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喷漆对钢桶产品质量的影响
辛巧娟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采用静电喷漆涂装200升钢桶以来,悬挂输送钢桶时,位于挂具抓取的上端桶顶内拐角部分,经常出现漆膜太薄,甚至于露底的现象。生产全开口钢桶时,为了便于桶箍喷漆,将桶箍架于三爪之上,与全开口钢桶同时喷漆,露底现象更为严重。这是钢桶行业在使用静电喷涂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钢桶外观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将静电喷涂上部露底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来加以研究。
二、工艺要求与现状
200升钢桶的工艺要求是“漆膜要光亮丰满,不允许有流挂、麻点及漏喷”;“漆膜厚度应均匀,最薄不能低于0. 02mm”;“漆膜附着力不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2级”。
根据200升钢桶外观漆膜的工艺质量要求,对目前我们国内几家大的钢桶企业进行了现状调查,从调查报告中发现,喷漆时位于喷室上部的桶底漆膜厚度比其它部位薄,而且极不均匀,有时桶底拐角处有露底麻点。位于喷室下部的桶顶却无此现象。
三、影响涂膜质量的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在喷杯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其运动情况和喷漆量基本相同,但最终效果却大不一样。原因何在?桶在喷涂时上、下部唯一不同的是上部有三爪挂具,看来问题一定是出在挂具上。为此,我查阅了有关静电喷涂的技术资料,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静电喷涂是由高压静电发生器产生的负高压电,加至高压静电喷杯,将高压静电释放到与被涂钢桶接地为阳极的涂装空间,在两极间形成高压静电场,靠气体电离和电晕放电产生的“雪崩”现象,并由高速旋转的喷杯将涂料喷至高压静电场内,雾化的涂料被进一步过细雾化,并使之带上负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雾化并带上负电荷的涂料微粒,沿着喷杯旋转的切线方向同电场力的方向,飞向被涂钢桶表面,被均匀地吸附在钢桶表面上。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飞向钢桶表面的漆雾是均匀的,它也会均匀地吸附在钢桶上。因为圆形钢桶沿Ω形轨道旋转,喷杯距桶身距离相同,中间又无阻隔物,所以桶身上的涂膜是均匀的。在钢桶旋转的情况下,上下底顶也都有均匀的受喷条件。但是钢桶上部不同于下部,因为上部有挂具,这便产生了差异。
钢桶的挂具与钢桶一样为接地阳极,有同样的受负电的中和性能。当漆雾受阴、阳极的引力作用飞向上部桶顶时,漆雾微粒首遇到挂具便被挂具吸附,靠近挂具三爪的微粒也因挂具的吸引力而改变了方向,这样附于钢桶上部的漆膜产生了不均匀。又由于钢桶桶顶拐角处两边对飞来漆雾方向的影响,致到达拐角的漆雾甚少,所以拐角处常有露底现象。
全开口钢桶产生的情况,是因为置于挂具三爪上部的桶箍,对漆雾的吸附及方向改变产生了极大的作用,所以桶上部的涂膜便受到了更大的影响,露底现象比平常尤为严重。
四、解决质量问题的途径及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产生钢桶上部涂膜不均匀现象,主要是由于涂装挂具的影响造成的,这是设备本身结构带来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太容易的。根据分析和研究,大约有以下几个途径:
1.改变挂具材料。使挂具具有相对的抗静电性能。钢桶的挂具,实际上也是钢桶阳极接地的导线,要使它不带静电,应在挂具外露的部分,采用特殊的绝缘防静电材料,使挂具对外不显静电。这样,它对漆雾的吸引就会大大减弱。不过,挂具作为钢桶的接地导线的职能还要保留。
2.采用补喷的方法。在静电喷涂后的钢桶输送线上,另设一处补喷点,由人工操作或自动补喷,这样就解决了钢桶上部漆膜较薄的问题。当然,补喷最好不采用静电喷涂的方法。
3.改造挂具结构。可将三爪式挂具改为单爪式挂具。例如将钢桶桶顶朝上,把钢桶小口敞开,挂具挂钩勾于小口上。这样,挂具对漆雾的影响也会大大的减少。不过这样,挂钩设计将要具有一定的特点,因为小口在桶顶的边上,单钩挂上后仍要保持钢桶的竖直状态。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简便和长期有效的解决喷涂过程中漆膜不均匀的问题,建议悬输送设备厂在生产设备时,采用新式结构的挂具。目前已使用该设备的厂家可自行改设计新挂具,或与生产厂家联系,更新改造挂具,以保证200升钢桶的外观质量。

|