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届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小组委员会会议
翻译:孟玲美
第年6月和12月召开小组委员会,历时2年多的时间,并从4次会议中总结发表有关危险品运输的建议。以建议提案首页的颜色命名为“橘皮书”。
对于政府和国际组织来说,有关危险运输的建议是解决处理危险品运输问题,和计划高水准安全防护问题包括以人为主导的意外事件、和运输途中的财产安全。对于以上需要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框架,而这个框架对于所有国家统一实施和应用。除了危险品运输的问题,同时也是计划可持续的安全高水准的去保护卷入人的意外事件,或者适当保护环境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害。对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个框架,而这个统一的框架适用所有国家。

联合国欧洲总部
从左手边开始是:来自欧洲钢桶制造商协会的秘书长欧普纳先生、泛亚洲钢桶协会秘书长米昌隆行先生。

联合国欧洲总部
“白宫”建于1037年,作为国际联盟的总部。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封面)
主要参加人员:
(1)ICDM:
欧洲钢桶制造商联盟秘书长,欧普纳;泛亚洲钢桶协会秘书长,米仓隆行。
(2)来自政府的代表:
总的来说,本次会议负责标准和说明以及主持会议的是来自英国运输部危险品分类的哈物先生。
(3)22个成员国:
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中国、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荷兰、挪威、波兰、韩国、南非、瑞典、瑞士、英国、美国。
(4)待审国家:
罗马尼亚、斯洛伐克。
(5)联合国和国际上将近有36个附属的协会:
非政府机构,IAEA、IMO、WHO、ICDM、ICCR、等等。
观注点:
关于钢桶,德国建议将预防危险静电放电技术应用于包装也包括塑料桶。对于此项建议已经有一些支持者,但同时也被指出此项规定在运输规范中不能用于清空和填充,当静电是一个问题,所以德国也同意日后的进一步审查。
结论:
欧洲的一些国家在建议和说明方面积极参与。但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亚洲国家在这方面的更多投入和努力,同时我们也相信同欧洲钢桶制造商协会更进一步的合作是必要的。
参观杜德赛尔附近的钢桶工厂(2011年6月24日)
瑞士几内亚会议期间,泛亚洲钢桶协会秘书长米昌隆行先生有幸拜访了德国的两家钢桶企业。第一个是德国布吕尔的毛瑟沃克工厂,拜访了工厂经理法斯宾德先生。另一家是格瑞夫德国科降工厂,并拜见了技术经理布克汉姆先生。

重要会议日程:
2011年11月29日在中国香港召开泛亚洲钢桶协会的理事会。
2011年12月8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钢桶制造商国际联盟理事会。
2013年亚洲地区,召开第八届泛亚洲钢桶协会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