感,或者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让材料的价值能在整个产业链上得到一定的体现。”他强调,覆膜铁应该选择一条更好的路线切入市场,“毕竟覆膜铁作为一种材料,和消费者之间还隔着包装产品/实罐,必须通过它传递给消费者来实现价值,因此选择何种路线接近消费者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选择的是一条产业链很惨淡的路径进入,那销售起来也会非常辛苦。”
曾科特别指出,覆膜铁在切入一个市场时,要注意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是原有产品非同质化替代,比如产生了不一样的产品外观,那么就可能带来一定的市场表现的风险,需要审慎评估市场反应。第二,如果不是现有产品替代,而是采用新材料来包装新产品,在不冲击现有市场的情况下,通过这部分崭新的市场来带动既有市场对新产品以及新材料的认知,同时引导老产品关注甚至尝试新材料,这或可作为一种运营方式,需要在前期进行战略性判断和布局。
持续改进,打造百年基业
“我们最初是在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做研发,当覆膜铁产品趋于成熟时再推向市场,只有通过客户实际的批量应用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以产品的技术和性能完善为目标,不会过多考虑成本和利益。”曾科表示,上海济仕从去年年底成立至今,一直都在对产品进行完善,5万吨的产能并未完全释放,一来是价格因素,二来是为了完善并稳定产品品质。“这个阶段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标,以产品推广初期的产量来看,毛利根本无法与所投入的研发成本相提并论,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改进让产品品质更加稳定、更加优良。”由于覆膜材料与涂料之间本身性能上的差异以及在厚度上的显著差距,给传统应用环境下的模具对于覆膜铁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对生产线做出适当调整,甚至改造才能适应新材料,导致覆膜铁在推广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此时就需要我们与用户都有共同的愿望,决心把覆膜铁这一优良的材料应用到终端产品上,双方做出一定的牺牲和让步才行,坦率说也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
曾科称,依托商业化推广前在奥瑞金打盖和制罐系统所做的内部评测,公司在生产线改造方面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在明了大方向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客户具体的设备情况提供定制化的改造方案。以打盖为例,将新材料直接放到未改造的设备上使用时,由于模具间隙的不同,经常会出现毛屑(圆边处发毛)现象,此时就要对客户的生产环境、落盖模具进行精细调整,涉及模具的间隙、模具本身的光洁度以及盖路等一系列处理。“这个例子说明的是,覆膜铁虽然是一种安全、性能优越的材料,但还需要对应用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使材料表现出好的性能。也就是说,当材料发生变化时,支持材料加工以及后期应用的装备或环境均要做出一定改变才能适应新材料。”至于如何承担生产线改造的责任,关系到商业模式的探讨。“如果是很简单的改动,我们仅需指导客户或在客户的配合下一起来完成。倘若牵涉基础类的改变,如模具投资、设备改建等资本性投入时,就要商量出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商业模式。”
他直言,现阶段还处在覆膜铁材料性能的探索期。材料在客户方表现出怎样的使用差异?是否已有解决方案?还是说需要尽快设计出方案来解决问题?作为新产品,将长期面临市场和用户带来的技术、成本等新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很强的市场和技术应对能力,要有一个团队来支持。
回首七年前公司覆膜铁项目启动的初衷,曾科说:“当时应该是预见到覆膜铁将成为整个金属包装未来的使用材料。作为以金属包装为主业的企业,奥瑞金必须进行技术储备和做好预案,才能确保持续发展。至于有多大的利可图,应该不是最初考虑的重点。”他深信,尽管目前产品在市场推广上遇到了一些阻力,但至少结果都是正面的,奥瑞金将不改初心,在覆膜铁项目上一直坚持走下去,矢志为品牌用户和社会大众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包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