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俊推行智能化管理,苏扬开创发展新天地
文/杨柳

苏扬包装:“智改数转”打好企业转型“升级站”
走进位于新城镇的苏扬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正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张张铁皮经过机器加工瞬间变成一个个银色桶身。
新城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邬恩元介绍,该企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制造产业转型,目前公司是华东地区生产水平最高、产量最大的金属包装钢桶生产厂家之一,年产钢桶400万只左右,年产值约10亿元。
传统向现代转型,创新企业管理模式
为了做强做大父亲创办的企业,2008年,该公司总经理陶俊放弃了在TCL集团优越的待遇,回到家乡二次创业。当时企业管理模式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水平,发展滞缓,陶俊果断决策,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先后制定17个管理程序文件与一套质量手册,形成一套有章可循企业管理模式。此外,陶俊大胆引入ERP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他将自己在英国留学学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制作了一套从“生产制造流程—销售—财务—企储”等环节的ERP管理软件。这个软件操作便捷,读取查询简单,权限分工明确,当时在仪征民营企业中属于首创之举。
粗放向集约转型,重塑数字科技格局
公司管理模式理顺了,苏扬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组建了技术中心,加大研发力度。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症结,陶俊与技术人员一道寻找生产技术瓶颈。筛查发现,绕簧机是影响弹簧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司对弹簧机进行技术改造,由过去一人操作1台弹簧专机,改变为一人操作8台自动化绕簧机。效率不仅提高了,质量也提高了许多,产品合格率提升了20%,此项技改获得专利。
低端向高端转型,加大技改投入力度
面对公司钢桶生产销售量增长缓慢问题,陶俊深入走访市场,倾听客户建议,唯有加大技改投入,才能形成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为此,苏扬公司抢抓化工行业发展机遇,深挖行业增长潜力,对钢桶与电镀生产线立项进行两次升级改造,累计投入3000万元,一年内建成了3条钢桶、电镀生产线,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量排名位于行业前列。2017年,公司顺利在新三板上市,开创了发展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