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联合会金属容器委员会行业工作会在烟台召开
中国包装联合会金属容器委员会2007年度行业工作会10月26日在山东烟台举行。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杨伟民、周政、副秘书长葛江河、烟台市政协副主席李克英、国家环保总局李丹博士等有关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包装联合会金属容器委员会副主任游一中教授主持。东道主山东丽鹏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鹏公司)董事长孙世尧首先致欢迎词。他说,丽鹏公司多年来在协会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下,经过短短十几年时间的飞跃发展,成为国内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先后获得中国包装龙头企业、全国先进包装企业、中国200强先进包装企业、中国包装定点生产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铝防伪防盗盖生产基地、最大的铝防伪防盗盖板基地、最大的铝板涂料印刷基地。这次行业工作会的召开,为企业之间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合作的平台,必将进一步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杨伟民代表中国包装联合会会长石万鹏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据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2006年金属包装行业共创造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5.64%,占全国包装行业总利润的6.3%,一年上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金属包装容器的品种、质量和科技含量也有很大的增加和提高。但科技创新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理清工作思路,讲究工作方法。要切实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采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充分利用国际上的科技资源;同时要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一支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新的胜利。另外,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原来我们熟悉的那套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要靠科学决策,善于开拓,瞄准国际、国内市场前沿,观察相关产业的走向,分析长线与短线、高端与低端,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把企业做大做强。
中国包装联合会金属容器委员会秘书长张虹向大会报告了金属容器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她说:2006年是我国包装工业“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金属包装行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金属包装完成工业总产值为414亿元,比2005年的326.42亿元增加了87.58亿元,增长了26.83%。主要金属包装产品的产值、产量、销售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大多数企业开始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部分骨干企业已经实现了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通过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多年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金属行业体现得不够,主要原因是传统观念一直认为金属包装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和日益增高的消费需求,金属包装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含量明显提高。2006年10月,中粮美特获得2006年“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赛包装打样类金奖;2007年10月9日,奥瑞金制罐集团在曼谷亚洲金属制罐年会上凭借实力捧走了饮料三片罐、5L啤酒桶特殊用途罐以及亚洲年度最佳制罐公司3项大奖。行业内许多企业都加快了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速度,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宝钢二次冷轧薄钢板的应用、水基涂料的研制、二片易拉罐罐身铝板的国产化、新型涂覆材料的使用、SOT易开盖的推广、气雾罐生产新工艺的应用、EPE盖的开发、马口铁大开口易开盖自主研发等,都为金属包装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业内有些企业集团已具备较强的实力,发展为上市公司,如:无锡圣马科技有限公司今年8月15日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有些知名企业正在做上市前的准备,这也是金属包装行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金属容器委员会一年来在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天津、四川等地,对不同经济性质、不同产品结构、不同生产规模、不同地域特点的60多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由此了解了我国金属包装行业的现状,了解了企业的所想、所求、所急,并能够为企业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找出了全行业存在的共性、方向性的问题,为向上级协会和政府部门反映行业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为今后开展工作找到依据;同时密切了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互信。
今年初,成立了金属容器委员会技术专家组,并聘请了高级顾问,主要目的是加强国内外金属包装及相关行业的科技信息与技术交流,提高金属包装行业的科技水平,推动技术进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协会还通过网络、信函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并派专家参加行业或企业的评审。同时金属容器委员会还先后举办了展览会、研修班,组织参观著名企业等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了交流、观摩、学习的机会。
谈到金属包装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时,张虹强调了三点:全行业小、散、乱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近一年来又有所反弹。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金属包装行业责无旁贷,这些企业要提前做好“QS”生产许可的准备工作。金属包装产品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制订与修订相对滞后,这对我国金属包装产品与国际接轨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张虹秘书长用十六个字概括了金属包装近年来的发展:调整结构、转变模式、加强协调、持续发展。行业内已形成十几个大中型骨干企业集团,凭借强大的资本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相对稳定而又不断扩大的客户群,打破地域界限,在全国范围进行战略布局的同时,又开始发力进军国际市场。
今后在行业内要积极推行绿色包装、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排方面还有许多课题需要认真研究。从目前各类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来看,金属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据相关信息显示,铝制两片罐回收率可达80%以上,各类马口铁桶、罐的回收率在75%以上,各类金属盖因其单个价值较低、消费分散,回收率较低。所以必须在发展循环经济这一重大国策方面要有所作为,如何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认真对待和具体实施。
国家环保总局李丹博士就即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及如何实施、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等进行了诠释。
最后,中国包装联合会金属容器委员会主任周云杰发言。他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包装强国与本次大会的关系、金属包装的出路在哪里为题谈到:金属包装行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行业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节能、降耗、减排应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方面下功夫,尤其是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过程控制等多个环节入手。然后是回收再生利用,目前国内所有包装废弃物中金属包装回收率是比较高的,但仍不尽人意。我国即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金属包装企业的出路就是继续调整产业结构,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
另外,金属包装产品的出路在创新,行业内必须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必须加强自主研发机构的建设;必须建立一支科技人才队伍,坚持做好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工作,在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同时,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科技兴企之路。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国的金属包装在世界金属包装的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
大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包装联合会金属容器委员会技术专家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技术专家们就《工作细则》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就今后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和具体意见。
大会还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举行了两场精彩的学术交流会,为业内人士讲解国内外最新的技术、产品、材料、工艺等。同期举行的样品展示、交流、合作洽谈会,都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
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前往丽鹏公司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