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杨文亮、辛巧娟新著《钢桶工艺学》初稿已完
钢涌生产是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出于技术水平落后,工艺设备简陋,使我国钢桶行业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我国制桶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差距甚远。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引进, 制桶行业有了新的起色。 于是, 深入研究制桶技术、工艺和设备已成为迫切需要,为了改变我国制桶工艺的落后现状,发展钢桶工业,为行业进步多做贡献,兰州制桶厂杨文亮、辛巧娟二位同志通过刻苦的实践和研究,编写了—一部长达二十三万字的著作——《钢桶工艺学》。
该书是以国内普遍的生产工艺为根据,并结合国际先进生产实际编写的。全书分十五章系统地介绍了钢桶的基础知识、钢桶结构、生产工艺、常用设备、质量分析等。该书可作为钢桶行业科技干部,技术工人的专业参考书,也可作为制桶技术的培训教材。对于提高钢桶行业职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技能都将有较大的帮助。
该书于今年四月已完成初稿编写工作,还需进步修改、补充、完善。书稿先经兰州制桶厂厂长金大年工程师审阅后并为该书撰写了序言,接着由高级工程师李克义对部分书稿评审后作了部分改动。今年五月份,杨文亮同志将全部书稿呈于中国包协金属容器委员会制桶分会,并在六月二十一日制桶分会第二次常委会上进行了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钢桶工艺学》一书,填补了钢桶行业的空白,是本正适时的书,分会积极支持出版,;并将尽快组织专家评审会,力争早日与读者见面。
该书的评审、出版等工作正在努力,出于出版量较少,资金问题较难解决,希望各制桶企业能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为该书早日问世,加速发展制桶业作出贡献。
(摘自《钢桶》杂志1990年第3期)
制桶技术工人培训教材已出版
由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组织编写的。《.油品销售行业工人中级操作技能训练辅导丛书》之一——《制桶工》,于1990年4月18至26日在北京已通过部分行家审定,现已出版。
本书是根据中国石化总公司《油品销售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级工“应会”的要求编写的。该书内容丰富,实用,通俗易懂,适合制俑厂作为中级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该书分五章:第一章常用制桶设备和操作技术。详细介绍了工艺设备、工艺要求及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用途、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本章按剪磨、焊接、桶身整形、卷边、喷涂,,冲压、桶口件成型、检验等工序分八节阐述,第二章制桶常用的模具和刃具。详细介绍了各种模具、刃具的材料、用途、热处理要求等基础知识。按剪刀和砂轮、桶身整形胎具,卷边滚轮和钢圈、冲压模具、桶口件成形刃具等分五节;第三章常用制桶设备的中修技术。这一章分两节介绍了制桶设备中修的范围、目标、要求,易损件的检验、修复和更换方法;第四章常用制桶设备的安装调试,分两节介绍了设备安装调试的程序方法及常用工器具等;最后一章简要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在应用方面举例说明。
该书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预计可在八月份与读者见面。此书可供制桶厂培训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供制桶行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参考。
化工部召开钢桶标准座谈会
为了征求化工部门钢俩生产厂对,《钢桶》国家标准草稿的意见,为了使《钢俑》国家标准能更好地引导企业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了使《钢桶》国家标准更科学、更合理,化工部《钢桶》标准座谈会于1990年5月11至15日在大连染料厂化工综合公司召开。参加会议的共20个单位,42位代表。
与会代表对《钢桶》国家标准进行了详尽充分地讨论3代表们一致认为,化工产品包装从规格、种类和数量上来看,均在这一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 《钢桶》国家标准应充分考虑到化工部门钢桶生产厂的意见。这样才能起到引导企业生产,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产品包装质量水平的作用。
与会代表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一致意见:
一、关于钢桶规格尺寸方面:建议《钢桶》国家标准中对钢桶规格尺寸只规定内径尺寸系列和公称容量规格,‘以适应四种不同钢桶类型。建议35升容量的钢桶内径为325mm或330mm,45至50升的内径为370mm或375mm。
二、关于钢桶性能试验方法方面:建议在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气密实验方法和方法中应从桶口件顶盖处钻孔注入压缩空气和水。建议钢桶性能测试指标应依据危险品包装分类等级确定。
三、关于钢桶产品检验规则方面:建议在出厂检验中生产批小于1000只俩时,不做破坏性试验,以上批检验结果为准,建议出厂检验每项样品数为3只,其中一只不合格即判定该项不合格,其中一项不合格时,加倍抽样复验,仍不合格时,判定该批不合格;建议增加对不合格批的处理方法。
四、由于盛装烧碱的包装桶在包装上有其特殊性,考虑到烧碱产骈包装在化工产品包装中的重要地位,与会代表一致呼吁化工部有关部门尽早制定出烧碱专用钢桶标准。
最后,为了使化工部门钢桶生产厂更好的团结、协作,在技术上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完善,为了更好的和兄弟部门钢桶生产厂协调和合作>为了改变我国化工产品包装的落后面貌,提高包装水平,与会代表一致建议成立化工部金属包装容器技术协作组,并上报化工部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