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国际创新合作实践,探索我国运输包装科学技术的发展途径
文/杨柳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于1993年通过,2007年第一次修订,2021年12月24日第二次修订。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充分体现了党的全面坚强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充分体现了我国科技领域改革发展经验成果,全面反映促进科技创新的实践需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背后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我国包装产业的国际地位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也明显增强,但国际科技创新力量薄弱,很多以科技含量为核心的高档设备和新型材料、新型的服务技术仍然依赖进口。此次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第八章中特别强调了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社会团体、企业和科学技术人员等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资源开放流动,形成高水平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推动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提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服务。

此法的修订,极大的促进了国内的包装企业从传统行业迈向科技创新的步伐。国内包装企业、行业协会应积极与国际行业协会和企业在人员、技术、产品、服务等多个方向开展合作。在国家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优惠条件下,增加企业在国际合作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在国家对外开放合作的政策下,积极引进外籍科学技术人员承担和参与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聘用国内外优秀技术科技人才开展合作,积极参与和发起组织实施国内外相关课题或项目;开展人员技术培训,建立国内技术人员培养机制。国内包装科技人员应积极参与国际包装科技组织和行业交流,在包装新材料、新设备、新检测方法等领域发声和引导,在科技研究和技术应用实践过程中探索适合中国市场和企业需求的技术与产品。
此次修订涉及到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等内容, 为我们包装行业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提供了政府层面强有力的支持,为我国包装行业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我国包装行业科学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发展保驾护航。
我国包装行业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应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服务面向市场的企业技术创新及成果产业化应用要求,开展包装行业基础研究、应用型研究成果转化、创新或核心技术研发等工作,加强包装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包装行业与物流行业、企业合规及质控等供应链重要环节的深层次合作与交流,助力国家以及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激发包装行业发展新动能,实现包装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包装行业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应从建立多机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吸引并充分利用多渠道资金、开展国际间包装技术前沿研究及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应用型研究成果转化落地、立足于国际人才引入、交流、合作、培训机制等五个维度来进行全面思考,推动包装行业科学技术持续、稳定发展。

01、建立多机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机制
明确包装行业国际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发力方向(运输包装及物流),建立创新合作平台、孵化机构和创业平台,通过吸引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校、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人才等加盟,建立多机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同时可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用于推动并加强合作机构的行业及学术影响力,并积极利用政策及资本力量,帮助企业享受国家财税减免政策、助力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
02、吸引并充分利用多渠道资金
通过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合作机构,吸引社会捐赠和资助,实现面向市场的成果转化,提升参与企业的竞争力,组织包装行业联合开展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技术重大项目或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合作机构在行业内及跨行业的影响力。
03、开展国际间包装前沿技术研究及知识产权保护
引入国际专家与包装科研机构、高校、行业专家、龙头企业共同就包装行业前瞻、核心的前沿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共享知识产权,制定并完善包装行业生产、测试、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国际国内标准。
04、加快应用型研究成果转化落地
引入国际包装行业先进技术,提升包装行业企业技术转化能力,增强包装行业企业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广国际包装技术。
五、完善国际人才引入、交流、合作、培训机制
利用科研合作吸引国际国内行业领军人才,采用加盟、兼职等方式共同完成技术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培训一批优秀的国内包装行业技术人才,建立包装行业人才库,向包装行业输送高质量技术人员。同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吸引更多国际人才、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参与国际技术合作,形成人才引入、技术合作、成果落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系统。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将极大地提升科研人员的动力和信心,加大对于包装基础材料、包装减量、包装回收降解、包装重复利用等领域的国内创新投入和研究,加大与国外先进机构、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包装行业的国际科技合作指明方向。
中国运输包装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稳步向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