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商贸信息 图书库房 订阅查看 行业资讯 展会服务 招聘求职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首 页  
行业新闻 | 工艺技术 | 市场信息 | 标准法规 | 网上教程 | 资料查询 | 网上书店 | 企业动态
·设备工装 ·原辅材料 ·循环利用 ·企业管理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生产安全 ·微信直通车 ·视频展播 ·钢桶杂志 ·专著选登
设备工装:本栏目专门为制桶行业企业朋友提供国内外最具有代表性的制桶设备及工装的相关资料,供学习及选用参考。
  首页-设备工装- 冲裁模调试过程中问题分析冲裁模调试过程中问题分析-中国钢桶包装网  

 
 

冲裁模调试过程中问题分析

文/李少飞

【摘要】阐述了冲裁模调试内容,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毛刺、变形、分离不彻底、带料及废料不下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冲裁模;调试;毛刺;废料

1 引言

冲裁是利用模具在压力机上使板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艺,包括切断、落料、冲孔、修边、切口等多种工序。一般来说冲裁模主要是指落料模和修边冲孔模,冲裁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冲裁模结构

1-压料芯;2-废料刀;3-下模;4-制件;5-上模凸模

2 冲裁模调试

2.1 模具调试目的

发现模具设计及制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设计、加工与装配中的工艺缺陷加以改进和修正,并排除影响生产、安全、质量和操作的各种不利因素,从而制造出合格的制件。

2.2 冲裁模调试技术要求

冲裁模调试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冲压件的毛刺高度允许值如表2所示。

表1 冲裁模调试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模具外观

冲裁模调试前,应对模具外观质量及空载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试模,其检验方法应按照冲模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2

试模材料

试冲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其性能及尺寸需符合技术协议的规定要求,冲裁模允许用材料相近、厚度相同的材料代用。

3

试冲设备

试冲设备必须符合工艺规定,设备精度必须符合要求。

4

冲压件质量

冲压件断面应均匀,不允许有夹层及局部脱落和裂纹现象,冲压件毛刺不得超过规定数值(见表2)。

表2 冲压件的毛刺高度允许值(mm)

精度等级/
材料厚度

F

M

G

≤0.3

≤0.03

≤0.05

≤0.07

>0.3~0.5

≤0.04

≤0.06

≤0.08

>0.5~1.0

≤0.05

≤0.08

≤0.12

>1.0~1.5

≤0.06

≤0.12

≤0.18

>1.5~2.5

≤0.08

≤0.16

≤0.32

>2.5~4.0

≤0.25

≤0.37

≤0.50

2.3 冲裁模调试要点

冲裁模调试要点如表3所示。

表3 冲裁模调试要点

序号

项目

调试要点

1

凹凸模刃口刃入量及间隙调整

(1)冲裁模的上、下模要吻合,应保证凸模与凹模刃口相互咬合,刃入量要适中,一般刃入量取2~4mm,以冲裁出合适的零件为准,依靠调节压力机连杆长度来实现。
(2)凸、凹模间隙要均匀,对于有导向的冲裁模,需保证导向件运动顺利而无发涩现象即可保证间隙值;对于无导向冲模,可以用塞尺在压机上调整,直到凸、凹模刃口间隙互相对中且间隙均匀后方可进行试冲。

2

定位装置调整

冲裁模定位件形状,应与前工序形状相吻合。在调整时应充分保证其定位的稳定性,检查定位销、定位块、定位杆定位时是否稳定。

3

废料滑落调整

卸料板形状与冲压件符型,且保证卸料板行程足够;上模顶出销设置在废料区,保证弹力足够大;凹模刃口无倒锥以便于卸件;滑料板角度满足设计要求(一级滑料板≥25°,二级滑料板≥15°);废料滑料顺畅,保证废料一件一滑,冲孔积料不许超过3片。

3 冲裁模调试过程中问题分析

冲裁模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类型如表4所示。

表4 冲裁模调试过程中问题分析

序号

问题类型

产生原因

1

制件毛刺

修边刃口崩刃、修边间隙不合适、工艺排布不合理。

2

制件变形

压料芯压料力不足、压料芯距修边线距离过大、修边间隙不合理。

3

分离不彻底

修边接刀不齐、闭合高度不够、废料刀高度不够、修边间隙不合理。

4

修边带料

压料芯受力不均、压料芯退料力不够、制件变形。

5

废料不下滑

废料刀设计不合理、废料口空间小、滑料板角度小。

3.1 制件毛刺

判定标准:

(1)A类缺陷为装配面上的粗毛刺(大于料厚的50%)。

(2)B类缺陷为非装配面上的粗毛刺。

(3)C类缺陷为中等或小毛刺(为冲压件料厚的25%~45%)。

处理方法:

(1)修边刃口崩刃:模具热处理达不到要求及刃口间隙不合适,导致模具刃口寿命降低,出现崩刃、损伤等现象,对崩刃处进行补焊并打磨,上机研配调整间隙并保证刃口垂直度。

(2)修边间隙不合适:凹、凸模刃口间隙(见图2)过大或过小,冲压件断面质量都会变差,理论间隙合理值应为5%~8%的料厚,实际工作中,钳工一般根据经验来判断间隙的大小,修边间隙小的进行打磨,间隙大的进行补焊,然后进行研配,间隙取在凹模上。

图2 凸、凹模间隙示意图

(3)工艺排布不合理:工艺设计时要尽量避免出现立切修边的结构,如必须使用立切修边,立切角度θ可参照表5所示。

表5 θ角选取

t/mm

0.6

0.7

0.8

0.9

1.0

1.2

1.4

1.6

1.8

2.0

θ°

5.7

8.0

9.2

10.3

11.5

13.9

16.2

18.6

21.1

23.5

如立切角度θ角不满足表5要求,需改造凹模刃口,此外应注意检查压件器行程是否满足最大立切工作行程的要求。

3.2 制件变形

处理方法:

(1)压料芯压料力不足:压料力根据制件料厚、形状不同而变化,一般为冲裁力5%~20%,实际生产中,根据制件料厚及形状复杂程度选取合适的压料力。

(2)压料芯距修边线距离过大:压料芯距修边线距离理论值为0.5mm,直边修边选取0.5~1.0mm,拐角处修边在2mm左右。

(3)修边间隙不合理:合理选取修边间隙。

3.3 分离不彻底

处理方法:

(1)修边接刀不齐:接刀处一般采用圆弧进行过度,因为送料误差很可能由于重切而产生毛刺,工艺缺口处建议用方形,使交接点直角交切,最不易产生毛刺。

(2)闭合高度不够:一般发生在调试阶段,由于模具状态不稳定,需要多次调试确定合适的闭合高度。

(3)废料刀高度不够:废料刀高度过低,导致修边时出现上下刀口接触不良,可补焊废料刀或者增加废料刀的安装座的高度。

(4)修边间隙不合理:合理选取修边间隙。

3.4 修边带料

处理方法:

(1)压料芯受力不均:可能是由于导向不正导致的,可调整导板与导滑面间隙使压料芯受力均匀,保证压料芯与凹模刃口间隙,一般值为0.5mm;同时为保证修边质量,要求修边刃口剪切前先对制件进行预压紧,压料芯预压紧行程≥10mm。

(2)压料芯退料力不够:可更换弹力较大的弹性元件,退料力根据制件板厚、形状的不同而变化,一般为冲裁力的4%~20%,冲裁力与修边长度、料厚和材料剪切强度成正比。

(3)制件变形:由于模具研合不到位导致制件变形,可对模具进行研合,解决制件变形问题,必要时增加弹顶销(在废料区域),将制件顶出压料芯。

3.5 废料不下滑

生产过程中,废料的处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也可能因废料无法排出导致模具损坏,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处理方法:

(1)废料刀设计不合理:

①废料刀布置优先考虑刃口方向相同,若刃口相对,则刃口角度设计为开口形式并增加强制卸料部件(见图3);

②考虑废料刀布置位置,废料的形状不能为U形(对于特殊形状的制件工艺设计时进行确认),废料对角线长度不大于600mm;

③废料滑道设置方向需与废料滑出方向一致,便于排料顺畅;

④修边废料一件一滑,冲孔积料不许超过3片。

图3 增加强制卸料部件

(2)废料口空间小:废料滑落过程中确保排料顺畅,在不影响模具强度的条件下,尽量增大废料口空间。

(3)滑料板角度小:滑料板角度设置,一级滑料板滑料角度不小于25°,当滑料角度小于20°时,滑料板上增加滤油网板,二级滑料板滑料角度不小于15°。

4 结论

本文分析的问题是冲压制件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制件毛刺和变形影响制件的品质,制件与废料分离不彻底、修边带料、废料不下滑影响制件的生产效率。通过分析和研究,在设计阶段和调试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制件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钢桶包装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钢桶包装网 版权所有
mailto:winlyons@chinadrum.net
【陇ICP备05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