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商贸信息 图书库房 订阅查看 行业资讯 展会服务 招聘求职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首 页  
行业新闻 | 工艺技术 | 市场信息 | 标准法规 | 网上教程 | 资料查询 | 网上书店 | 企业动态
·设备工装 ·原辅材料 ·循环利用 ·企业管理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生产安全 ·微信直通车 ·视频展播 ·钢桶杂志 ·专著选登
      行业新闻:我们聚集国内外钢桶包装行业相关的新闻资料,让您足不出户了解行业大事,掌握发展方向。      
  首页-行业新闻-办好会刊,为发展钢桶行业而努力办好会刊,为发展钢桶行业而努力-中国钢桶包装网  

 
 

【历史资料】

办好会刊,为发展钢桶行业而努力

——在《中国制桶信息》编委扩大会上的工作汇报

《中国制桶信息》编辑部 李孟庄

各位编委:

《中国制桶信息》在制桶分会的各位领导、各位编委、通讯员及刊物支持者的帮助与支持下,从1988年5月创刊至今,己三周年了。过去的三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搞活”取得丰硕成果的三年,也是中国包协制桶分会健康发展的三年,会员单位由140个发展至189个;过去的三年是制桶分会扎扎实实抓行业基础工作的三年。抓了六个钢桶产品国家标准和企业升级标准的制订。抓了200升钢桶评优和中级工师资培训;过去三年是我会员单位进一步深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三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结着《中国制桶信息》的一份功劳。《中国制桶信息》在传达上级精神,交流管理经验和制桶技术,传递信息,反映国内外钢桶行业的动态上,起了桥梁与媒介作用。《中国制桶信息》正朝着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启发性、资料性方向迈进。她得到中国包协和中国包协金属容器委员会的充分肯定。在制桶分会常委会和委员会上,代表们赞扬了刊物所取得的成果,积极支持办好会刊。

今天请各位编委和刊物的积极支持者聚集一堂,总结创刊三年来的工作,讨论进一步办好会刊,进一步发挥会刊作用,使其为钢桶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将扼要总结一下编辑部三年来的工作。

一、《中国制桶信息》创刊的经过及其改进:

1、创刊经过:

1985年成立了制桶分会后,会员单位纷纷向分会建议搞个会刊,用于于传递信息,介绍先进经验。由于当时分会人力所限,一直未能实现这个建议。1988年初制桶分会主任委员温有钢同志为了加强制桶分会的工作,增加了制桶分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由4人增至6人。1988年4月济南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创办制桶分会会刊《中国制桶信息》的决定,会刊将有利于传递信息,使会员了解行业动态。在会议纪要中,呼吁各会员单位支持这一工作,踊跃投稿,要把会刊办好。分会委托我筹备办刊事宜。首先,需要确定将会刊搞成小报还是杂志。如果搞小报,文章要求短小,要求版面布置紧凑,并应有插图,标题字体多样化,刊物才美观,所以对版面布置要求较高。印刷方法有三种:刻腊版、打字或铅印。打印成八开小册子不美观,插图又不好处理。经研究,只有搞成八开铅印“简报”形式最为方便。即不要美工,篇幅可多可少又便于安排插图。 “简报”如何搞法?刊名叫什么合适?为了取得办刊经验,我走访了中国涂料协会。该协会有一本《中国涂料信息》月刊,为快速报道型刊物。经研究确定制桶会会刊名称为《中国制桶信息》,想把它也办成快速报道型刊物,季刊。实际上,做为季刊就不可能是快速报道型。因为制桶分会秘书处只能安排一个人搞刊物编辑,还要兼管其他工作,所以只能确定为季刊。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考虑到今后发展,经研究成立了《中国制桶信息》编辑部,确定了主编,并刻制了编辑部印章。1988年6月,《中国制桶信息》创刊号以八开铅印简报形式出版。稿件主要来自为筹备八八年会员大会,各厂报送分会的发言材料,济南委员会议材料以及1987年制桶分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创刊号刊登了征稿简则,设置了“行业动态”、“论坛”、“经验介绍”、“统计资料”四个栏目。采用套红刊头。无封面。尽管内容与刊名不符,无信息方面内容,但是还得到了分会领导的好评和许多会员单位的支持。主要是盼望几年的事,终究成了事实。

2、刊物栏目的增设及其改进。

从第二期开始增加了“简讯”栏目。为了加强钢桶技术方面的交流,为钢桶行业的科技人人员,提供施展才能的一席之地,从第三期开始增加了“制桶技术”栏日。这将有利于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或晋级,因为《中国制桶信息》毕竟是全国性刊物。为了增加刊物信息容量,在简讯中增加了短讯。会刊出版后,编辑部陆续收到一些很好的建议:如改进刊物封面。他们在来信中说:如果分会经费困难,可采取集资或增加会费的办法解决。从1989年第一期起,会刊增加了封面,采用三色印刷。由于发行量少,每期只有500册,未采用多色彩色封面,否则印刷封面费用要占刊物印刷费用一半以上。编辑部还请中国包协副会长高首善同志为会刊题写了刊头。为了配合制桶分会中心工作——制订钢桶产品标准,使会员了解其工作内容和进度,为了便于会员对旧的国家标准提出修改建议或意见,增加了“标准化”栏目。配合200升钢桶产品评优,刊登了“评优办法”和“检测细则”。配合发放200升钢桶生产许可证工作,刊登了发放《200升钢桶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方便了会员单位。许多会员单位是从《中国制桶信息》上见到《细则》的。

二、稿件来源及稿件刊登情况

稿件来源主要是来稿、拟稿和摘录。摘录主要摘自《中国包装报》、地方包协《简报》中国包协文件和钢桶方面各类会议纪要。

《中国制桶信息》自1988年创刊至1990年底共发行了11期,刊登文章数量如下:《行业动态》52篇、《论坛》16篇、《经验介绍》15篇、《制桶技术》25篇、《标准化》22篇、《国外考察》和《国外动态》3篇、《简讯》66篇文章。编辑部共收到来稿226篇,退稿8篇,其中:制桶技术方面文章占6篇。退稿原因是稿件内容不符合刊物要求。如有些文章未和制桶工艺及设备联系。表面处理文章主要阐述了电化学腐蚀机理。现象分析,道理不通。受力分析,力的分析假设条件不充分。有些来稿不扣刊物栏目。

三、费用情况

《中国制桶信息》所需费用,由制桶分会会员单位所交会费支付。

从1988年创刊至1990年第4期,《中国制桶信息》共出版11期。每期印刷500册。费用开:支21988.2元:

1.印刷费:14878.68元,平均每本2.71元

2.稿酬:5419.3元,平均每期492.66元。从1990年第3期起,编辑部按国家出版署规定渊正了稿酬。

3.邮寄费:1124.56元,平均每册0.23元。1990年7月30日邮资提价平均每本0.575元。

4.发行劳务费:565.4元。

制桶分会累计收入订刊费1008.50元。分会会费补贴刊物共计20979.7元。

四、发行情况

每期赠每个会员单位各2册,文章作者各1册,编委各1册,制桶分会正副主任、正副秘书长、制桶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各一册,挂靠单位6册,上级机关及关系单位15册,交换刊物4册。1990年订阅每期20册。装订精装合订本60册。

自1991年第1期起,以90年版制桶分会通讯录为准,赠各厂《中国制桶信息》通讯员1册凡报通讯员的单位赠,不报不赠。如有通讯员的寄通讯员,无通讯员的寄联系人。由通讯将刊物转交联系人一册,主管厂长一册。1991年第1期已刊登订阅启事,每册5元全年四期共20元o

五、稿酬问题

为了保证作者的正当权益,鼓励作者为刊物提供稿件,《中国制桶信息》编辑部和其他刊物一样,付给作者稿酬。为此,1988年5月参照文化部《书籍稿酬试行规定》制订了制桶氧分会《书籍稿酬试行规定》。1990年6月15日国家版权局公布了新的《书籍稿酬暂行规定》,分会又修订了制桶分会《书籍稿酬试行规定》。修改后稿酬:技术类文章为25元/千字,通讯报导类等15元/千字,文摘类8元/千字,一则简讯为l5元,一则短讯为8元。发放稿酬促进针寸桶行业技术交流,为刊物征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六、存在问题:

1.印刷错误较多。有些可不用文章,因凑版面而采用,致个别文章质量不佳。

2.充分发挥编委和通讯员作用不够,联系少,方法少,来稿面窄。

3.编辑力量不足,不能保证按时出刊。

七、今后工作设想:

1,增补编委,增设刊物理事。调整编委使编委会成为关心刊物,富有工作能力的班子。定时召开编委会和通讯员会议,各两年召开一次。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每次编委会应评选优秀通讯员,给予适当奖励。

2,从1992年第1期起《中国制桶信息》更名为《中国钢桶》。从1991年第1期起固定篇幅,每期48页。

3,加强刊物编辑工作,进一步提高刊物质跫,减少文字差错,坚持可用不用的文章不用,努力提高文章质量。

4,增发订单,扩大订户,尽量减少制桶分会经费补贴。

5,进一步做好稿酬发放,掌握好发放的尺度,将制桶分会稿酬发放暂行规定打印下发。

6,加强国外情况和经济信息报道。

7.以编辑部名义出版一些行业急需的内部图书资料,如《国外钢桶标准译文集》、《钢桶机械产品目录》等。

由于时间关系,总结的不够完全,请各位代表批评指正。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钢桶包装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钢桶包装网 版权所有
mailto:winlyons@chinadrum.net
【陇ICP备05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