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发:技术工程中心组建新团队,新梦想新活力新发展!
文/北京三发
设计方案、设计图册、方案评审、阶段文件报告……目前,三发公司技术工程中心中标的中科院亿元项目已进入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团队人员正在加班加点、紧张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近两年,技术工程中心在非标横向市场已深入到航发集团、航空集团、中科院、部队等多个领域,承接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十几个城市。去年年末,成功中标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高温喷嘴叶栅试验台”和“冷却/封严试验台”两个项目,金额达1.08亿元,突破和创建了三发公司扩展外部市场的记录。而每一份漂亮成绩单的背后,都是默默的付出与坚持。

新团队 新精神 团结协作齐奋进
技术工程中心主营业务是大型非标试车台工程建设,包括系统设计、集成安装、系统调试与试验等。2020年初,技术工程中心改革调整,重新组建新管理班子和中心人员,人员之间还不熟悉;又恰逢疫情突袭,无疑让刚就任的王伟丽主任压力“山”大!如何才能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完成中心2..35亿元的经营目标成为了她最大的挑战。
梳理问题、制定策划、合理分工,成立攻关小组……面对重重困难,王伟丽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逐步攻克难题,最终圆满完成了中心年初经营任务和各项目重要节点目标。记得在进行贵发双涵喷管试验器项目时,时间紧、任务重,各个阶段都需要评审出相应的文件,对王伟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对项目团队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团队成员许海涛作为项目负责人深知每个环节重要性,每个节点需要完成多少份报告、图纸?如何解答甲方疑问?如何攻克技术难题?……大大小小的问题时刻催促着他和团队成员“奔跑”。很多个深夜,当许海涛下班时,很多办公室的灯仍旧亮着。最终,在每个人辛勤努力下,双涵项目顺利通过并得到甲方认可和信任。

销售跑甲方 设计下苦工
除了做任务,后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俗话说:“销售是龙头”。如何做好销售工作?如何实现1亿对外目标?这让陶立进副主任格外头疼。主要负责销售工作的陶立进,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带领孙菁微,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上沈阳,下贵州,可谓“南征北战”。经过洽商项目、技术沟通、投标等一系列努力,先后签约几项大单,其中更有亿元大单,这足以证明销售人员的默默付出。
销售难,设计更难。活儿接来了,怎么干?怎么才能干好?这又是一个难题摆在面前。在技术人员缺乏的情况下,技术副主任王文斌和荆艳丽可谓下了一番苦功夫。他们亲自挂帅,勇挑重担,分别担当重点项目的技术总体设计和电气总体设计,带领技术人员攻坚克难。基本都是一个人参加几个项目的设计工作,而且项目之间时间上多有冲突。加班、加班、再加班,只有加班,才能挤出时间完成各项目设计节点。

安全质量两不误 互助协作促进度
安全和质量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责任“大户”,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心任务多、项目多、人员少,多个项目同时进入实施阶段的情况下,这就让负责实施工作的汪海副主任倍感压力。实施现场多在外地,疫情期间,各地防疫要求有所不同,协调人员、安排施工、现场管理等各方面,他都亲力亲为,经常去现场。
技术工程中心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努力着、工作着。时常会听到一些声音:“歇会吧,这个我来弄,图我会画。”为了项目能顺利开展,优秀党员陈希总是在忙完本职工作后主动帮助大家。还有抗疫先进胡祥也总是抢着出差:“我去吧,我家里没什么事。”“今天还有两个会要开?走时候别锁门。”这是项目负责人李强的叮嘱声。当然,也有任劳任怨、负责环保课题研发的张帆和复杂现场指挥的谢楠,他们常说:“这个我来吧。”“一定要注意安全。”......

类似的声音还有许多,每个声音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印证着技术工程中心每个人的辛勤付出与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在本职岗位上,默默付出、履行着职责,这就是三发人的故事。2021年,他们依然会攻坚克难,负重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