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商贸信息 图书库房 订阅查看 行业资讯 展会服务 招聘求职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首 页  
行业新闻 | 工艺技术 | 市场信息 | 标准法规 | 网上教程 | 资料查询 | 网上书店 | 企业动态
·设备工装 ·原辅材料 ·循环利用 ·企业管理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生产安全 ·微信直通车 ·视频展播 ·钢桶杂志 ·专著选登
市场信息:以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探讨中国金属包装涂料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首页-市场信息-金属包装容器内涂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要素  

 
 

金属包装容器内涂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要素

文/Eason

近年来关于金属包装有两件事不断被强化,即食品安全与环保。某种角度来看二者关系深度交织:金属包装的安全与制造工艺密切相关,而制造工艺又与环保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本文就我国金属包装相关企业在目前食品安全及绿色环保要求下的食品安全处境进行探讨。

金属包装特别是三片罐的食品安全相关工艺流程较长(图1),全程都涉及食品安全的因素。

图1 金属三片罐生产工艺流程

马口铁作为金属包装的基础,随着我国钢铁厂的技术提升及产业整合力度的加大,一些在技术、能耗、排污、规模方面占劣势的马口铁厂被淘汰,形成了以宝武、首钢、中粤、统一、太平洋等大型生产厂家主导市场的局面,这确保了马口铁的食品安全性能稳定,并没有明显的食品安全风险。

作为影响三片罐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印涂对包装食品安全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内涂面,它占了整个金属包装中预期与食品接触的涂层部分的最大比重。由于许多包装并没有内全喷补涂,因而整个包装的食品安全风险几乎都来自于内涂面。二是外部印涂过程中的油墨、光油在固化不彻底的情况下存在堆叠迁移的可能性,无论是双酚A还是三聚氰胺都曾因堆叠迁移而造成内涂面的污染。

 

三片罐涂层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要素

目前我国三片罐包装涂层部分主要关注以下几种食品安全风险:双酚A及双酚A衍生物、三聚氰胺、金属离子、塑化剂、壬基酚、光引发剂、微生物。

双酚A及双酚A衍生物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双酚A一直占据食品安全的舆论热点,这在近八年的新闻头条指数中也得到了佐证(图2)——自2011年以后,关于双酚A的讨论一直居高不下。虽然各国科学家还存在很多争论,特别是欧盟及FDA对于双酚A的安全评估结果不一,但各国政府相关立法愈加严格是不争的事实。


图2 近八年有关双酚A的新闻头条指数显示其一直占据食品安全的舆论热点。

欧盟在双酚A的问题上更为激进,自2011年3月1日起禁止双酚A用于婴儿奶瓶,其他国家则陆续跟进,例如中国自2011年6月1日起也禁止含有双酚A的材料用于婴儿奶瓶。虽然在其他食品饮料包装中并未禁止双酚A的使用,但是趋严的趋势没有变。在欧盟最新的标准EU/2018/213中,对于双酚A的要求由EU/2011/10标准中的0.6mg/kg降低为0.05mg/kg,其他国家相信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将双酚A控制在更严格的水平。就目前中国金属包装的产品来说,0.05mg/kg的双酚A迁移限量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很多高温杀菌产品目前还很难完全避免环氧树脂的使用,在高温杀菌过程中检测条件比较苛刻,部分产品迁移值有超标的风险。

虽然相比之下双酚A衍生物的关注度略显不够,但是以双酚A为起始原料的环氧树脂显然难以避免双酚A衍生物的存在。欧盟在1895/2005/EC中对环氧衍生物迁移量进行了明确限定,我国势必也会加速双酚A衍生物的立法,从而对三片罐行业造成新的冲击。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氨基树脂的常用原料之一,在内涂和光油中都有使用。在三鹿奶粉爆发“三聚氰胺事件”以后,质监系统除对奶粉进行严格的排查外,还延伸到了整个生产链的排查,意外发现金属包装中也有少量的三聚氰胺存在,随后引起包装行业的关注。

包装行业的三聚氰胺与奶粉行业的完全不同,并非“有意添加”,而是氨基树脂聚合过程中的原料之一,因反应产物轻度残留导致少量三聚氰胺迁移。目前国标对于大陆婴幼儿产品的要求是1mg/kg,我国使用的金属包装涂料都符合要求,但部分销往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要求是0.05mg/kg,这对个别金属包装仍然不乏挑战。

金属离子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几项关于金属离子的标准,如GB 4806.9-2016及GB 9685-2016等,而此前行业大多以测量金属迁移总量或者引用玩具行业的标准进行管控。

如今重金属部分的风险很小,个别检测超标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测试溶液不匹配对金属包装产生腐蚀而产生的检测超标。同时我国也在对金属包装的模拟液进行讨论,可能会制定更适合的模拟液标准,以防因腐蚀而影响检测结果。

塑化剂 塑化剂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都曾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前者茅台酒的“塑化剂事件”及后者的“起云剂”都对公众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目前金属包装并不使用邻苯类的塑化剂,如果有痕量的塑化剂检出应该是环境污染所致。

壬基酚 作为一种来源于纺织品的成分,壬基酚原本并不是因食品而受人关注。随着我国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后来在塑料包装中检出了壬基酚。目前在GB 9685-2016的涂料部分也出现了壬基酚的限量要求,从目前行业使用及检测情况来看,金属包装还不存在壬基酚的食品安全风险。

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曾经多次造成食品安全事故。2005年,雀巢婴儿配方奶因光引发剂2-异丙基硫杂蒽酮(ITX)残留导致召回对全社会产生巨大冲击,人们由此开始关注光引发剂的安全性问题。2009 年2 月,德国和比利时当局向欧盟委员会(EC)发出警告,有些麦片可能被4-甲基二苯甲酮(4-MBP)污染,存在食品安全风险。2011年在比利时发现冷冻细面条印刷油墨所含二苯甲酮(BP)渗透到面条中。我国的金属包装因为发展较欧盟国家慢,目前还没有食品饮料企业通过UV光油的使用,因此其风险尚未暴露。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管控趋严,国家不但会对印刷包装企业的排污提出要求,而且原材料的使用也将面临环保压力,这导致UV印刷成为未来的可能选项之一。目前UV油墨和白可丁业已实现商业应用,可以预见UV光油的推广应用也是指日可待。

微生物 微生物并非所有金属包装的要求。由于部分金属包装在使用前没有杀菌的过程,或者当消费者为婴幼儿时则应注意生产环境的微生物控制,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葡、霉菌、酵母、阪崎肠杆菌、厌氧菌的测试。生产及存储环境是控制的重中之重,注意这两点就可有效降低微生物的风险。

图3 目前我国三片罐包装内涂部分主要关注以下几种食品安全风险:双酚A及双酚A衍生物、三聚氰胺、金属离子、塑化剂、壬基酚、光引发剂、微生物。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钢桶包装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钢桶包装网 版权所有
mailto:winlyons@chinadrum.net
【陇ICP备05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