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材料行业状况分析(2)
4、塑料饮料瓶市场潜伏着诱人商机
塑料包装容器应用市场广阔,其中,饮料行业有着诱人商机,2002年,饮料产量已达2024万吨,汽水、果汁、蔬菜、饮料所需的塑料容器需求量与日俱增。
经调查,2002年我国饮料产量近2384万吨,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而碳酸饮料包装中PET瓶的应用比例占57.4%,市场前景看好。目前行业中PET聚酯瓶产量较大的企业,有珠海中富和上海紫江集团,分别占有国内PET瓶30%和20%的市场份额。珠海中富公司为最早获得可乐、百乐认可的PET瓶生产厂家,2001年PET瓶达到32亿个,其中热灌装7亿个,销售额达到23.4亿元,在各地拥有30多家工厂:上海紫江集团近年来发展很快,设在各地的控股公司已发展到15家,占据了武汉、郑州、天津、长春、昆山、成都等市场,新建的年产1.2亿个PET灌装瓶已投产,2002年又在上海、广州、成都、北京等地投资建厂,热灌装瓶的生产能力达到4.85亿个。
聚酯瓶在塑料包装行业的起步较晚。大量的注拉吹技术设备的引进,促进了PET瓶大幅度生产,并以其优良的性能,获得用户的欢迎,短短几年里,成为食用油饮料瓶等包装的主流包装材料。同时,在化妆品、医药等行业的需求也在增加。1996年PET瓶装产量为30亿个,而1998年上升为50亿个,2000年达到80亿个,2001年90亿个,预计2002年将达到100亿个。年增长率为18%,成为塑料包装材料增长幅度最大的品种。特别是2001年起随着国内茶饮料市场异军突起,2001年茶饮料产量已达300万吨,因此热灌装85~90℃PET瓶已成为聚酯瓶增长最快的品种,年增长率超过50%。
聚丙烯透明包装瓶的开发是近几年国内外塑料包装的一个热点。随着透明改性剂一成核剂的开发成功,在普通PP中加入0.1%一0.4%山梨醇缩二甲苯(苯甲醛)成核剂(美国米利肯,新日本理化,二井东亚、牌号Mil—lad3988等),高透明PP可广泛用于注射、吹挤、吹拉、挤压、热型容器、食品、药品瓶等,其价格适宜,是PS、ABS、PET、PE瓶的竞争对手,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5、啤酒塑料包装瓶的应用已是春在枝头
啤酒包装业国际上近几年采用的耐热聚酯瓶(PET)的发展迅速,特别是PET瓶涂层技术(等离子技术)的应用,内涂0.21mm的碳层,它的阻透性几乎与玻璃一样,同时,能承受高温灭菌处理,使其应用范围扩大,适应热灌装茶饮料等包装。
此外,引起包装界注目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新型聚酯瓶,正在步入啤酒业,引起啤酒包装的革命(克服啤酒瓶爆炸事件的良策)。由于PEN与PET分子结构相似,以萘环代替苯环,使PEN比PET更具有优异的阻透性、防紫外线性、耐热性好、耐高温度(非晶态PEN热变温度达100℃而PET仅为70℃)。由于萘是从煤焦油分离出来,我国有丰富来源,工业化生产即将实现。不久将来,PEN大量进入包装领域,引发继PET之后,又一次包装革命。目前,国内少量进口,但价格是PET的5倍,阻碍了PEN的应用。
我国是啤酒生产大国,2002年以来,已达到238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以2002万吨计算,每年需求包装瓶250--300亿个,为PET聚酯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塑料包装年会,多次进行技术交流,引导有关企业进行开发,从技术方面,啤酒不同于一般的碳酸饮料,即使是微量的氧气进入包装容器也会使啤酒的口味发生变化,而啤酒中CO2的流失会影响泡沫特性,因此,如何满足保鲜度和保存期的要求,对阻隔性能要求很高。同时,在我国95%的啤酒通过巴氏灭菌方式生产,要求包装瓶的使用要耐62—67℃。这些要求成为塑料啤酒瓶开发中的关键问题。
上海紫江集团、珠海中富集团积极采用新技术,在研究和开发中投入大量资金,采用共注射技术和吹瓶技术,可使啤酒在PET瓶中保鲜期达100天,已试验生产了350毫升、500毫升的PET瓶,并正在开发1.5升和2升啤酒瓶。目前正在进行新厂建设,准备大批量生产,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PET啤酒包装瓶进军的战鼓已敲响,值得同行的高度重视,在新的领域有所作为。
6、饮水包装瓶(桶)的市场
纯净饮用水,己进入干家万户。目前,市场的5加仑饮水桶以PVC、PET为主,带来不少问题,PVC饮水桶添加剂的毒性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而PET饮水桶是符合卫生要求的,但由于市场秩序的混乱,以次充好,以旧料冒充新料,使桶装细菌含量超标。据抽查,有些地方1/2以上的桶装净水不合格,桶料属非食品级是主要原因。因此,发展食品级PC原料十分紧迫。上海与拜耳已签约建设10万吨级PC树脂,2003年第一期投产,年产5万吨,可以缓解PC长期靠进口的局面。近几年,PC饮水桶发展很快,仅上海、广东两地年产量超过5000万个。因此,随着国内原料投产,发展PC饮料瓶,将是一个难得机遇。
全国瓶装水产量为554万吨,占饮料总量近1/4,经过多年的竞争,目前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涌现一批较强的企业,如娃哈哈、乐百氏等十强企业,而包装瓶的品种也由原来的矿泉水瓶发展到蒸馏水、活性水、富氧水、太空水等各种瓶装水,并向晶牌发展,所需的包装瓶的品质的要求也愈高。这将是一个朝阳的市场,有着美好的前景。
7、药用包装材料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1)药品固体剂型包装发展前景广阔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医药包装年产值在150亿元左右。目前,药品包装正在成为我国包装领域分支。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药品种类增加,药品包装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纸袋包装、塑料袋包装、玻璃瓶到现在的聚乙烯瓶、聚丙烯瓶、聚酯瓶、铝塑包装、条形包装。扭转了药品包装落后的局面。
国外药品包装已大量采用汽罩PTP包装及条形SP包装,应用于片剂、胶囊等固体剂型包装。在国内我国药品汽罩包装以及条形复合膜包装也将成为主流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输液塑料包装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我国目前大输液90%采用玻璃瓶包装、软塑包装实际生产量不足2亿瓶(袋)。目前国外的输液剂大部分采用优质的塑料瓶或塑料袋包装。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外资医院增多,来中国居住的外籍人数也不断增多,需求量增多。发达国家人均使用输液量为3.33瓶,这无疑是一个市场空间,目前全球申请的大输液生产量120亿瓶,中国仅为30亿瓶。因此,自2001年以来,改扩建、新建输液包装生产成为“热点”,塑料包装行业也不例外。
输液包装主要分为塑料瓶和塑料袋。去年以来BOPP瓶异军突起,随着东莞佳鸿机械公司开发出国产BOPP输液瓶制造设备,采用二步法注拉吹PP瓶生产设备,每小时生产2200~2500瓶,深受药业用户欢迎。与其他杀菌、灌装设备的配套,BOPP输液瓶呈现增长势头,改变玻璃瓶一统天下的局面。预计到明年已有的和在建的BOPP瓶生产能力(有17家引进20条塑料瓶生产线)将突破10亿瓶,将与玻璃瓶、软塑料袋一起形成药用液体包装的多样化。
软塑料袋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21家企业引进或签订软塑包装生产线25条,软塑袋生产能力将达到3亿袋。
综合上述,目前正在上马或准备上项目的塑料包装企业要慎重考虑,药包装实行准入制,对包装材料质量、技术有严格要求。但(药用塑料、输液塑料包材及容器标准)尚未出台,在质量保证上给用户选择包材产生困难。容易产生无序竞争。因此,必须慎重考虑,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1、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产品雷同
塑料包装材料当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最突出的是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产品雷同。以双向拉伸薄膜为例,BOPP重复引进最为严重,BOPP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全国16省市31个企业共引进BOPP薄膜生产线37条,年生产能力共计为12.7万吨,改变了国内空白的面貌,
单线生产能力3000~6000吨、线速度150~200m/分、宽4.2m,为塑料包装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使塑料包装材料的生产从1980年19.1万吨,到1990年增加到107万吨,用十年时间增长了五倍,从1991年~1999年底引进BOPP生产线共33条,单线能力6000~10000吨、宽幅6m以上、线速度在250m/分以上,这样到1999年底已有生产企业46家,共引进生产线70条,生产能力为40万吨,产量为30万吨。从2000年到2002年,三年的时间里这种过热现象没有下降,形成新一轮引进达到新高潮,这三年里共引进生产线20条,已签约的,在2003~2004年到货的有20条,使生产能力猛增至70万吨,2002年实际产量为50万吨,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BOPP能力。将超过100万吨。这一阶段发展的特点是:在“十五”发展的新形势下.结合国际上BODP薄膜的应用正朝着多元化、高质量和非对称复合的方 向发展,在大力发挥新型的包装材料的推动下,引进当代的先进技术水平,在线速度水平达350—400m/分,宽幅8.2m,年生产量在2.5—3万吨,有的企业双线引进,一次投产生产能力在6万吨左右。由此可见,重复引进的热潮并没有降温,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当前,BOPP薄膜的市场供大于求,市场饱和,普通的中低档产品相对过剩,造成市场无序竞争,以压低价格来推销产品,今年上半年更是雪上加霜,销售价格比去年市场平均下降23%,个别降低到成本价以下,仅有8300元/吨,而原料价格为7300元/吨,致使企业效益不佳,甚至出现亏损,无法偿还到期贷款,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某些企业仍然不顾风险在拼命扩大规模,今年盲目引进势头不减,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又分别与德国布鲁克纳与日本三菱公司签订了10条生产线,年产能力近20多万吨的BOPP设备(个别企业一口气就签了4条生产线)。到明年,群雄称霸,争抢市场份额,局面火爆。对于如此无序失控的BOPP薄膜竞争必将白热化,受害者肯定是生产厂家,犹如前几年生产冰箱、空调、彩电的家电行业出过的现象一样。这就是重复建设,盲目引进带来的严重后果,值得吸取教训,慎重决策为好。
因此,BOPP行业当务之急是搞好市场开发,研究中国市场BOPP薄膜消费量有多大?根据世界AMI咨询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2002年全世界BOPP薄膜消费量为300万吨,预测到2010年为570万吨,而中国市场用量为100万吨。从现有情况看,我国BOPP的应用市场主要预测下列几个方面的需求量:
产品 |
2000年(万吨) |
2008年(万吨) |
印刷、复合、涂布用光膜 |
30 |
41 |
胶粘带 |
5 |
7 |
珠光膜 |
5 |
7.5 |
烟膜 |
7 |
8.5 |
电容膜 |
0.8 |
1.4 |
金属化膜 |
1.5 |
2.2 |
专用模 |
1 |
2.5 |
合计 |
50.3 |
70.1 |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前企业的出路,除了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外,提高质量,还要努力开发新产品,生产多功能特种膜,如:烟膜、消光膜、珠光膜、镀铝膜、抗菌膜等;要努力开拓出口渠道,将薄膜销往国外。
而110条线全部投产后,设备生产能力将达100万吨。因此,在今后几年,引进设备更应慎之又慎,一套装置投资近1.8亿元,若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将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多年来,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引导防止过热,但始终未果,这是为什么?我想一个是市场有需要,一个是效益上吸引力,BOPP属于量大面广.有着广泛的市场,食品包装、烟草包装、胶粘带行业、文具类及电容膜等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需求量逐年增加,而生产BOPP的原料属于低价位(与尼龙聚酯比较而言),而薄膜的价格是原料1—2倍,效益颇丰,刺激了BOPP的快速发展。因此尽管行政政策限制进口,仍然不断的引进.变着花样千方百计的进口,打着新型包装材料、新型透明包装、新型同步拉伸、新型药材包装等五花八门,大摇大摆的进来了。同时,加入WTO后,许多外商、台商看中中国市场,外资独资的建设BOPP厂有十几条线.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原则将是对BOPP老企业的新考验。谁也不能搞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只能大浪里淘沙,勇于博流才能站稳。走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企业与国际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求生之道人皆知之,无奈违背了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无形之手还是会扼杀部分企业,或者停顿部分生产线,那时几亿乃至十几亿的财富损失将不可避免,势在必然迟早而已!
为此,我们不得不大声呼吁:BOPP生产线重复引进之风应该停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海关、银行等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盲目重复引进。
2、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管理和再生技术与社会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随着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增加,特别是—次性包装材料和泡沫餐盒,成为城乡环境治理的大难题。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管理还缺乏完善的办法,再利用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完全成熟,因此,科学地对待这一问题,己成为塑料包装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塑料包装材料大部分用于食品和饮料包装,因此塑料的卫生安全问题与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卫生部,国家标准局和有关部门制{丁颁发了一些塑料材料的卫生安全标准:如食品包装材料PP树脂卫生检验方法,
PE、PP、PS成型品卫生标准,食品用压延PVC硬片专业标准,PVC暂行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等,但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和完善,而且必须有一些实施标准的具体措施和有一个强化执行的管理机构,监督实施,确保消费者的利益。
另外随着我国食品结构和商品流通的变化,塑料包装材料,特别是一次性消费包装材料将会更迅速进人市场,随之而来的问题将是废弃的包装材料的处理问题。否则,废弃的塑料包装容器,瓶子、废膜、袋等到处乱丢和堆积,势必造成社会公害,污染环境。尽快制订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处理办法及大力研究高效的、适合国情的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另外,在现在生活中,一些一次性包装材料脏乱很难收集,为减轻污染,对这些产品推荐采用降解塑料较为合适。因此也应对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课题列入国家科研规划,进行技术开发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