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属包装容器产业结构调整的探讨
2005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这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共同遵循的准绳,是一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指引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仅对金属包装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阐述个人的看法。
一、金属包装容器分类要规范化
金属包装容器产品的分类是结构调整的基础,也是行业管理,统计的需要。当前产品名称提法很多,例如印铁制罐、密封罐、易拉罐、二片罐、三片罐、食品罐、气雾罐、压力罐、钢桶等等,往往概念不清,易造成混乱和误解。因此规范分类并引导于实践,逐步使包装工业内部步入科学、文明、成熟的轨道,是很重要的基础和管理氛围建设。
金属包装容器分类方法很多,根据GB13040—91金属容器包装术语标准可以分为下列十类:
1、金属箱:用金属制成的有一定刚性的包装容器。
2、金属盒:用金属制成的容量较小且具有一定刚性的包装容器。
3、金属桶:用金属板制成的容量较大的容器。包括全开口桶、封闭桶、小开口桶、中开口中桶、提桶等。
4、金属罐:用金属薄板制成的容量较小的容器。包括三片罐、两片罐及其组合罐、异形罐等。
5、金属喷雾容器:指由能够承受一定内压力的不透气的金属壳体和阀门等组成的金属容器。包括三片喷雾罐、两片喷雾罐、单片喷雾罐等。
6、铝箔袋:用铝箔制成的袋。
7、金属筐:用金属丝制成的有空隙的包装容器。
8、金属浅盘: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无盖浅包装容器。
9、金属软管:用挠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圆柱包装容器。
10、封闭器:加在容器上的一套封闭装置,其目的是使内装物保持在容器里和防止内装物受污染。包括通用封闭器,如塞子、防盗盖、螺旋盖、压旋盖等;桶用封闭器,如旋塞、埋头塞、按盖、紧耳盖、螺栓盖、卡口盖等;罐用封闭器,如易开盖、活页盖、杠杆开启盖、滑盖等;软管用封闭器,如管盖、钉盖、软管塞盖等;瓶用封闭器,如撬开盖、滚压盖、快旋盖、皇冠盖、压紧旋开盖等。
从产品管理和技术设计角度看,按产品的技术形态,结构特点分类可以较好地结合现行国家标准,因此正式文件、统计管理应该按国家标准文件进行。当然,按内装物分类,如金属罐中的食品罐、饮料罐等,作为行业交流、统计,符合习惯,也较方便。
二、金属包装企业要注重中间产品的经营策略
不管哪类金属包装容器,都是典型的中间产品,要提供给产品制造终端企业,并成为他们商品质量和形象的关键件。作为中间产品企业,经营的基本思想应该是和终端企业共同关注、研究并服务于终端客户。建立这种共识关系,是产品调整的关键保证,要特别关注如下四点策略:
1、产品多样化、个性化调整策略。
建立在高速、高效、低成本基础上的自动化规模生产,造就了产品的定式和技术的稳定。这已经不适应今天的消费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和突飞猛进的高科技发展,必须建立新的生产模式去适应。
2、消费用户群体化分析策略。
多元化市场是建立在用户个性化而又相对群体化基础上的,要用各种视角分析和发现这些群体,找到企业产品的潜在市场或个性化市场,从而开发新产品、创造核心技术。例如旅游、探险、军需等领域,就是金属容器商品值得认真了解分析的群体、创造一些有特殊功能的食品罐、饮料罐、诸如方便餐、自冷自热技术、内装物精细化、外形集合携带化、开启安全方便和开封两便功能等。
3、扩大、挖掘、紧跟下游链策略。
中间产品企业的发展,实际是不断扩大、发展下游链的企业的过程;不断深化合作,共识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点,产品链接仅仅是第一步,关键是在关注、研究、服务于消费用户上必须有实质上的合作,配合罐头内装物的创新,例如方便餐、点心罐、药膳罐、健美罐、孕妇罐、婴幼罐、保鲜罐、汤品罐、礼品罐、特产罐等等,容器配套创新,建立有效运转的机制,达到相互诚信、风雨同舟的地步。
4、以信息化为纽带,主动勾通上游链带策略。
建立稳定的上游链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基础;以诚信合作、理解支持为本,又是关系的基础。必须获取各种信息全方位关注上游链相互竞争的对手,掌握质量、成本、潜力的更多信息,这是合作的基础,也是可能的调整伙伴的基础。
三、金属包装企业应建立新型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
中间产品经营策略的实现,涉及到企业生产模式的适应和调整。生产模式是一个企业存在的基础,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产品技术内涵、业务和生产流程,人员和装备集成等重大框架。
1、现行三种生产模式及其特点
当今社会生产中存在三种生产模式:小规模生产模式,大规模生产模式,和大规模定制模式。它们并存于市场机制中,说明各有其特点和生存空间。
(1)、小规模生产模式
小规模生产模式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模式,是根据社会特定客户而组织生产的特定产品或指定产品,也叫定制生产模式。经历了从手工生产、通用机器生产和加工中心、程控制造为主体的现代小规模生产模式。它着眼于个性化或小群体需要服务,技术和生产过程上把握较大的灵活性和调整效率,不去过分追求生产率和成本,标新立异成为他们市场竞争的关键。
(2)、大规模生产模式
大规模生产模式基于机器的产生和专业化,因而追求大批量生产。初期的大规模生产是将产品的零部件标准化、规范化,继而引现高效率自动化装备或专用设备,进而发展到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工厂为主体的现代大规模生产模式。它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统一,又降低成本,并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廉价的产品满足了绝大多数顾客的基本要求,不过分追求个性化和特殊需要,成本和效率成为他们市场竞争的关键。因此本质上大规模生产模式也叫通制生产模式,它是根据大市场、稳定需求而组织生产的标准产品或普通产品。
(3)、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模式也称面向客户生产模式,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它将产品、销售服务、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供应与环境纳入统一体,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撑下,获得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效率,提供小规模生产的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和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强调管理上的快速响应和技术上的柔性化来开发、生产、定制产品,成为当今国际上广泛关注、迅速发展的先进模式。
2、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定制模式的比较
表1列出两种模式的比较,显然大规模定制和大规模生产特点非常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表1 两种生产模式的比较
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定制
焦点 通过稳定和控制力来取得高效率。 通过灵活和快速响应实现多样化、定制化。
目标 以几乎人人买得起的低价格提供产品。 几乎人人都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
关键特征 稳定的需求,统一的大市场,低成本,质量稳定,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开发周期长,产品生命周期长。 个性化需求,多元化细分市场,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开发周期短,产品生命周期短。
基本原则 以工作效率为中心,注重低成本和低价格,规模经济,标准化的产品和互换性零件,流水线生产,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分层的组织结构,专业管理人员,纵向集成,生产推动为主的供应链。 以满足客户定单为中心,注重低成本和定制化,规模经济加范围经济,模块化和产品族,柔性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综合素质多面手职工,横向集成及纵向结合,需求拉动为主的供应链。
3、金属包装容器企业要特别重视研究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建设
一个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生产模式是根据自己服务的对象和产品特点、结合企业发展水平而确立的。然而生产模式的形成又往往是企业发展初期,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选定了的。一种生产模式确定后,企业的一切构架就基本确定,因此当生产模式不适应市场特点变化的需要而作新的调整时,这对企业是非同小可的大事,必须有充分的论证做出英明的决策,而且要考虑种种实施方案、过度方案,以及包括供应链、销售链在内的内外环境支持。
当前金属包装容器企业多数都是小规模生产模式和大规模生产模式的企业,应该说在多元化的市场中都有生存空间,但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顾客需求的所谓“价廉物美”式的个性化服务,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将是最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分析金属包装容器产品的特点,特别是金属盒、金属罐、喷雾罐等销售包装领域的容器,有必要重视研究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建设。
(1)、金属包装容器作为中间产品是与终端企业配套生产的,社会市场的金属包装产品形形色色,决定了容器产品既有批量化性质又有个性化特点,是典型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生产对象。
(2)、今天的终端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形势下,都需要考虑产品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个性化产品的创新,更强调整金属包装容器企业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显然大规模定制有这种适应能力。
(3)、金属包装容器行业内部,这些年大量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引进,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买方市场形成,必须从长远发展着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新的生产模式,综合解决产品的成本、种类、发货期等优化问题。
(4)、金属包装容器虽然是中间产品,但也是受消费用户直接关注和挑剔的,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使用方便和喜好,因此企业竞争力的效果最终反映到消费用户,只有面向客户生产模式,才有利未来市场的优势竞争力。
因此,金属包装容器生产调整到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可取的。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长远基础,是应充分认识,做出决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