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企业质量检验员培训教程》
杨文亮 辛巧娟 著
第四章 质量统计检验
第二节 统计抽样检验
一、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
1.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的含义
全数检验又叫百分之百检验,即对一批产品逐个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给每个产品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
抽样检验则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产品进行检验,根据对部分产品(样本)的检验结果的数据对批产品做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2.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的比较
(1)全数检验将批中的产品一件件区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因此全数检验的对象是单件产品;抽样检验是通过对样本的检验来判断批产品是否合格,因此抽样检验的对象是批产品。
(2)全数检验判定不合格而拒收的是少量不合格品,对生产者或交验者的压力并不大;而抽样检验判定不合格而拒收的是整批产品,对生产者或交验者压力较大,能更好地促使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
(3)全数检验接收的产品均是合格品,前提是检验工作不出差错。但实践表明由于主客观因素会出现差错,特别是产品批量大、生产任务要求急、连续工作时间长的检验。因此对批量大的产品检验来说,全数检验不是一种完美的检验方法。
(4)抽样检验只对样本检验就对产品批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但判定合格的产品批中仍可能有不合格品;而判定不合格的产品批中也可能有合格品。这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可能造成误判,再好的抽样方案也不可能保证不发生错判。
(5)抽样检验由于检验工作量相对减少,时间比较充裕,能改善检验工作环境,降低检验人员劳动强度等。综合评定由于抽样检验比全数检验的判定差错风险小,因而当今在质量控制中抽样检验得到了广泛应用。
3.全数检验的适用范围
(1)生产过程不能保证达到预定的质量水平,不合格品率较高时采用全检。
(2)不合格项目属于安全性指标,或不合格将导致产品功能丧失时采用全检。
(3)不合格会给下道工序或消费者带来重大损失时采用全检。
(4)产品价值高,检验费用不高时采用全检。
应注意,全检的花费时间和费用较高,而且限于非破坏性检验项目,很少有产品的全部质量特性都实施全检的,一般只有在特定项目的检验中采用全检。
4.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
(1)破坏性检验项目的检验不允许采用全检时,应采用抽样检验。
(2)检验费用高于检验效果时,采用抽样检验。
(3)生产量很大,时间不允许采用全检时,采用抽样检验。
应注意,采用抽样检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经检验被判为合格的交验批中,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允许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合格产品能够划分为单位产品,在交验批中能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5.免检(无试验检验)的适用范围
(1)生产过程稳定,对后续生产无影响时可采用免检。
(2)国家批准的免检产品及产品质量认证产品的无试验买入时可采用免检。
(3)长期检验证明质量优良,使用信誉很高的产品在交接中可采用免检。
应注意,免检并非完全放弃检验。如果不能及时获得生产过程的质量情报,一旦发生异常将难以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所以,采用免检时应加强对生产方的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如派驻代表(指军工生产企业的军代表制)和向生产方索取生产过程的控制图等。
二、抽样检验
1.抽样检验
所谓抽样检验是指从交验的一批产品(批量为N)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由n个单位产品组成)进行检验,从而对批产品质量作出判断的过程。抽样检验示意图如图4-1所示。

图4-1 抽样检验示意图
—批产品;—样本;—不合格品数;—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
2.抽样检验的目的
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而其期望则在于“用尽量少的样本量来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总体(批)的质量”。而欲达到这一目的和期望,传统的“百分比抽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通过多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统计抽样检验”才能保证科学、合理地实现这一目的和期望。
3. 抽样检验的步骤
(1)抽样: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抽和抽多少的问题。
(2)检验:应在统计抽样检验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具有一定测量能力的设备和正确的方法进行检验。
(3)推断:根据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总体(批)的质量水平。
返回目录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