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二篇:现场作业精益化管理
                  第六章 现场安全管理
                  
                  
                    
                      
                        | 125 | 
                        问 | 
                        如何进行现场安全事故防范与处理? | 
                      
                      
                        | 答 | 
                        安全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 
                      
                    
                  
                   
                  
                   
                  【详解】
                   
                  安全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1、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尽管安全事故的发生有许多的原因,但最主要就是“物”与“人”两种要素,两种要素造成事故的情况如下所示。
                  (1)物的原因(不安全的状态)
                  ① 设施构造不良(如地板容易滑倒等)
                  ② 机械、器具、设备的缺陷(不完全的机械设备与工具等常是造成员工作业伤害最主要的原因)
                  ③ 安全装置与标志不良
                  ④ 采光与照明不完全
                  ⑤ 其他条件
                  (2)人的原因(不安全的状态)
                  ① 程序分配、作业方式、作业时间等条件的安排有不合理的问题产生
                  ② 基本作业知识与技术不足
                  ③ 企业内的作业指导与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彻底执行
                  ④ 员工身体不适
                  ⑤ 共同作业上联络不充足
                   
                  2、安全事故防范
                  
                  (1) 实行安全生产确认制。
                  安全生产确认制是确认、确信、确实的总称。在作业之前和作业中针对本岗位的安全要点和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因素,必须确实认定、确实可靠、确实准确地去执行。
                  ①安全确认制的必要性
                  
                  有统计分析发现以下4类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确认行走路线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8.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
                  
                  ——未确认上级的指令出现误操作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6.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或设备事故。
                  
                  ——未确认操作对象及环境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6.5%,一般为一人轻伤以上事故。
                  ——开停车、停送电时未对系统检查确认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5%,一般为多人重伤以上事故。
                  
                  为此,实行安全确认制,以此规范生产作业人员操作行为,控制和消除员工习惯性违章,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②确认方法
                    
                  确认方法如下所示。
                  ❶手指呼唤法
                  手指呼唤法是指用手指着作业对象操作部位,用简练的语言口述或呼喊,明确操作要领,然后再进行操作。这可以简述为“一看、二指、三念、四核实、五操作"。例如,在巡视检查锅炉的工作状况时可以用手指着锅炉的仪表,眼睛看着显示的数字,并且呼喊: “x炉号,压力10, 温度200℃,正常!”
                  ❷模拟操作法
                  对于复杂重要的工作,在采用手指呼唤的同时还应实行模拟操作,经过模拟操作,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进行操作,模拟操作最好实行操作票制度,即把正确的操作步骤、方法写在操作票上,逐项核对、确认,然后进行操作。必要时,应该由两个人同时进行确认,即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❸无声确认法
                  无声确认法是指默忆和简单模仿正确的作业方法, “一停二看三通过”即属此类。这种确认方法不能有效动员起作业入员的积极性,只能用于简单的作业。
                  ❹呼唤应答法
                  对于互相配合的作业则采取呼唤应答法确认。即一方呼唤,另一方应答,第一方确认应答正确了,命令执行再进行操作,呼唤应答的同时,还应辅以适当的手势和动作。
                  (2) 危险信息要及时沟通。
                  危险信息沟通是指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中,人们采用各种手段、仪器装置向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传送各种事故隐患、生产条件等方面的信息,都是为了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工作现场的情况,始终保持警戒的思想,加强自我保护,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3、安全事故的处理
                  
                  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应立即报告直接管理人员,并进行相应处理。处理程序如下所示。
                  
                  4、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事故往往具有突然性,因此事故发生后要保持头脑清醒,切勿惊慌失措,以免扩大生产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一般按以下顺序处理:
                  
                  (1) 切断有关动力来源,如气(汽)源、电源、火源、水源等。
                  
                  (2) 救出伤亡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
                  
                  (3) 大致估计事故的原因及影响范围。
                  
                  (4) 及时寻求援助,同时尽快移走易燃、易爆和剧毒等物品,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少损失。
                  
                  (5) 采取灭火、防爆、导流、降温等紧急措施,尽快终止事故。
                    
                  (6) 事故被终止后,要保护好现场,以供调查分析。
                   
                  【专家点拨】
                  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必须认真做好处理工作。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罚非常严厉,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报告管理条例》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因此,企业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避免造成事故。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