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暴涨之后,会不会重演暴跌?
前后仅仅几个月,钢材市场价格暴涨暴跌,波动起伏,不禁使人怀疑:如今这一轮涨价的背后是否会潜藏着暴跌?有分析家给出了让人感觉沉重的答案:如果继续上涨,暴跌的命运将不可避免。
业内人士认为,钢材市场价格的这种非理性的涨跌与厂商的价格策略和营销方式有着直接关联,甚至是密不可分的。而从深层次看,钢价涨跌缺乏理性,则是钢材市场不成熟的集中体现。
该人士分析,今年4、5月份,建筑钢材市场价格的暴跌,正是由于前一段时间价格的暴涨,导致钢材贸易商大批囤积,备料建仓;钢厂更是释放产能,大幅增产,使泡沫需求量急剧上升,而市场的有效需求并没有增加,结果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一出台,这部分需求泡沫首先受到降温的冲击,市场价格迅速下跌。
基于此,有人认为,钢材市场价格本次上涨的原因就是市场缺乏理性,在没有理性的市场什么事情都是可能出现的。
与此相对应,另外一些专家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目前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再次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今年4月份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使一些不是属于有效需求的泡沫消除了,诸如贸易商大量囤积,钢厂过量生产,以及投机需求,等等。在跌势中,这部分泡沫需求减少了,使社会库存量下降。
二、进入7月份后,电力供应紧张,使钢厂的产能无法释放,产量减少,有利于建筑钢材市场的供需趋于平稳。
三、交通运输压力增强和运输费用的提高,使钢材的区域流通增大了难度。
四、原料价格普遍回升。7月份,上海及江浙一带的废钢价格连续上扬,钢坯价格也在往上调,使钢厂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钢材涨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这种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钢材市场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不必担心钢材价格会再次暴跌。
两种观点,两种结论,虽有天壤之别,却恰恰折射出目前我国钢铁市场的复杂,也共同道出了我国钢材市场的现实:中国钢铁市场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商家囤积居奇等不理性现象。
对于钢厂和钢材贸易企业,面对这一次涨价,不能为市场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应看清我国钢铁市场的现状,保持理性和理智的心态,积极维持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局面,以免犯下不应犯的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