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到,前不久,江苏兴化市城区一个体焊工王某在为一居民顾某改装焊割旧钢桶时,当场被炸成重伤而死亡。经调查,这些被改装的钢桶曾盛装过二甲苯、环已酮等易燃液体。那么,这些空桶又怎么会爆炸呢?
原来,这些曾经装过易燃易爆液体的空桶并不空,在桶内液体用完后,空桶被废弃了。但桶内的易燃易爆液体残余物蒸汽在桶内形成混合气体,当这种蒸汽达到某爆炸浓度极限,遇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所以,《劳动保护》杂志第12期上指出,对盛装过易燃液体的空钢桶,不能随便敲打、切割、焊接,必须彻底清除残留易燃液体,以防燃烧爆炸事故发生。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种钢桶,哪就是笔者前年曾设计的一种特殊结构的钢桶,有人叫它“新型不留残余物钢桶”,它的桶项是采用流线型拱项结构,当钢桶扳倒倾液体时,桶内液体会全部被倒出来。此结构设计的论文在《钢桶》杂志和“九六中国包装设计技术研讨会”上发表后,曾有很多行内人士很感兴趣。但兴趣总归是兴趣,因为此结构不是国家标准,所以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在加之这种钢桶还没有得到用户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故难以推广。后来笔者有幸应包协制桶分会之约对新的国际“钢桶标准草案”进行翻译,了解到国际标准把不留残余物的钢桶结构制订进标准加以规定,可见这个路子是走对了。我想今后我们的钢桶应尽快地执行这个标准。
钢桶内留有残余物,不仅仅是在改装加工时易出危险。由于它不能把内容物全部倒出,便造成了内容物的浪费,并给再次使用造成了麻烦,钢桶也不易清洗,因为清洗液同样倒不干净,而且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常常使本可以再次利用的钢桶变成了一次性使用的钢桶,浪费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不留残余物钢桶的出现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国际贸易的需要,随着国际标准的逐步实施,旧结构的钢桶将失它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