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序发展金属包装工业
近年来,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成为一股新的经济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如今人类努力改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崛起,且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关注。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21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必须倡导循环经济方式,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我国将进人人世“后过渡期”,世界包装强国会凭借其资本优势、高起点的开发创新能力大举进入我国的包装产业领域。对此,国家应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应有前瞻性地,有准备地提供可行的优惠政策扶植有发展潜力的包装企业。为此,包装设备制造行业的企业要赢得国家政策上的扶持,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就必须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人世后,由于一些相关行业已出现增产的势头,它将带动金属包装行业内需和出口商品的双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金属容器包装工业与其他五大门类包装工业的发展同行,现已发展成包括印铁制罐、密封罐、钢桶及各种瓶盖为一体的金属容器包装工业体系,跻身全国包装工业重要行列,成为主要为食品、罐头、饮料、油脂、化工、药品、文教、军用品及化妆品等相关行业提供产品包装配套服务的行业。由于金属包装印刷精美、制作精细,具有保质期长,携带方便,特别适合旅行、野外作业及战地需要,深受消费者欢迎。
在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为了全面做大做强中国包装工业,使其得以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就应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上及涉及今后的产业发展规划中,研判关注有关情况。
有关金属包装工业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资源耗用型产业
包装工业产品70%以上为一次性使用,使用后即成为废弃物,产品生命周期较其它工业产品短,故消耗资源量大。由于目前国家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回收包装废弃物的有效机制和相关政策配套,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以2004年为例,包装工业总产值超过了3200亿元,其中2300亿元的产品将成为包装废弃物。落实到金属包装产业来讲,据金属委员会一份调查材料显示,近几年铝制易拉罐市场年需求量徘徊在70亿个,冷轧板钢桶市场年需求量约6000万个,也可称得上是包装产业门类在资源消耗的中上档次。金属罐类以马口铁冷压板材和铝板为生产原料,属于高技术规格的包装用材。2004年金属容器行业购人了150万吨马口铁,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进口板材;另有从国外进口原板在国内加工镀锡的,都使国家付出了大量的外汇。由于对板材的依存度大,当2003、2004年我国钢铁业举起反倾销大旗,马口铁销售价格像打了气的血压柱一路攀升之时,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2002年6月至今已提价80%以上,而金属制罐业所增加的成本,向下游行业转移不足20%)。其次金属包装企业大都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较低,煤油电运的全面紧张无形中放大了国内能源和资源紧张的态势,加剧了企业经营上的困难和能源资源上的消耗。国内现有年耗用马口铁万吨以上的企业约60家,如国内龙头企业中粮美特年耗用马口铁为7.5万吨,产销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罐头年用马口铁罐约40亿只左右,在出口及内销不断增长情况下虽大有发展前途,但是马口铁价格居高不下却使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困难重重。总体上由于我国包装工业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资源消耗较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美国4.3倍、日本的11.5倍
2004年金属容器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共消耗材料约150万吨,其中马口铁l”万吨、铝板17万吨;平均每亿元产值耗材0.54万吨。
能耗比重大
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7倍。相刘金属包装而言,铁、铝包装材料的耗电量(同一体积容器)铁为O.70kw/h,铝为3.OOkw/h,能耗比电都远大于其他包材的比重。中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如果这种资源消耗状况不改变,那么按照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全世界的资源供给都会出现进一步紧张。从这个角度说,减少单位产㈩的资源消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而且是维护中国发展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的需要。
金属包装工业也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居多的行业。一些行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如规模小、、集约化生产度低、低水平重复、品质结构趋同化、价格竞销等;再加之2003、2004年我国煤油电运空前紧张,国际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上游企业也以此为由,实施材料提价等;增加的生产成本不能有效地向下游行业转移等等。雪霜之累令业内人士至今还虎色变,记忆犹新。面对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和困难,都对我们原来的增长方式——从产业结构到产品结构,从环境生态要求到技术升级换代,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都迫切要求我们做根本性的调整。企业在市场的挤压下和能源资源这两只无形巨灵掌的调控下,逼上梁山,苦寻一条转移压力、突出重围的途径。
此外,由于生产订单不饱和,企业在三班不能满负荷开机不得不停烘干炉的情况下,而白白消耗了大量能源。还有企业管理和生产任务的脱节等等,也直接造成的能源资源的浪费。
当然有失必有得,企业也借机重新洗牌,调高了产业准人的门槛。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采取重组、兼并、租赁等方式,利用区域差异,分散风险,形成产品集中度高和产业规模效应,向差异、规模、专业、国际化和高附加值产品过渡。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如杭州中粮美特、北京奥瑞金等企业走的是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模式,他们或以地区性品牌为基础迅速扩张,辐射全国;或整合多个合营或联营的公司;或以出口为导向,以设计服务、贴牌加工和海外市场“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奠定了新的市场格局,为企业长远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成功的探索。
产能高于产量,产需严重失衡,造成资源配置上的浪费
像当年尤汁划、无节制的生育一样,盲日地购置引进大量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致使产能在高位无以释放。资产也是资源,利用不当,超前投入,都与中央现今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南辕北辙。这种超前效应与我们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的滞后倒有时令人有苦乐不均的喟叹。固定投资过快、过热,终食恶果。企业折旧成本增加、挤占流动资金、拖延还贷周期、增加财务费用、失去金融诚信、设备期闲置、增加㈠常维护保养成本和费用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企业冲破价格底线,进入空前惨烈的无序竞争,甚至违背市场规律,成本和售价倒挂,至今令业内人士谈起还是不堪回首。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循环经济为纲,发展中国的金属包装工业
今后行业发展中应关注的几个方面;
1.在项目决策上,要从战略角度把控市场风险,控制产业投资,注意产能过剩。
2.金属包装在“十一五”以至今后十数年间,还是以充分满足国内需求为主。注意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防止产业规模过度扩张,逐步淘汰高耗材、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3.今后数十年,妨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困难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这也同样是包装工业所面临的制擎。因此,包装工业不可能独善其身游离于总体经济发展形势之外,更不会有什么悄然独行。我们知道现代的经济增长首先依靠技术和技能的不断增进,因此,能否不断地保持技术的进步,是解决资源和环境这对困扰行业长远稳定发展的孪生双胞的最佳途径。在眼光瞄准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立足自己提高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在研发上要高起点,靶向准,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在若干重要领域先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行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4.当前科技成果在转化和应用领域普遍滞后,利技成果产业化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状况,应重点加强产品和材料技术的孵化和培仃,构筑技术研尽良缩短相关技术应用研究的中实环节,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使科技在建立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5 加强企、校挂钩,与大型包装集川合作,建设和完善广、学、研、贸的服务体制;加快利技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储备;有计划地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岗位轮训。
6 加强对绿色包装产业的研发和投入,大力开发适合循环经济的产品。
为了减轻包装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围绕包装新材料的开发和制造工艺的“减量化”、“薄壁化”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结合结构设计,争取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环境友好的包装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绿色评价通常应考虑以下因素:
——包装材料的消耗减少率;
——辅助材料的消耗减少率;
——能源的消耗减少率;
——公共资源的消耗减少率;
——废旧材料的使用率;
——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材料碎屑的回收利用性;
——每个基本单位包装材料在加工时所耗制造材料重量和体积的减少性
——对水和空气的污染程度;
——溶剂及其他外来物质在包装材料加工时的混和率与残留性;
——包装加工设备对能源、资源和人体的保护性。
7.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为了减少企业的苦痛,帮助行业解决困难,金属包装的行业组织——金属包装容器委员会,曾多方呼吁国家有关部委及相关行业组织慎用反倾销手段;组织召开与上下游行业组织的联系会议,进行价格协调;业内价格协调会,加强行业自律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以上种种,也从侧面反映出资源和能源压力下行业的苦痛,以及试图寻求缓解消弭的办法。今后继续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功能,积极反映企业的诉求,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寻求相关行业的谅解和协调共同发展。
专家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发展循环经济这些核心环节。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转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我们知道,在工业领域,依靠技术进步能够使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0%至30%。因此,我们在金属包装行业也应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建设金属包装的绿色标准评价体系。要善于发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要推动技术进步,鼓励技术创新,从资源的优化组合、产业链的有效衔接进行区域功能的整体定位,构成整个区域的比较优势,构筑行业内的互动、转移、辐射,开发新的替代材料和高性能材料,调整结构、集约经营、开发高端产品,用科技提升竞争力。
我国务包装工业门类的许多品种,无论从产值还是产量都已显示山世界包装大国的形象,加之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以及将要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还有十六大会议指出的宏伟目标—20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等等“利好”,都将给金属包装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人均消费量看,中国金属包装市场尚有很大潜力。有资料统计,中国年人均消耗饮料约10罐(二片罐和三片饮料罐之和)大大低于美国人均380罐的水平;中国人均年耗食品罐头不足1.9公斤,而西欧发达国家均达到50公斤,㈠本人均每年消费水平为23公斤,远未达到所谓的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中国年人均消费提高10罐,每年就需要260亿罐的供应能力。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下,在与市场繁荣同步的发展之中,金属包装产品的花色品种还应努力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重量更轻、更省物料、更环保、更具视觉魅力的包装正在不断呼唤金属包装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当前,发达同家印铁产品已采用O.12mm甚至更加超薄的马口铁,扑采用微卷封技术进行制罐、制桶和制盖,以及川火或微波炉直接加热罐头的新技术,这都离不开企业大对金属包装制品的科技研发的投入,减少对原辅材料的依存度和产量上的依赖:,国内企业也开始加大了利拄研发的速度,:比京奥瑞金公司勇于实践摸索出一条新路,于去年研制成功薄壁三片罐,厚度,可以往产品比减少了o.03-0.05毫米,其优点是在生产过程小降低材质的损耗,减少了生产成本,废品率低,减少厂15%的采购成本,由于属二次冷轧铁,工艺技术也相对稳定,创出了‘条降低资源消耗,实现金属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自主研发之路。
近几年来,为了减少企业的苦痛,帮助行业解决困难,金属包装的行业组织—金属包装容器委员会,曾多方呼吁国家有关部委及相关行业组织慎用反倾销手段;组织召开与上下游行业组织的联系会议,进行价格协调;业内价格协调会,加强行业自律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以上种种,也从侧面反映出资源和能源压力下行业的苦痛,以及试图寻求缓解消弭的办法。
加大对资源再生产行业的投入,在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过程中,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和减轻环境污染压力。据有关经济数据统计表明,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至60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可达1.8万亿美元。这些国内外的统计数据多方面折射出,中国金属包装市场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金属包装工业的发展与包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所走过的路有很多都是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经济高速发展期间遇到的不可回避甚至是不可逆转的问题。作为我国包装产业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安排而言,结合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未来的金属包装也应向其它包装工业门类一样严密关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我国金属包装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减少企业的苦痛,帮助行业解决困难,金属包装的行业组织—金属包装容器委员会,曾多方呼吁国家有关部委及相关行业组织慎用反倾销手段;组织召开与上下游行业组织的联系会议,进行价格协调;业内价格协调会,加强行业自律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