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我国钢材市场五大趋势
辛巧娟
我国钢材市场近年来的发展有些失稳,致使我国金属容器生产行业渡过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日子。从今年年初以来,我国钢材市场逐渐趋于平稳,金属容器生产行业的经营形势也开始走入正轨。根据我国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钢材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预计在未来五年中我国钢材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
一、市场对钢材的需求量将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未来五年间,我国钢材市场需求量将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仍是拉动钢材需求的主要力量。
1 、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稳定增长。
2000 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加速增长, 2005 年国家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效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预计未来五年间,固定资产投资会保持稳定增长。
2 、城镇化进程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从 1978 年的 17.9% ,提高到 2004 年的 41% ,城市化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近五年来,城镇化水平每年平均提高 1.4 个百分点,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004 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 27.6% 。
3 、工业化稳步推进。
按国际钢铁协会统计,钢材消费达到饱和的条件是:一般人均 GDP 达到 3500-6000 美元,这是实现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达到升级换代的标准。按照这一标准,未来五年间,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发展时期,国家将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大举措,以改变我国在重大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局面。
二、钢材的市场供给能力将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
未来五年间,钢材的供给能力总体上还会不断增强。
1 、近年来已形成的产能将陆续释放。
过去的五年间,我国钢材产量快速增长,市场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因此,我国钢铁产业投资形成的产能将在明后年继续释放。
2 、市场前景预期看好。
市场前景预期看好,企业投资能力较强,特别是外资对我国高端产品市场预期看好,来华投资将明显增加。国内较为短缺的高端钢材产品生产能力将逐步提高,产能不足问题将得到缓解。
3 、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
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产业集中度将明显提高。到 2010 年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前 10 家的产量将占全国产量的 50% 左右。
4 、产需衔接将比较平稳。
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将有利于促进产需的平稳衔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三、钢材市场的进出口量将呈稳定增长趋势
过去五年我国钢材进出口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出口大幅增加,进口增幅放缓。在未来五年间,我国钢材进出口能力将不断提高。
1 、世界钢材需求量继续增加。
世界经济保持发展势头,钢材需求量继续增加。国际环境在和平、发展、合作框架下,经济保持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2006 年世界经济增长保持在 4.3% 的水平。国际钢铁协会预测, 2006 年世界钢材表观消费在 10.40 亿 -10.55 亿吨,比 2005 年增长 4.0%-5.5% 。
2 、全球配置资源的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钢铁产业结构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确,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将不断提高。
3 、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钢材进出口会保持稳定增长。
四、钢材市场价格还将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趋势
过去五年我国钢材市场经历了需求低迷、需求上升、需求旺盛、需求回调的运行轨迹。市场价格表现出回升、上扬、攀升和回落的特点。 2004 年钢材平均价格升至自 1994 年以来的最高点,增幅高达 44% ,也是近十年来涨幅最快的一年。 2005 年前三季度钢材市场价格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从近几年市场价格走势的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影响钢材市场价格的因素有:
1 、国际市场的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将对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2 、原材料供需关系的影响。
原材料供需关系及运输条件的变化,也影响着价格的变动。
3 、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汇率、利率等金融市场因素,对价格走势将产生影响。
4 、产需脱节因素的影响。
市场信息失真、滞后、不对称,导致产需衔接脱节,引起价格的波动。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将会引发我国钢材市场价格的较大波动。
五、流通渠道和方式将呈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前,钢材流通渠道和交易方式是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安排。改革开放以后,产、供、需各方从各自经济利益出发,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成本、费用、价格等因素,自主决定流通渠道和方式。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经营钢材的经销商约有 15 万家,其中年销售量在 100 万吨以上的只有十几家, 10 万 -100 万吨的不足百家,大量的是 10 万吨以下的经销商。
2 、交易成本与物流成本高,效率低。
3 、交易行为不规范、信用度低,工商关系不稳定。
决定钢材流通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和消费的特点:集中生产、集中消费的适合于直销;集中生产、分散消费,分散生产、集中消费,分散生产、分散消费的应通过批发环节流通。
随着“十一五”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原有的流通格局,将会随着国际跨国公司的进入而打破,以建立钢材剪切中心为核心的物流配送机制,通过网络交易为平台的电子商务及以稳定工商关系为目的的现代化机制,将成为钢材流通的发展方向,钢材流通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趋势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