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桶》
                  文/杨文亮
                  
                  第三篇:5S运作精益化管理
                  第二章 5S活动准备
                  
                  
                    
                      
                        | 144 | 
                        问 | 
                        如何拟订5S活动的方针及目标? | 
                      
                      
                        | 答 | 
                        5S方针应根据企业宗旨、发展战略而制定,不同的企业与企业宗旨相适应由于类型不同,其经营宗旨各不相同,所以5S方针也应有所不同。在制定ss 目标时,应符合以下“五性”的原则要求。  | 
                      
                    
                  
                   
                  
                   
                  【详解】
                   
                  1. 依企业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5S方针
                  
                  5S方针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与企业宗旨相适应
                  5S方针应根据企业宗旨、发展战略而制定,不同的企业由于类型不同,其经营宗旨各不相同,所以5S方针也应有所不同。
                  (2)抓住要点
                  抓住要点,向全体员工表达出一种信心和决心。5S 方针是全员对5S理解支持的聚焦点,应该通过具体的方针向全体员工说明推行5S 的意义和最终目标,传达管理层的信心、决心和期望。还应考虑因层次水平的差别,尽蜇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
                  (3)作为5S目标订立的框架和基础
                  5S方针是企业建立5S体系目标的框架和基础。5S方针指出了企业总的宗旨和方向,而5S 目标是对企业总的宗旨和方向的具体落实。所以, 5S方针应切实可行,不能空洞和不切实际。
                  (4)全员理解
                  为使5S方针最终得以实现,应做好宣传贯彻工作,使其在企业内得到充分沟通和理解,使各级人员认识到所从事的5S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为实现本部门的5S 目标做出贡献。
                  (5)及时评审和修订
                  应该对5S方针进行持续适宜性方面的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
                  【专家点拨】
                  5S 方针的常用语包括“彻底执行5S, 品质都在掌握中” “人人做好5S, 企业体质一级棒”和"塑造明朗、清爽、整洁的工作现场,从5S 开始”等。
                   
                  2. 预先设定目标,将其作为5S 活动推行的努力方向及推行成果的参照
                  
                  在制定5S目标时,应符合以下“五性”的原则要求,具体如下所示。
                  (1)相关性原则
                  制定5S 目标时,应切切实实地使其与企业的产品、活动、职责、资源等情况相关,为提高公司整体水平的目标服务。同时,要同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例如,企业场地紧张,但现场摆放凌乱,空间未得到有效利用,这就应该将增加可使用面积作为目标之一。总之,与企业无关或关系甚小的目标内容应坚决予以剔除。
                  (2)先进性原则
                  既然是目标,就应该是尚未实现的、不付出努力是达不到的。这些目标应具有先进性,或者说具有挑战性。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改善意识和拼搏精神,从而为实现自己和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假如目标定得过低而不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这样的所谓目标也就没有意义。
                  (3)可实现性原则
                  目标的先进性并不是说目标定得越高越好。目标定得过高不好,这是因为超过努力的极限也无法实现的目标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信心。努力而不可及的目标是无意义的。
                  (4)可测量性原则
                  如果不能制定出定量目标,也应制定出定性目标,从而使这些目标是可被监视的、可被测量的、可被考核的或能被控制的。
                  (5)时间性原则
                  目标有一定的时限性,决定了由谁做、做到什么程度,还必须明确在什么时候完成,这样才会给实施者一定的压力,从而保证整体进度。有时限要求的目标对评价考核也有所帮助。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