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2016年中国包装工业增长速度
中国包装工业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衔接新老规划的关键之年。接下来的“十三五”将是一个以全面适应新常态为主题的五年规划期。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命题,其中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应成为两个重要的维度。
人民日报发表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勇文章表示,所谓夯实硬底线,即夯实社会底线,让每个人的中国梦有更坚实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新常态下增速趋缓,结构调整阵痛加剧,一定程度上难以避免。这个时候,政府需要夯实社会底线,提高社会的“抗风险能力”“抗打击能力”,这是适应新常态的硬件基础。
文章认为,最重要的底线有两条,一是社会保障底线,二是粮食安全底线。社会保障是安全网、是稳定器。在现阶段,保基本、广覆盖,财政资金运用的重点应该从基础设施转向民生,着手完善囊括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兄弟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减轻群众生活负担,给群众以安全感。粮食安全则是底线之底线。中央领导曾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夯实粮食安全底线,就要在战略上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粮食问题上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立足于任何假设。
所谓软投资,即推进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相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投资,推进改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投资,不一定需要花费多少真金白银,却需要投入更多努力,需要更多勇气、更大魄力和更深沉的政治智慧。在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态势发生变化,积累与消费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寄希望硬投资长袖善舞并不现实。
文章提出,在新常态下,坚定按下改革“快进键”是提升增长动力的不二法门。改革总会给市场以空间,给我们以信心和惊喜。2014年,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全国创业浪潮喷涌而起,1—8月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800多万户,带动1000万人以上就业。当前,应该着手推进资源领域的产权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和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引导民间资本广泛进入更多领域。同时,对现行的财税体制进行调整,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改革奠定制度基础。最终,通过改革这一软投资,真正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6年包装业将得到长足发展,预测其增长速度将高于全国GDP两至三个百分点,而8%~10%的增幅将是包装印刷发展的新常态。身处新常态,亟须建立一种以买家需求为导向、指导包装业转型升级的思维。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抓住细分市场,把握未来产品业态;二是从客户需求角度开展产品研发和生产。
细分市场 软包装市场蓬勃发展
近年来,以纸、铝、塑多层复合的利乐包、康美包、屋顶包为包装的饮料、液体乳增长较猛,也是今后市场颇具发展潜力的产品。2016年,软包装市场尤其是液体食品无菌纸类(乳制品、果汁包装)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
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液体食品无菌纸包装实现650亿~700亿包。其中,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2015年完成30亿吨,比上年增长40%;济南泉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共计完成销售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订单3.3亿余只,预计其2016年度将完成销售收入2.1亿元。这预示着软包装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2016年的市场趋势分析,以屋顶包为例,其无论是从环保角度、国家政策,还是从包装形式,市场前景都非常广阔。其中,低温鲜奶制品随物流的逐步完善,冷链配送将会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逐步改善企业单独配送的瓶颈。同时,学生奶的政策正逐步被乳企用低温屋顶包产品所代替,市场潜力巨大。在我国软包装市场中,鲜奶、果汁饮料采用的利乐包、康美包、屋顶包方兴未艾,有着巨大的商机,其需要的领域将越来越宽广,应用也将越来越普及。
此外,随着国家进一步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医保的进一步普及,改进提高药品包装势在必行;中国化妆品的消费水平仅为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1/7,化妆品包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而各种水果的纸包装市场需求也将愈发旺盛。
客户需求 以技术创新赢得市场
企业唯有抓好技术创新,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是包装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随着包装市场及客户需求不断变化,加之对节能、环保产品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减少原材料使用、降低能源消耗,缩短生产周期为目标的新型原材料、混合动力技术、检测和控制技术等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技术手段。目前,包装印刷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每年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以更胜一筹的专利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低价产品来争取市场份额。
当下,具备可变数据功能的数码印刷技术、可实现绿色印刷的柔版印刷技术发展很快,未来企业产品业态会趋向减量化、轻量化、可回收、可利用、可降解,生产业态则趋向绿色环保和节约成本。
展望2016年,包装印刷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系统等将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