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桶业应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
杨文亮
今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建立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责任。为此,中国包装联合会及时成立了循环经济委员会并以此推动包装业的健康发展。制桶业是包装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势在必行。
一、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
近年来,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成为一股新的经济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如今人类努力改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崛起,且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关注。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21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必须倡导循环经济方式, 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我国进入人世后过渡期,世界包装强国会凭借其资本优势、高起点的开发创新能力大举进人我国的包装产业领域。对此,国家应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应有前瞻性地,有准备地提供可行的优惠政策扶植有发展潜力的包装企业。为此,包装设备制造行业的企业要赢得国家政策上的扶持,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就必须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入世后,由于一些相关行业已出现增产的势头,它将带动金属包装行业内需和出口商品的双增长。
在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为了全面做大做强中国包装工业,使其得以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就应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上及涉及今后的产业发展规划中,研究关注有关情况。
二、制桶业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状况
1、制桶业是资源消耗很大
包装工业产品70%以上为-次性使用,用后即成为废弃物,产品生命周期较其它工业产品短,故消耗资源量大。由于目前国家 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回收包装废弃物的有效 机制和相关政策配套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另外,制桶企业大都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较低,能源运输的全面紧张无形中放大了国内能源和资源紧张的态势,加剧了企业经营上的困难和能源资源上的消耗。在制桶业,钢材约占产品成本的比重为80%以上,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钢材搬家"。从总体上看,由于我国包装工业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资源消耗较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美国4.3倍、日本的11.5倍。
2、制桶业能源消耗比重大
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7倍。相对制桶业而言,钢材的耗电量 (同一体积容器)为O.70kwlh,能耗比都远大于其他包装材料的比重。中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如果这种资源消耗状况不改变,那么按照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全世界的资源供给都会出现进一步紧张。从这个角度说,减少单位产量的资源消耗,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而且是维护中国发展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的需要。
制桶业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居多的行业。行业中存在着如规模小、集约化生产度低、低水平重复、品质结构趋同化、价格竟销等现象;再加之能源价格、原材辑伊格的持续上涨,增加的生产成本又不能有敢地向下游行业转移等等。面对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和困难,都对我们原来的增长方式——从产业结构到产品结构,从环境生态要求到技术升级换代,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都迫切要求我们做根本性的调整。
当然有些企业也借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些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采取重组、兼并租赁等方式,利用区域差异,分散风险,形成产品集中度高和产业规模效应,向差异、规模专业、国际化和高附加值产品过渡。国内一些大型企业走的是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模式,他们或以地区性品牌为基础迅速扩张,辐射全国;或整合多个合营或联营的公司的发展模式.奠定了新的市场格局,为企业长远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成功的探索。
3、生产能力高于产量,造成资源配置上的浪费
一些企业盲目地投入生产线和生产设备,致使产能在高位无以释放。资产利用不当,超前投入,都与中央现今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南辗北辙。这种超前效应与我们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的滞后令人忧虑。固定资产投资过快、过热,使企业终食恶果。企业折旧成本增加、挤占流动资金、拖延还贷周期、增加财务费用、失去金融诚信、设备期闲置、增加正常维护保养成本和费用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企业冲破价格底线,进入空前惨烈的无序竞争,甚至违背市场规律,成本和售价倒挂。
三、以循环经济为纲发展制桶工业
要使制桶业健康发展,就必须以循环经济为纲,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的加大发展力度。
建议制桶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关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项目决策上,要从战略角度把握市场风险,控制产业投资,注意产能过剩。
2、制桶业在"十一五"以至今后十数年间,还是以充分满足国内需求为主。注意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防止产业规模过度扩张,逐步淘汰高挺材、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3、在眼光瞄准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立足自己提高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在研发上要高起点,靶向准,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行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4、当前科技成果在转化和应用领域普遍滞后,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一状况,应重点加强产品和材料技术的孵化和培训,构筑技术研发及缩短相关技术应用研究的中间环节,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使科技在建立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5、加强企、校挂钩,与大型包装集团合作,建设和完善广、学、研、贸的服务体制;加快科技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储备;有计划地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
6、加强对绿色包装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大力开发适合循环经济的产品。为了减轻钢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围绕钢桶新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工艺的"减量化"、"薄壁化"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结合国际标准进行结构设计,改进产品标准,争取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总之,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发展循环经济这些核心环节。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转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我们知道,在工业领域,依靠技术进步能够使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0%至30%。因此,我们在制桶业也应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建设钢桶行业的绿色标准评价体系。要善于发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要推动技术进步,鼓励技术创新,从资源的优化组合、产业链的有效衔接进行区域功能的整体定位,构成整个区域的比较优势,构筑行业内的互动、转移、辐射,开发新的替代材料和高性能材料,调整结构、集约经营、开发高端产品,用科技提升竞争力。
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下,在与市场繁荣同步的发展之中,钢桶产品的花色品种还应努力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重量更 轻、更省物料、更环保、更具视觉魅力的包装正在不断呼唤钢桶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