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桶企业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的模式探讨
杨文亮
目前,我国制桶企业中已有几家实施了ISO9000系列标准的认证,但大多数制桶企业都没有完成这项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是多数制桶企业资金匮乏、经验不足、资源短缺、文档不全。兰州制桶厂作为我国第一家取得认证的企业,在体系认证和五年来的体系运行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制桶企业在多重困难的条件下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ISO9000标准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适合制桶企业的自主实施模式。
一.内外环境迫使制桶企业实施ISO9000标准
⒈内部质量管理的需要
最近,一项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调查表明,世界90%左右的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把质量看得比价格重要,而在10年前持这种观点的消费者仅占30~40%。市场趋势的变化,已使质量成为竞争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所说:“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因此,对于进入21世纪的企业而言,必须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永远第一”的观点;必须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ISO9000综合了世界各国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经验,可以为企业提供建立科学的质量体系的方法,帮助企业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很多制桶企业的内部管理往往乱无章法,现场指挥随意性大,工艺操作标准化程度不高,工艺纪律不严,质量损失大。因此,制桶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损失,强化内部质量管理,迫切需要实施ISO9000。
⒉外部市场的压力
国内外很多大企业为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损失,增强市场和顾客的信任,大都率先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并通过认证。这些企业为了保证其产品质量,往往要求其分供方,即作为其合作伙伴的制桶企业也实施ISO9000标准,并通过认证。据曼彻斯特企业学校的调查报告,有58%的调查对象申请ISO9000认证是为了满足其客户公司的要求。
因此,制桶企业实施ISO9000标准,既是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外部市场的要求。总之,内外环境正在迫使制桶企业实施ISO9000。
二.制桶企业实施ISO9000的困难
制桶企业多数是小型企业,实施ISO9000标准,面临着比大公司更多的困难,主要有以下方面:
⒈资金匮乏;
⒉缺乏质量管理技能与经验;
⒊企业高层领导对该标准知之甚少;
⒋缺乏熟悉该标准的人才;
⒌制桶企业在运行中主要依靠口头沟通,文件往来极少,建立ISO9000质量体系将增加工作量,员工短时间内也难以适应。
三.制桶企业实施ISO9000的模式
由于制桶企业的资金有限,实施标准的基础工作接近空白,完全依靠咨询机构也不太现实。因此,较好的办法是适当简化贯标程序,采取自我实施模式。
自我实施模式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十八个步骤来进行(如表1所示),下面对各阶段内容作简要说明。
表1 自我实施模式的阶段与步骤
实施阶段 |
实施步骤 |
⒈准备阶段 |
⑴成立领导小组,进行骨干培训 |
⑵制定工作计划与程序 |
⑶进行质量普及教育 |
⒉现状分析阶段 |
⑷设立质量信箱,收集质量问题与质量改进建议 |
⑸依据质量环,进行质量诊断 |
⒊体系总体设计阶段 |
⑹制定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
⑺依据企业特点选择质量体系类型 |
⑻体系图设计 |
⑼质量形成系统图设计 |
⒋体系文件编制阶段 |
⑽程序图设计 |
⑾信息流程图设计 |
⑿工作标准的制定 |
⒀质量手册的编制 |
⒁质量体系文件的审定、批准与发布 |
⒌体系实施与运行阶段 |
⒂质量体系的实施培训与教育 |
⒃质量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
⒄体系的审核与评审 |
⒅适当时候与注册机构联系,申请认证 |
⒈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分为三个步骤:
⑴成立领导小组,进行骨干培训。
实施ISO9000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多,难度大,牵涉面广,并且可能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背。因此,在质量体系建立过程中需要一个稳定的组织来领导这项工作,为此,成立一个体系建立领导小组是很有必要的。为了顺利开展工作,必须保证小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组长应由企业一把手担任,组员由各部门主管、企业质管人员以及技术骨干组成,并且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技能培训,在适当时候要组织小组成员到已经实施ISO9000的企业参观学习。
⑵制定工作计划与程序
计划是工作开展的保证,程序是工作开展的步聚。实施ISO9000标准,只有制定好工作计划与程序,各项工作才会稳而不乱地进行,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实施过程。
⑶进行质量普及教育
对全员进行质量普及教育,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有利于企业上下形成共同的质量语言,有利于员工掌握质量方法,有利于员工深刻理解体系实施的意义,这样才有可能确保企业上下协调一致,共同推进标准的实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⒉现状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两个步骤:
⑴设立质量信箱,收集质量问题与质量改进建议
弄情现存的质量问题是质量改进的前提,质量改进建议是质量改进措施的重要来源。收集质量问题和质量改进建议,不但有利于明确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而且有利于提高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也是推进质量改进的重要措施。
⑵依据质量环,进行质量诊断
质量环描述了质量形成过程的主要阶段,包括市场调研、产品研制、工艺准备、采购、生产、检验、销售和服务。对以上阶段进行诊断,分析各阶段质量控制的状况,可以及时对发现存在的问题,明确薄弱环节,为体系的建立指明方向,也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⒊体系总体设计阶段
⑴制定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了企业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的纲要。因此,必须高瞻远瞩,反复考虑,认真制度,并使全体员工理解。
⑵依据企业特点选择质量体系类型
根据企业特点,在可供选择的几种质量保证模式中选择一种,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哪些体系要素及采用程度。
⑶体系图设计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质量体系的总体设计。一般来说,可以按产品或质量职能来建立质量体系。按照产品建立的质量体系,一般可分为产品工艺设计过程质量保证、材料与外购件质量保证、产品生产过程质量保证、产品检验过程质量保证、产品入库管理质量保证和产品使用过程质量保证六个部分。按照质量职能建立的质量体系可分为质量培训与教育、质量信息收集与反馈、质量检验、质量监督和质量诊断七个方面。
⑷质量形成系统图设计
根据质量体系的要求,把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按照质量形成过程和各个环节进行层层分解与展开。每个环节又可分解为若干控制程序与控制点,每个控制程序和控制点又可细分为若干个控制因素。
⒋体系文件编制阶段
这一阶段分为五个步骤:
⑴程序图设计
对于企业中的一些主要工作内容或工作环节,编制工作程序图、明确规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何执行,怎样控制,怎样反馈,使质量保证活动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
⑵信息流程图设计
根据程序图的内容和要求,绘制信息流程图。信息流程图把程序图中要求的各种表、卡、单的运转流程和反馈方式绘制出来,明确说明这些表、卡、单由谁填写,谁审核,谁执行,谁保管,怎么流转,如何反馈。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各部门与各工序之间操作上的模糊与重复,而且可使企业的质量保证工作实现程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⑶工作标准的制定
工作标准是企业各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的依据。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标准,质量体系就无法建立和运转。工作标准应明确规定每个职工(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以此作为检查、考核、奖惩的依据,使全体职工以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
⑷质量手册的编制
在前面几个步聚中,已经形成了企业必要的程序文件和工作标准,这时只要结合企业质量方针与目标将这些文件与标准进行浓缩与提炼,就能编成企业质量手册。
⑸质量体系文件的审定、批准与发布
将质量体系文件送交企业领导审查批准,批准后正式下发。
⒌体系实施与运行阶段
这一阶段分为四个步骤:
⑴质量体系的实施培训与教育
对企业员工进行质量体系的实施培训与教育是体系正常运作的先决条件。只有全体员工了解了体系的内容,明确了体系对各个岗位的要求,才有可能保证员工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去开展业务。
⑵质量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在确认质量体系的实施培训与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后,宣布体系正式实施。
⑶体系的审核与评审
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是确保质量体系正常运行的有效途径。内部质量审核要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对各部门、个人的工作质量及执行程序的情况进行审查。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用性所作的正式评价。这两类审核是推动质量体系正常运行的动力,制桶企业也必须定期地认真地做好这两项工作。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严格考核,以进一步健全质量体系。
⑷适当时候与注册机构联系,申请认证
经过上述各阶段的努力,企业的质量体系已经基本符合选定标准的要求,如果财力允许,可以与注册机构联系,申请认证。
四.结论
由于内外环境的需要,制桶企业面临实施ISO9000标准的问题。与其它大型企业不一样的是,多数制桶企业规模小,管理基础差,实施ISO9000既缺乏经验,又缺乏资金,还缺资源。因此,对于大多数制桶企业而言,实施ISO9000往往是从零开始。这样,自我实施ISO9000就成了制桶企业的必然选择。ISO9000的自我实施模式向广大制桶企业展示了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实施ISO9000的通用步骤与方法。希望这一模式的研究能够推动我国制桶企业的贯标与认证工作,进而把我国包装行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