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包装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金属包装现状
一、金属包装的特性
之一:密封性、包藏性、加固性
之二:优异的金属质感及加工表现能力
之三:与其它材料相比,更具绿色降解性
二、金属包装的分类
金属包装分类的方法很多,一般采用下述几种方法。
1、金属包装分类与印铁
与纸、塑、玻璃等在设计、印刷、工艺、环保、效率、效益展开全面竞争
(1)、原料包装的储藏罐多为白皮、价格敏感,要求高,最宜见技术内功;
(2)、美术罐是高附加值包装,改变罐型可以左右价格。
(3)、量大面广的标准罐市场,既要内涂,又要外印。
储藏/促销/装饰
A、储藏和运输包装 内涂要求提高
B、促销包装
C、装饰包装外观要求提高
A-B-C包装对外观设计和印刷的依赖依次提高;
C-B-A包装对内涂抗性要求依次提高;
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A-B-C各自面对不同的市场,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能力要求。
2、按主要用途分类
(1)、储藏和运输包装: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化工原料产品的保藏和运输包装。重点解决密封性和内涂抗性问题。高品质、高稳定、数据化
(2)、促销包装:主要用于既要保藏,又要印刷涂装,如:饮料,食品,气雾剂等快速消费品,以促销为目的包装。最适合大厂间拼抢角逐,也是和其它包装材料竞争最激烈的策略市场。
(3)、装饰包装:以纯装饰印涂和制罐为主,礼盒,胶卷、家电、文具的典型市场特点是:其竞争的核心能力是设计和模具开发,产品附加值高。
金属包装在软饮料及环境的友好上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软饮料市场量大面广,金属包装应有一席之地。但在软饮料包装中金属包装不是主力市场,而是一种策略市场,目标是抓住每一个有利环节,不断创新设计,推出更加新颖,时尚,便利的包装,而不放任自流,努力占据这块面广的快速消费品包装市场。
3、策略角度的新分类
金属包装细分市场众多,气雾罐、涂料罐、文具盒、礼品罐、电池和家电包装、易拉盖、皇冠盖、旋盖铝防伪盖、胶卷壳等。
优异的环保绿色特点
金属质感及特有加工表现力
金属包装将得到可持续发展和支持
三、国内金属包装现状及相关发展
1、金属包装是绿色的;
2、储藏、促销、装饰包装各有专功,一般大小企业均考虑的差异化生存,做"专、精、特、新"。争取在细分行业或地区内, 获得可持续发展与核心竞争能力。
3、国内金属包装及相关发展
1)、国内金属包装市场总体发展
金属包装2006年表观消费马口铁约250万吨,加上各种普簿板制桶、铝罐材料消耗总量超过350万吨,实现产值450亿元,同比增幅20%,约占包装年总量的10%,出现了一批亿元甚至20亿规模的金属包装集团性企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2)、品种和结构
食品/饮料/化工占据总量前三位
印铁263亿pass
20L-200L以上钢桶6000万只
各种杂罐礼盒60亿只
喷雾罐9. 5亿只
易拉盖(含铁质大开口) 175亿只
铝制防资盖、皇冠盖、旋开盖650亿只 三片饮料罐65亿只
三片食品罐40亿只
两片铝(铝)易拉罐95亿只
3)、主要用户行业分布结构(总产值450亿元)
饮料食品的金属包装占据总量的60%以上
文具电器27亿元 6%
气雾罐18亿元 4%
化工罐45亿元 10%
200L钢桶50亿元 10%
食品饮料284亿元 63%
其他21亿元 4. 6%
三片饮料罐63亿元 14%
两片钢铝罐93亿元 21%
食品杂罐32亿元 8%
瓶盖24亿元 5%
易拉盖36亿元 8%
4)、地区分部结构
已经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在内的泛珠江三角洲、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三个金属包装产业聚集区和福建、山东、四川三个热点(其中沿海三地占总量的80%以上)。
5)、市场规模,曲折中持续增长
克服马口铁涨价、运输成本上升、能源紧缺等困难,行业仍保持旺盛增长的势头。工业总产值预计由2006年的450亿元到2010年会增加到700亿元,年均增长12%。
6)、企业发展格局
中国金属包装新一轮发展强势企业已经崭露头角,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开始形成新的格局。出现了一批亿元甚至20亿以上的金属包装跨区域集团化企业。例: 2006年度,年耗铁10万吨以上有中粮包装和奥瑞金制罐;年耗铁1万吨-10万吨的有60家,如上海紫泉、深圳华特、上海宝印、福建嘉美、吴江华源、龙海联元、统一集团等;年耗铁1万吨以下中小企业约1000家左右。
7)、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
——内销品牌大户捆绑模式
捆绑国内知名品牌如露露、旺旺、红牛、王老吉、青啤、雀巢、华润、安利等,造就了中粮包装(杭州中粮美特、无锡华鹏、番禹美特)、紫泉、奥瑞金、华特、宝钢、联天及一些外资包装公司。
——营销上更趋于与成功客户、超级客户、跨国公司合作;竞争上更加成本导向,服务导向、区域便利性异向;规模化、技术先进性企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8)、行业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
——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模式
中粮包装(杭州中粮美特、无锡华鹏),开始全国布局,从单一的地区品牌走向全国性品牌(预计07年产销规模24亿)。其它,如奥瑞金在全国有10个生产点,还在非洲设厂, 07年预计产销规模超过10亿元,统一集团,上海紫泉、深圳华特、山东丽鹏、吴江华源、宝翼、皇冠、波尔、太平洋等都形成了跨地、区生产销售的新格局。
——"出口外向型"发展模式
"制罐+灌装"的广东莱雅,深圳华特出口OEM贴牌加工模式;境外贸易公司+内地工厂的东莞天宝五金制品、精丽制罐有限公司、深圳美新隆等出口包装礼盒,成为"世界工厂"和"研发车间"。
9)、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中粮包装开发高清晰,高保真印铁与仿真数字印铁打样的技术,通过了国家技术鉴定,应用新技术送选参加亚洲印刷大赛,荣获包装类印刷金奖,印铁数字打样产品荣获全国数字印刷大赛包装类金奖和银奖。
——其技术核心是在印铁行业引入高清晰,宽色域和数字打样,构筑印刷数据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质量控制与体系,对行业具有重要技术进步意义。
10)、其他新的发展
行业从马口铁涨价、电力紧缺、南方劳动力密集企业民工荒、以及成本、其它包装的竞争,日益高涨的环保及资源消耗的压力, 一路逆境中成长,已经更加成熟:
①从单一的价格竞争走向品牌服务的竞争(中粮包装服务客户成功的理念)
②从单打独斗逐步走向竞争联合(宝印与奥瑞斤战略联盟)
③从单一的经验型模糊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许多企业开展了流程再造,引入ERP、58、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能力提高)
④从单一的纯加工型薄利多销转向包装方案的提供商、服务商, (包装企业开展设计服务,运输服务,代客罐装服务等更加普及)
⑤从普通的大众化产品、标准价产品转向"专、精、特、新";(普通印铁基础上发展出高清晰印铁,高保真印铁、防伪印铁、锚射装饰印铁等); (普通气雾罐基础上发展出高压罐,直身高顶盖工业罐、卸压罐、异型罐等)
11)、马口铁等相关发展
需求发展: 2006年马口铁表观消费250WT,实际消耗215WT;预计2007年270WT;到2010年390WT。
供应趋势: 2007年底10家主要马口铁生产厂设计生产能力达269WT (其中镀锡铁229WT )。
12)、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上海宝钢的宝翼制罐公司引进设备开发成功了钢制两片罐,批量上市,并再建两家工厂;宝印还引进了国内第一条高速UV6色连续印铁生产线,技术与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江苏江阴瑞兴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开发应用彩色覆膜铁、留空覆膜铁的工艺。异型喷雾罐也投放市场,对引导消费时尚马口铁包装的差异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另外,一条五色UV印铁线,两条每分钟800罐的饮料罐线和三条每分钟320罐的喷雾罐线今年在中粮包装相继投产,缩小了与国外装备和技术差距。
这些代表性企业的创新成果,许多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为"十一五"的金属包装持续创新积累了经验,为缩小与国际的差距作出了贡献。
三、中国金属包装面临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企业规模经济问题
——伴随快速发展、产品技术和性能方面的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投资等,也暴露出一些结构性问题,主要有: 企业发展规模不经济,产业集中度不高。
主业突出,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较强,在国内公认,在世界范围具有影响力的金属包装企业集团还没有形成。
市场规模,曲折中持续增长
克服马口铁涨价,运输成本上升,能源紧缺等困难,行业仍保持旺盛增长势头。
问题二:转变增长方式、环境和降耗问题
总体上,我国包装仍处于粗放型经济、资源消耗较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 2006年我国金属包装收入450亿元,消耗马口铁、冷轧薄板、铝罐材等350万吨,平均每亿元消耗要0.54万吨。
我国单位GDP消耗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7倍。铁、铝包材的电耗(同一体积容器)铁为O. 7kw/h,铝为3kw/h,高于其它材料容器。按这样的方式消耗下去,加速资源、紧张,行业也难以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减量化、簿壁化、少污染和零污染排放,转变增长方式和循环经济,是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问题三:同质化竞争、创新能力问题
主要包装品种的供需比
一般产品供大于求,精制特色供不应求
随近内市场高速发展,消化了过剩的产能,缓解了竞争的压力,企业效益得到回升,但全国上半年引进印铁线若干条,气雾高速罐线若干条,许多企业有上两片罐的意愿和计划,出现了新一轮投资发展期。
以马口铁罐材为例,进一步比较说明
在欧洲用于制造三片罐的材料厚度均为O.13-0.2毫米,法国是这一领域领先者。他们针对不同容器使用不同特性的专用马口铁。例如:气雾罐用O.18-O.12毫米厚的T61马口铁做罐身,顶盖用O.30-0.35毫米厚的马口铁,机械性能T52-T55,底用0.30-0.31毫米,T65两次退火(我国气雾罐身多用0.20-0.21/顶0.43/底O.36 )。食品罐目前选用厚O.14-0.17毫米的马口铁, 欧洲先进企业已开始使用厚度为O.11-0.13毫米的马口铁(我国罐身平均O.2/先进O.15 )。包装物轻,可降低成本。1974年欧洲用O.24毫米/T59做食品罐,到1994年已开始使用O.14毫米DR580-DR620的马口铁,从欧洲的统计看,由于降低材料厚度,企业获得20%的收益,比降低罐的价格3-4%获利要高的多。
另外,在欧洲,制罐企业已经大的改动,沿用铝质两片罐设备,生产马口铁两片罐,费用降低15-18%,罐的强度提高60%以上,钢材的特性不仅超过铝材,也超过食品包装的需要,德国 正用O.22毫米钢材代替铝材制造两片罐,以钢代铝是二片罐欧洲的方向。
目前,我国金属包装行业仍面临一些难题,如:
1 )资源需求量大。钢铁为主,其它金属为辅,成本中金属材料占比达70-80%,是资源消耗大户。
2 )能源需求量大。目前,金属包装生产印涂与焊接制罐都需要烘干,消耗电能、天然气、煤或油等。
3 )存在环境污染,特别是印铁生产涂装中,废气和废液的排放,是控制的重点。
4 )多为一次性使用。再利用率不高,回收问题依然存在。
废气和废液处理目前均已有成熟的方案,国内也有成功的服务商,我重点就减薄,减轻,减小马口铁材料消耗,特别是国内在这方面的差距进行说明,希望引起重视。
重视包装制造,规模投资;对工艺、技术、包装设计的自主知识产权投入和服务,投放不足。
简单数字:
西欧2004年马口铁耗材390WT,年业绩105亿欧元
中国2006年马口铁材料245WT,年业绩450亿人民币
挑战. "OEM"——"ODM"
OEM加工型企业,如果简单地同质化放大生产规事实上营销的风险伴随投资规模的扩大,被同比例放大。设计居于产业链的下游,以行业用户,营销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为主;研发居于产业链的上游,以改变整体产业链制造方式,装备水平,提升制造效率为主;设计与研发各有侧重,共同助力创新发展。
迎战:
延伸发展
雅昌(申奥、申博) /义乌开盖创建一流设计,一流客户体验不仅产品设计而且装备研发。健康有机的增长,不能光靠投资驱动,长期看,更依靠人力资本的技术,设计和服务效率提升,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传统制造
增长靠投入大量物质消耗,资源有限、投资有限、创意无限,从传统主要以物质资消耗投入为主的增长,向更多的靠人力素质资本,技术设计和服务效率提升为主转变。
包装的繁荣在于创新,技术成熟了,但创意是无限的
——创疑、创异、创意、创艺
创新设计已经为品牌公司竞争市场的重要手段; 持续的投入发展设计力量(结构设计、外观装饰设计、工艺成本设计、包装装备和实现手段的设计)已成为包装发展和革新的一大趋势。
四、中国金属包装未来的几个发展趋势
趋势一:中国金属包装市场持续发展
1 )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
——拥用13亿人口的大市场、受下游行业、出口,跨国公司转移制造的持续带动,市场充满商机。
——中国GDP,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政府政策推动包装需求,预计2010年金属市场将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12%。
——2008年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中国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提升包装需求。
2 )与发达国家比对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十分巨大
以2002年数据为例:
——中国人均气雾剂不足o. 8罐,世界人均2罐。(美国12/欧共体11/日本5/韩国2/泰国1.5)
——中国人均饮料不足12罐,世界人均60罐。(美国370罐,西欧175罐,日本269罐)
——中国人均食品罐不足1.5公斤,世界人均8公斤。(西欧50/日本25 )
——中国人均五类金属罐消费不足22只,世界平均67只。
与世界人均对比,存在差距
趋势二:规模化、专业化、精益化发展
预计,未来3-5年内金属包装半会出现二、三家上市公司,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专业化,精益制造将成为行业热点。
中粮包装罐、盖,瓶的综合化、集团化;奥瑞金的跨区域和国际化食品包装,华特,速必雅,吴江华源跨区域化工罐包装,上海宝钢宝翼二片钢罐包装均在国内受到用户欢迎。
从单一的生产企业向跨地区集团化发展;
从粗放经验型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科学化转变,引进 ERP管理,实施流程再造,网络营销、在线服务,强化基础管 理;优秀人才向先进企业聚集。
趋势三:与国际接轨,全国追求创新
国家发展创意产业,推动服务经济,出台系列扶持政策
——金属包装产品的各项标准与国际接轨
(更轻、更薄、更使携,更适用、更具视觉冲击力)
——计算机数字技术在企业中得到更全面的应用与普及
(六色UV技术、在线检测、印前远程校稿,ERP应用等)
——围绕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需要,推进技术创新
(衍生系列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
——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竞争力
(包装专利,品牌成为新的市场制高点)
趋势四:成本比较优势逐渐减弱
国家相继预出台和实施新《劳动法》、出口和汇率调整
——马口铁等大宗原料的高位运行
——电力、石化、煤炭资源依然紧缺
——物流运输成本、人力成本呈上升趋势
——生产条件和环保要求提升,增加费用投入
——国际汇率波动和反倾销影响,提升交易成本。
趋势五:资源与环境,发展循环经济
国家相继出台和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立法,并专项扶持
——清洁生产,控制废弃物,减少有害物质的污染排放(UV印刷、废气治理、零排放环境友好型)
——高效、节能、减少资源占用,创建节约型企业(马口铁DR材,整张冲,微卷封,中频感应炉,油改汽替代等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等资源节约型)
——倡导循环经济,重视回收物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出台强制回收法规,绿色评价体系,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等等... ... )
为减轻金属包装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围绕金属包装新材料的开发和制造工艺的减量化,薄壁化,学科的研究,结合结构设计争取突破。
重点是围绕:
包装材料的消耗减少率;
辅助材料的消耗减少率;
能源的消耗减少率;
公共资源的消耗减少率;
费旧材料利用率;
加工过程中材料的回收利用性;
基本单位包装材料在加工时对水和空气的污染程度;
溶剂及其它外来物质在金属包装加工时混合率与残留;
包装加工设备对能源、资源和人体的保护性。
国外在这方面可鉴借的做法
以包装容器制造为龙头,携手相关利益企业,建立欧洲乃至世界的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包装产业组织。
趋势六: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加入世界包装组织,广泛推动合作与交流;
——企业之间联盟与交流进一步扩大;
——更主动地与用户协会,原材料协会建立沟通与交流,增强主动配套服务,内外市场的适应能力;
——更多地加强与政府、社会其他相关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寻求政策指导支持。
——开展专项金属包装设计及产业化竞赛。
未来之路
中国包装巨大的市场前景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行业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努力促进中国包装从"制造中国"迈向"制造强国",并积极参与世界包装、为世界包装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小结
介绍了金属包装的
四大特点——保藏/加工/装饰/降解
三大分类——运输/促销/装饰包装、各处不同市场,需要不同的技术与工艺;
金属包装目前的发展现状——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增速20%,介绍了产品格局,地区格局,企业发展格局
三大问题——规模问题/环保问题/创新问题(具体穿插介绍了国外的相关发展和差距所在)
最后概述了国内金属包装的发展主要六大趋势——持续发展/规模与专业化/国际化与创新/成本提升/绿色环保/联盟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