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烘干炉温控系统的改进
杨文亮
目前,国内钢桶远红外烘干炉的温度控制系统,多采用可控硅自动控制。由于市面上出售的可控硅元件大多寿命短、价格高,所以采用交流接触器进行电路控制的仍然不少。我厂也有部分控制柜采用交流接触器进行电路控制。我们采用的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是单限产品,只有可调高温限制档(上限),没有可调低温启动档(下限)。当炉温度低于上限时,控制回路便立刻启动,见图1。调节仪的温度继电器的触点对外界等效为低于所预调定温度为常开触点。其工作原理为:合上开关K,线路接通,接触器线圈J得电,衔铁吸合,主触头闭合,向炉子供电,开始加热。将温度上升到预,定的温度(上限)时,调节仪内的温度继电器触点T打开,接触器线圈J失电,衔铁释放,接触器主触头分断,炉内停止加热。炉内温度下降到低于预调定温度(上限)时,调节仪的温度继电器触点T闭合,接触器线圈J得电,衔铁吸合,主触头闭合,加热又开始,这样周而复始工作。

图1 改进前温度继电器直接控制
A.B.C-三相电源;HK-自动空气开关;J-接触器线圈;DR-负荷电阻;RDB、RDc-熔断器;K-开关;T-温度继电器触点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钢桶在炉内是流水线加热的,未加热的钢桶不断输入,而加热完毕的钢桶又不断输出,且受外界因素影响大,故温度变化幅度大。当温度变化范围很小,恰好在预调定的上限值附近作±℃的交替振荡时,接触器主触头便频繁地断合,即处于欲分不断,欲合不能的振荡状态。此时,触头的电弧燃烧时间过长,动静触头经常发生粘连,而且接触器线圈由于离合时电流较大,经常烧坏,从而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有时三天两头更换烧坏的线圈,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维修费用也很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细心研究。认为如果使接触器在这段时间内始终吸合或..释放,即可避免接触器频繁断通。
为此,我们在控制回路中的温度继电器触点T旁串联一个延时闭合的触点,使温度继电器触点T发生开闭振荡时接触器保持断开,见图2。

图2 改进后温度继电器经延时闭合触点控制
A.B.C-三相电源;HK-自动空气开关;J-接触器线圈;DR-负荷电阻;RDB、RDc-熔断器;K-开关;T-温度继电器触点;QA-启动按扭;SJ-时间继电器线圈;SJ1-时间继电器延时分断器常开触点。
其工作原理为:合上开关K,时间继电器线圈SJ得电,衔铁吸合,延时开始。当延时常开触点SJ1闭合后,接触器线圈J得电,衔铁吸合,主触点闭合,向烘干炉供电,开始加热。同时,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J1闭合,接触器保持自锁,接触器常闭辅助触头J2打开,时间继电器线圈SJ失电,衔铁释放,恢复常态,以待下次延时。当温度上升到预调温度后,调节仪内的温度继电器触头T打开,。接触器线圈J失电,衔铁释放,主触头断开,停止向烘干炉供电,接触器的常辅助触点J1打开,常闭辅助点J2闭合,时间继电器线圈J得电,吸合衔铁,延时开始。此时,若温度继电器触点T出现开闭振荡,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就能躲过振荡(一般20-30秒)。延时结束,时间继电器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SJ1闭合,接触器线圈J得电吸合衔铁,主触头闭合向烘干炉供电,又开始加热。
该温度控制电路的改进获得了成功。从去年十一月至现在,设备运行正常,没有发生原有故障。由此,我们又想到了另一种形式,即温继电器触点断开后其接触器延时分断形式,见图3。其工作原理为:当开关K合上后,时间继电器线圈SJ得电吸合衔铁,延时分断常开触点SJ1闭合,接触器线圈J得电吸合衔铁,主触头闭台,开始向烘干炉供电。当温度升到预调温度时,温度继电器触点T断开,时间继电器线圈SJ失电释放衔铁。若此时温度继电器触点发生开闭振荡,由于时间继电器延时分断常开触点SJ1处于延时状态,故接触器线圈J尚未失电,继续向烘干炉供电加热,温度继续上升,待延时结束,温度继电器触点开闭振荡已被躲过,处于稳定的断开状态。当温度下降至低于预调温度时,温度继电器触点闭合,时间继电器线圈SJ1闭合,接触器线圈J得电吸合,主触头闭合,开始向电热炉供电,开始加热。

图3 改进后温度继电器间接经延时分断控制
A。B、C-三相电源;HK-自动空气开关;J-接触器线圈;DR-负荷电阴;RDB、RDC-熔断器;K-开关;T-温度继电器触点;SJ-时间继电器线圈;SJ1-时面继电器延时分断器常开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