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商贸信息 图书库房 订阅查看 行业资讯 展会服务 招聘求职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首 页  
行业新闻 | 工艺技术 | 市场信息 | 标准法规 | 网上教程 | 资料查询 | 网上书店 | 企业动态
·设备工装 ·原辅材料 ·循环利用 ·企业管理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生产安全 ·微信直通车 ·视频展播 ·钢桶杂志 ·专著选登
      行业新闻:我们聚集国内外钢桶包装行业相关的新闻资料,让您足不出户了解行业大事,掌握发展方向。      
  首页-行业新闻-关于《中国制桶信息》编辑工作的汇报关于《中国制桶信息》编辑工作的汇报-中国钢桶包装网  

 
 

【历史资料】

关于《中国制桶信息》编辑工作的汇报

《中国制制信息》主编 李孟庄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在各位领导、编委、通讯员及刊物支持者的帮助下,从1988年5月至今, 《中国制桶信息》已创刊三年多了。过去的三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搞活”取得丰硕成果的三年,也是中国包协制桶分会健康发展的三年岁过去的三年是制桶分会扎扎实实抓行业基础工作的三年,也是我会员单位进一步深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三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结着《中国制桶信息》的一份功劳。 《中国制桶信息》在传达上级精神,交流管理经验和制桶技术,传递信息,反映国内外钢桶行业的动态上,起了桥梁与媒介作用。她得到上级包协的充分肯定,也得到制桶分会常委、委员、会员的赞扬。他们说:“《中国制桶信息》是我国钢桶行业不可多得的益师良友”o《中国制桶信息》正朝着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启发性、资料性方向迈进。下面将扼要小结编辑部三年来的工作,汇报刊物的一些情况。

一、工作小结,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

(一)工作小结

1.克服困难,创办《中国制桶信息》。 1985年成立制桶分会后,会员单位纷纷建议搞个会刊,用于传递信息,介绍先进经验。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个建议,未能实现。1988年初,制桶分会主任委员温有钢同志为了加强制桶分会的工作,增加制桶分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1988年4月在济南召开的制桶分会委员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创办制桶分会会刊的决定。会议强调:会刊将有利于传递信息,使会员了解行业动态。呼吁各会员单位支持这一工作,踊跃投稿,要把会刊办好。

制桶分会秘书处办会刊,大家都未做过编辑工作,谁也没有办刊经验,刊物一切工作都是在不断探索中进行。、首先需要确定会刊的型式:报纸、杂志、还是简报?刻版,打字,还是铅印?经反复研究,只有搞戍16开铅印《简报》最方便:不要美工,篇幅可多可少,又便于按排文章中的插图。简报如何搞?刊名叫什么?月刊、双月刊、还是季刊?都需要确定下来。为了取得办刊经验,分会秘书处走访了中国涂料协会。该协会有一本《中国涂料信息》月刊,为快速报道型刊物。经研究确定制桶分会会刊名称为《.中国制桶信息》季刊,也是快速报道型刊物。因为制桶分会秘书处只能安排一入搞刊物编辑,此人还要兼管其他工作,所以只能确定为季刊。实际上,做为季刊就不可套基是快速报道型。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考虑到今后发展,成立了《中国制桶信息》编辑部,确定了主编,并刻了编辑部的印章。确定了印刷单位。

1988年6月, 《中国制桶信息》创刊号,采用套红刊头,以16开铅印简报型式出版。无封面。稿件主要来自为筹备八八年会员大会,各厂报送分会秘书处的发言料料,济南委员会议材料及1987年制桶分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创刊号刊登了征稿简则,设置了《行业动态》、 《论坛》、 《经验介绍》、 《统计资料》四个栏目。.尽管无信息方面内容,内容与刊名不符,但是还得到分会领导的好评。主要是盼了几年的事,终于实现了。

2.及时传达国家及上级包协对包装工业的指示。深入学习和领会国家及中国包协对包装工业的指示精神,才能把握住制桶分会工作的正确方向,企业才能健康地发展。创刊以来,先后刊登了《关于加强中国包装技术协会行业管理职能的报告》、 《江泽民、李鹏对包装工业的指示》以及邱纯甫会长、陆江和高首善副会长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等,共计12篇文章。通过会刊向包装企业、事业和广大包装工作者宣传了政府关于包装工业的政策、法令和意图。使制桶分会起到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企业问的横向联系和经济技术的交流,推动了钢桶行业的发展。

3.宣传贯彻制桶分会会员大会、委员会,常委会及各类会议精神。编辑部在组稿时,遵循一条原则:凡是制桶分会召.集的各类会议,凡有会议纪要的都予所全文刊登。使会员单位了解制桶分会当前的中心工作及内容。在制桶分会与会员单位间,沟通了信息,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

4.进行企业管理经验和钢桶技术的交流。会刊共刊登了16篇有关管理经验和35篇制桶技术方面的文章。介绍了钢桶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钢桶制造技术。在会刊上,各抒己见,相互李卜充,共同提高,促进了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刻受读者欢迎。

5.传递钢桶行业各类信息,为会员单位服务。信息是管理的基本投入和重要资源。没有信息就没有现代化管理。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一切经济和技术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作为一个有效的企业领导者,必须经常捕捉信息,研究信息,使用信息。这样,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否则,将危及企业的发展与生存。加强钢桶行业的信息传递是会刊的主要任务之一。创刊以来, 《简讯》栏目共刊登了121条短讯和简讯。向会员单位提供了准确,,f及时、适用的钢桶方面的信息。研究这些信息,使用这些信息,将促进钢桶行业的管理和发展,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6.介绍国外钢桶行业动态。会刊相继发表的6篇有关国外钢桶行业的文章。用较多的篇幅,刊登了1989年10月末在美国召开的新型钢涌、罐制造商第一届国际会议材料。这些材料的发表虽然不能解决我们生产和技术问题,但我们可所从中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钢桶制造商关注什么?他们在一起讨论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在发展的进程上,使我国钢桶行业少走些弯路。

7.配合制桶分会中心工作增设栏目,发表有关文章和资料。为了使会刊内容刊名相符,从总2期开始增加了《简讯》栏目。为了加强钢桶技术的交流,给钢桶行业的科技人员提供施展才能的—一席之地,从总3期开始增加了《制桶技术》栏目。此外,还配合制桶分会中心工作增设栏目,发表有关文章和资料。

1989年至1990年制桶分会的中心工作是制订有关钢桶的四项国家标准和钢桶企业升级国家标准。为了使会员了解其工作内容和进度,为了便于会员对旧的国家标准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从总4期开始,会刊增加了《标准化》栏目。相继刊登了28篇有关标准化的简讯和文章,有力的配合了这项工作的开展。配合行业200升钢桶评优工作,会刊及时做了有关报道,并全文刊登了《200升钢桶评优办法》和《200升钢桶评优检测细则》。使参评单位及时了解评比办法和评比要求,做好参评的准备工作。尽管制桶分会不负责200升钢桶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但考虑到这项工作关系到企业今后发展,是企业的一件大事,会刊全文刊登了《发放200升钢桶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许多会员单位是《中国制桶信息》上见到这个《细则》的。给企业提供了很大方便。

8.召开编委会,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刊物质量。为了提高会刊质量,充分发挥编委力量,今年5月份在桂林召开了《中国制桶信息》编委扩大会议。邀请编委和刊物的积极分子出席会议。会议肯定了《中国制桶信息》所取得的成绩。肯定了在交流信息、管理经验和制桶技术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希望会刊越办越好。会议研究确定了以下几个问题:进一步发挥通讯员作用,扩大征稿范围;将《中国制桶信息》更名为《中国钢桶》多加强刊物的征订工作,扩大发行量,减少制桶分会的经费补贴多加强经济信息和市场行情方面的报道多呼吁制桶分会加强会刊编辑力量,进一步提高会刊质量等。

创刊以后,从总4期开始改进了会刊封面。请中国包协副会长高首善同志题写了刊头字,会刊向正规化迈进一步,由简报改为杂志。初步建立了通讯员网。编辑部为了使会员单位了解钢桶市场行情,印发了1989年6月底钢桶行情价格表,供企业领导掌握钢桶价格信息。

(二)存在问题

1.由于稿件不足,有些可不用的文章,因凑版面而采用,致个别文章质量不佳。由于编辑力量不足,印刷错误较多,不能按时出刊。编辑部与编委和通讯员的经常联系较少。稿件少则不宜提高文章质量。联系少则稿件少,形成不良循环。目前,提高会刊质量的主要矛盾是解决编辑力量问题。

2.刊物内容与刊名不符。由于某种原因,《中国制桶信息》尚未领到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发放的准印证,无准印证的刊物,不属于国家正式承认的刊物。

3.虽然会刊的封面已做了改进,但是还不美观,有待进—-步改进,进一步活跃版面及内容。

4.充分发挥编委和通讯员作用不够。

5.《中国制桶信息》是中国包协金属容器委员会制桶分会内部刊物,知名度不大。大部赠刊,订刊很少。制桶分会会费年收入的15%左右贴补会刊。所以,必须加强会刊的征订工作,扩大发行量。扩大发行量后,即减少制桶分会的经费补贴,又增加了会刊的知名度。

(二)今后工作设想

1.调整增补编委,增设刊物理事。使编委会成为关心刊物,富有工作能力的班子。定时召开编委会和通讯员会议。充分发挥编委作用。每次编委会应评选优秀通讯员和优秀文章,给予适当的奖励。

2.从1992年第1期起, 《中国制桶信息》更名为《中国钢桶》。在更名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领取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颁发的准印证,做好刊物的公开化与合法化工作。

3.增发订单,扩大订户,增加刊物收入。将剀桶分会的经费补贴控制在今年水平,不再增加制桶分会的负担。将刊物增加的收入,用于开展办刊活动。

4.加强会刊的编辑工作,进一步提高会划质量。做好来稿的审稿和定稿工作。坚持不合质量要求的稿件不用的原则,从而保证文章质量和刊物质量。

5.进一步整顿通讯员网。发放通讯员证书。办通讯员培训班,提高通讯员素质。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一些信息基本知识和写作基本知识。提高通讯员的信息意识,更好地服务于钢桶行业。

6.加强国外钢桶业情况和国内经济信息的报道。我国的钢桶行业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管理上和技术水平上,存有较大的差距。为了减少差距,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或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须了解国外钢桶业动态。‘编辑部将尽力做好有关这方面内容的约稿和征稿工作。也希望一些到国外参观、考察、洽谈的会员单位及时写出观感,将稿件寄至编辑部,在会刊上予以发表。此类文章,将受到读者的欢迎。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经济信息对企业的领导者进行决策非常重要。编辑部将于明年开始在会刊上,每季度进行一次钢桶销售价格及钢板进厂价格信息发布。希望会员单位支持这项工作。

7.编辑部将出版一些行业急需的内部图书资料,如《国外钢桶标准译文集》、《钢桶机械产品目录》等。

二、汇报《中国制桶信息》的稿件、费用、稿酬和发行情况

1.稿件。自1988年5月创刊至1991年7月《中国制桶信息》共发行了13期,收到各类稿件275篇,其中:投稿(包括制桶分会秘书处供稿)189篇。编辑部从《中国包装报》、省包协《简报》、中国包协文件摘录稿件48篇。编辑部拟稿(主要是简讯和短讯)38篇。录用稿件为226篇,录用率为96.7%。制桶分会秘书处以外来稿共111篇,占来稿总数58.7%,刊登102篇,录用率为91.9%。来录用原因是:稿件内容不扣刊物栏目,另设栏目意义不大;文章内容未与制桶工艺及设备相联系;文章全部阐述原理,无学术和使用价值;现象分析,道理不通,受力分析,力的假设条件不充分了稿件内容和会刊以前发表的文章雷同,无新意。

各栏目刊登稿件数量:《行业动态》61篇,占已刊登文章总数22.9%;《论坛》21篇,占7.9%;《经验介绍》16篇,占6%;《制桶技术》35篇,占13.2%; 《标准化》28篇,占10.5%:《国外动态》6篇,占2.3%, 《简讯》 82篇占30.8%。《资料》17篇,占6.4%。

2.费用。 《中国制桶信息》所需费用,全部出会员单位所交会费中支付。

《中国制桶信息》总1-11期每期印刷500册。从今年开始(总12期起),每期印刷700册。总1~12期各项费用总计31162.18元。其中:印刷费18154.58元,占全部费用58.3%,平均每册2.63元,稿酬7391.37元,占23.7%,平均每册1.07元,邮寄费1731.22元,占5.56%,邮资提价前平均每册0.23元,邮资提价后平均每册0.56元,发行劳务费915.4元,占2.9%,开支其他费用(会议费、翻译费、培训材料费)2969.61元,占9.54%。创刊以来,收入订刊费1 559。5元91990年每册收费5元全年20元。制桶分会补贴会刊29602.68元。

3.发行。赠每个会员单位每期两册,从今年起赠3册(主管厂长、联系人、通讯员各一册)o由通讯员将会刊转交联系人和主管厂长各1册多无无通讯员的赠2册,将会刊寄联系人,由联系人转交主管分会事宜的厂长1册。每期赠文章作者和编委各1册。赠制桶分会正副主任、正副秘书长、制桶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各1册。赠上级机关及关系单位15册。与省市包协、中国包装科研情报所等换刊4册。赠分会挂靠单位6册。装订精装合订本60册。接受订刊每期21册。各期会刊均按“纸包”寄出。

4.稿酬。为了保证作者的正当权益,鼓励作者为刊物提供稿件, 《中国制桶信息》和其它刊物一样,付给作者稿酬。为此,1988年5月参照文化部《书籍稿酬试行规定》制订了制桶分会《书籍稿酬试行规定》。1990年6月15日国家版权局公布了新的《书籍稿酬暂定规定》,制桶分会又修订了制桶分会《书籍稿酬试行规定》。修改后,稿酬发放标准:著译稿技术类文章为25元/千字多通讯报道类15/千字1文摘类8元/千字;一则《简讯》为15元多 一则《短讯》为8元。

由于时间关系总结和汇报的不够完全,请批评指正!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钢桶包装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钢桶包装网 版权所有
mailto:winlyons@chinadrum.net
【陇ICP备05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