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我国中型钢桶和方便桶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天津市包装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李秀琴
根据中国包协、中国包装总公司文件精神,为了总结包装行业十年来的发展成就、经验以及存在的间题,为编制包装行业“八五”发展规划提供资料,天津书包协承担了对全国中型钢桶、方便桶进行调研的任务。1989年12月至1990年1月,我们抽调了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调研小组,制定了调研计划,向全国43个计划单列省市发出了函调信,并得到了热情帮助。调研小组先后走访了北京、长沙、株洲、广州、厦门、宁波等十个地区十四个企业。对整个行业的观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取得了一些数据和资料。并就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先后写出四个专题调研报告,经过整理和归纳如下:
一、中型钢桶和方便桶行业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钢桶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行业广大职工在各省市及包装总公司领导下,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艰苦奋斗,不断进取,把一个产品单一,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起步较晚的钢桶制造行业,逐步地发展成为具有自动化,半自动化先进设备,生产多品种、多规格,并用于国内外产品包装的钢桶生产基地。对保护和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对商品的贮藏、运输、销售和出口创汇都起了重要作用。钢桶行业是包装行业不可缺少的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走访和函调数据完整的15个生产中型钢桶企业及12个生产方便棚企业。共有职工4893人。年生产能力:中型桶425万只,方便桶5652万只。 “六五”和“七五”期间的技术改造投资额1872万元,新增机械设备195台套。中型钢桶生产企业多为单机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甚至很原始。方便桶生产设备较先进,其中9个企业引进了方便桶生产线或部分设备,但印铁工艺落后。至此,一些先进地区的桶罐生产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在短短的十年中,钢桶行业已有了很大发展。老设备、旧厂房不断得到更新和改造。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得到推广和运用。产品已由单一型逐渐向多品种、多规格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由于技术更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信誉,出内销转向了外销。目前在这27个企业中,已有19个企业的产品为出口配套。仅“七五”期间,方便桶配套出口1775万只,中型钢桶出口146.3万只, 为出口创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不断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三重七层圆弧卷边、钢桶密封填料、钢桶内涂料和远红外干燥等技术得到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有的产品被评为省、市、部的优质品;有的被评为定点生产厂家;有的企业被列为省市发展重点,产品被列为拳头产品;有的厂长被评为全国农民企业家。总之,钢桶行业为包装工业的发腿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向,发展也不平衡,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赴:生产企业多、散、乱;生产手段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虽然部分企业引进了一些生产线,但全行业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老工艺沿续使用,40~50年代的手工操作依然可见;科技人员缺乏,产品质量不稳定,新产品得不到及时开发;生产任务严重不足,引进设备不能达产;企业投入多,产出少,效益差,积累少,缺乏自我改造能力。
存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手工操作,单机生产。一些乡镇企业使用二手淘汰设备,为国内40~50年代水平。这样的企业约占50%。这些企业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火,管理水平差,产品质量没有保障,如宁波一家制桶厂,从1978年开始生产方便桶,是全国生产方便桶历史悠久的厂家之一,但日前仍在使用自制的设备单机生产。由于没有涨筋设备,该厂下料采用原始的成形法,仪2剪板下料成扇形。这种落后的生产工艺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卷边工艺中尚存在咬口工艺,渗漏问题较为严重。
2.产品外观质量差,,多年来,很多企业已经注意了产品的内在质量,但忽视外观质量现象严重,使得我们产品里细外糙,内精外粗,从而失去了很多市场。我们先后引进了多条方便桶生产线,但几乎都没有配套引进冷轧板洗油印铁生产线。造成方便桶的外装极不美观。以天津涂料包装器材厂为例,该厂白引进日本、瑞士、法国方便桶生产线后,港商和外商多次到厂洽谈出口方便桶项目,均因该厂没有印铁设备,而沿用喷漆工艺,致其外观质量差,而失掉了打入国际市场的机遇。天津灯塔牌油漆大量出口,所用印铁钢板,因我国不能生产,需从南朝鲜进口。
3.生产过程中的磨边工序噪音普遍严重超标。工人中,耳背、耳聋现象普遍存在。
4.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我们所调查的企业中,从事该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寥寥无儿。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低,有的企业竟无一名有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
5.原材料供应没有保障。调查得知,国家计划内供应的原材料只能满足需要的30-40%,而60%要靠企业白采解决。这给企业造成三大问题:一是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尤其是吃进口材料的,加大了产品成本,造成一些企业亏损;二是材料紧缺,造成企业生产停停打打,等米下锅的现象也较普遍;三是材料自身质量不好,也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6.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我们所调查的38个企业,分布在12个省市。行业布局分散,各地都感到权威性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尚未形成,行业统筹不力。各地区之间缺乏相互协作,技术交流少, 信息不灵。盲目上马现象仍很严重。在宏观管理上仍存在失控现象。
7.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调查中发现,有的企业采用地方标准,有的采用企业标准,有的无标生产。在现有的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中,制定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参照国外样品测绘的,有的根据用户要求制定的。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质量等级难分:运输及出口部门反映,咱们生产的钢桶放在集装箱、车皮和船舱中,长、宽、高三个方向都有较大的空隙,运输填充困难,磕、碰伤,撒、漏现象经常出现。
总之,钢桶行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国外同行业情况。
在我市钢桶行业技术改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一婪国外桶、罐生产行业的情况,现介绍如下:
1.日本: 日本制罐工业的三大支柱是:东洋制罐工业公司、日锦和前田。总产量占全FI本的60%。
我国的制桶、罐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多数引进日本和其它国家先进技术设备,水平接近国际八十年代水平。但我们的印铁工艺落后,下面主要介绍日本印铁工艺技术。
日本习老野印铁工厂:工场面积4800m2为单层,加工任务多,印刷冷轧板方便桶桶身。根据日方计算,冷轧板洗油后再印刷,成本比用马口铁低25~35%。印铁技术的关键在于烤炉。日本的烤炉设计精密。炉温调节、排烟都用电脑控制。炉长120m。 每段温度控制都很严格,最高温度可达250℃。
我国印铁行业往往只注重主机与油墨的性能,而忽略了对烤炉的研究。这是影响印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整个日本印铁制罐专业性特别强。
2.西欧:法国、意大利制罐水平高于日本io~is年。他们注重罐的外观设计,精美细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意大利20升方便桶生产线堪称世界最先进,每小时生产6000个桶。法国马赛Sobatier工厂是西欧主要的制罐机械厂。目前全世界有150条该厂生产的制罐生产线。天津引进了该厂的生产线,引起了外商的注意。
3.东南亚:香港没有20升钢桶生产厂。每年从新加坡、南朝鲜、台湾进口20万个。港商曾多次派人到天津油漆厂参观引进的生产线,并要求定货。1987年大连一家中美合资企业,美商指定要用天津桶,也曾多次来天津联系,均因天津产品外观质量差,无印铁设备,而改用南朝鲜桶。
台湾:每年销往美国少量方便桶。20升方便桶每个销价8美元。港商来津洽谈时提出,如天津桶有印铁生产线,每个可出14-18港元购买。
苏联:据系每年要从日本进口各种桶罐。
由此可见,我们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无论从生产手段,工艺设备, 还是从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覆盖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产品外观质量差距更大;我们通过对包装的多年研究,已经认识到产品的包装,特别是出口产品的包装的重要性。从而下决心要改变包装行业的落后面貌。我们是生产包装产品的企业,首先要树立包装意识,只有生产出合格的包装产品,才能改进产品的包装,才能保障和增加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三、对行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钢桶在包装行业中举足轻重,有着广泛的前景,有着很大的潜在市场,并越来越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但是,就目前这个行业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就要在治理整顿过程中,结合产业调整政策,从技术改造入手,走消化吸收的路子。要不断地开发研制新品种。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确定“八五”期间发展的重点、目标和方向,使这个行业在“八五”期间里有较大的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尽快制定和颁布国家标准。产品的标准是产品质量的保证。钢桶系列产品标准的制定,是当务之急,必须立即着手解决。据调查,国家技术监督局已在1989年下达了《18-200升钢桶》、《方便桶》、《桶口件》、《金属包装容器技术术语》国家标准的制定计划,予计不久将颁布。
2.利用和发挥各地机械行业的优势,搞好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工作。在调查的企业中,近三分之一的企业提出了在“八五”期间进行技术改造的设想,用先进的生产线来代替落后的生产设备。由于国家不允许重复引进国外设备,所以钢桶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工作是当务之急,也是改变行业落后面貌的有效措施。由于我们行业加工机械成套设备能力低,单靠自我改造是远远不行的,所以我们要发挥各地机械行业的优势,利用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来为包装行业服务。包装总公司要根据包装行业生产企业?的布局,在全国各地相应地建立为包装行业服务的包装机械成套设备生产基地,承接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工作及为国内引进包装设备提供维修用成套备品配件,促进和实现国产化工作。在这方面,天津作了一些工作,我们在行业中优先进行了25~70升中桶的消化吸收。这条生产线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当代先进水平的成套制桶设备。间时,也走出了一条利用机械行业的优势,为包装行业服务的新路。
3.引进或研制冷轧钢板洗油印铁生产线,提高钢桶外观质量。多年来,因为我们只注意引进了制桶罐生产线,而忽视了印铁生产线这一关键设备,至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国外市场,所以建议在“八五”规划中,引进或研制冷轧板洗油印铁生产线。天津市涂料包装器材厂曾多次提出申请报告,要求引进印铁生产线并做过测算,总投资予计65万美元,形成能力后,每年出口创利37.5万元,内销获利300万元。
冷轧板洗油投产后,国内印铁桶罐可全部采用冷轧板,淘汰马口铁,节省大量的外汇。据调查马口铁每吨比冷轧板高出90美元,每年包装用进口马口铁按50万吨计算,每年可节省外汇4500万美元。
4.以纸代钢,大力发展纸桶行业的趋势很猛。近年来,由于国内外马口铁紧缺,价格不断上涨,所以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比钢桶成本低的纸桶上来。纸桶的用途越来越广,范围越来越大,一些生产钢桶的企业开始转向生产纸桶。以纸代钢,以纸代木已成为发展趋势。
5.研制方型桶,推广集装箱运输。建议研制和推广方型桶。它不但便于码放,而且便于运输。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可以更好地利用箱内容积,减少占地,提高运输量,降低运费。按每年运1000万个桶计算,可节省运费1.5亿元;推广使用集装箱可节约原材料。目前,固外生产的桶板厚均为0.35mm,运输为集装箱。而我国桶板厚多为0.4 mm以上,建议国内制桶板厚采用国外标准,推广使用集装箱运输方式,这样,每年可节约板材5万吨以上。
6.建议研制和推广金属桶内壁防腐、内腔喷塑、高强度防腐剂等科研成果,以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和性能。
7.建议中国包协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在行业之间开展广泛的技术和信息交流,加强横向之间的联系,互通情报,使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得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I司时,还要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和输送,要努力提高全行业人员的素质。
以上材料,供各兄弟单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